翁帆和杨振宁结婚18年后,杨振宁100岁了变化不大,她却像换个人-杨振宁和翁帆现在生活的怎么样啊知乎

2023-05-12 15:53:40

 

前言

从2004年杨振宁和翁帆结婚到现在,不知不觉已经18年过去了,

曾经大家都以为翁帆并不爱杨振宁,只是看上了他的名气和财产而已,

却没想到结婚后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发心,也获得了杨振宁子女们的认可,

在生活上她比保姆还细心地照料杨振宁的生活起居,

同时又担任着他事业上的好帮手,帮他整理学术资料,陪他出席学术研讨活动,

可以说如果不是翁帆的付出,杨振宁不可能已经100岁了还精神矍铄,

有好几次都是翁帆把他从生死线上拉了回来,

而她自己,却因为常年为了杨振宁殚精竭虑小心翼翼,而比同龄人还要苍老,

相伴18载,却没能生下一儿半女,如今的翁帆已经46岁,她后悔当初的选择吗?

01

其实杨振宁的人生,比他的婚史还要精彩一万倍,

如果看过他过往的经历,就知道娶小54岁的翁帆根本不算什么了,多的是传奇之事。

杨振宁,1922年出生在安徽合肥,他的父亲是著名数学家杨武之教授,

华罗庚在1980年写给香港《广角镜》周刊的一封信里说:“引我走上数论道路的是杨武之教授。”足以证明杨武之在数学方面的造诣非同一般。

杨振宁是家里老大,下面还有4个弟弟妹妹,

杨武之注重教育,从小就对5个孩子严格要求,但他也会巧妙地把晦涩的数学知识,融入到生活中去,让孩子们从小爱上数学,

杨振宁从小就显现出了过人的数学天赋,哪怕是在上学时,他也要趁着下课时间跑去爸爸的办公室和他讨论数学题。

1945年,硕士毕业后,杨振宁拿着庚子赔款奖学金远赴美国,进入了芝加哥大学继续深造,

以优异的成绩拿到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后,杨振宁就进入了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工作,

当时他在数学方面的高度,几乎已经可以和年轻时的爱因斯坦相媲美。

有个叫黄昆的同学问他:“你做物理研究的,最近有没有看过爱因斯坦的文章,你觉得他的研究怎么样?”

杨振宁十分张扬地说:“看过,写得不怎么样,他大概是老糊涂了。”

这在别人看来也许是太狂妄了,但杨振宁当时是绝对担得起这份狂妄的,

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他遇到了和他一样沉迷于物理研究的学者李政道,成为了最好的搭档,

同时也像命运般的,遇到了同样来了美国的杜致礼,成为了彼此最好的爱人。

杜致礼是著名将领杜聿明的女儿,名门之后的大家闺秀,

杨振宁在西南联大教书时,杜致礼就是他的学生,对他倾慕又崇拜,

但是碍于师生关系,杜致礼把这份爱默默地藏在了心里,

1949年,杨振宁走进一家餐馆吃饭,恰好遇到了也去留学的杜致礼,

没想到5年未见,当初那个柔弱的女学生已经出落的亭亭玉立,清秀又漂亮,杨振宁花了好一会儿才确认了是她,

他乡的相遇分外珍贵,两个人就坐了下来一起吃了一顿饭,

席间两个人相谈甚欢,不知不觉越靠越近,杨振宁随后就对杜致礼发起了猛烈的追求,1年后,两个人就举行了甜蜜的婚礼,

又过了一年,大儿子杨光诺出生,而杨振宁也很快迎来了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

1957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共同提出的“宇称不守恒”理论,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振宁是中国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人,在颁奖典礼上,他带着杜致礼一同出席,

因为他知道,没有杜致礼的付出就不用有他今天的成就,

因为对研究的执著,他的日常生活几乎不能自理,吃饭、穿衣事无巨细地都要太太来安排,

有时过于沉迷忘了吃饭的时间,太太不忍打扰他,就把饭菜热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深夜。

而三个孩子也特别懂事,尤其是杨光诺和杨光宇这两个男孩,三妹杨又礼几乎是他俩照顾长大的,

他们没有丝毫的怨言,因为他们以父亲为荣耀,

没想到就在一切都很圆满时,杨振宁却遭遇了他人生中第一次“网暴”,

他加入了美国国籍,成为了美国公民,此举引发了国人的愤怒,

甚至连父亲杨武之也难以理解,因为此事跟他翻了脸,好几年没有联系,临死都没有原谅他,

但是杨振宁却从来都没有解释过,也不能解释,连父亲也不能说,只能自己默默地承受。

直到多年后钱学森终于忍不住为他说了一句话:“他当时不回来,是国家的意思,他在国外的作用比国内大。”

在美国杨振宁经常去各个城市演讲,因为诺奖获得者的身份,每次演讲都座无虚席,许多美国人受他影响,开始愿意同中国亲近,

还有一些美籍华人学者,也受他影响,纷纷回国探访,为祖国的科技教育事业献计献策,

他还经常到欧洲、南美洲、东南亚、日本等地去讲学或访问,对当地的华侨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那个并不开放的年代,许多国外的人、尤其是科学家对中国能保持友好的态度,杨振宁的功劳是非常之大的,

1995年,杨振宁和杜致礼夫妇受邀回国参加“世界华人物理学大会”,没想到杨振宁又宿命般的,遇到了自己未来的第二任夫人,

当时汕头大学安排了学习成绩优异的翁帆来接待他们,全程安排照顾他们,

在几天的相处中,杨振宁夫妇非常喜欢翁帆,

因为她也特别细心,考虑到他们年纪比较大,都会安排比较短的行程,中途会让他们休息一下,帮他们倒热水喝,

杜致礼尤其喜欢她,因为她觉得翁帆跟年轻时的自己长得很像,跟自己的女儿年纪也差不多,而且和她一样都喜欢诗歌,十分投缘,

她还拉着她的手,让她毕业后考美国的研究生,她和杨振宁可以照顾她在美国的生活和学习,

临走时,杜致礼还留下了自己的地址,让翁帆给她写信。

杨振宁夫妇走后,翁帆并没有把这场相遇太当回事,仍然该上学上学,

大学毕业后,她并没有继续考研,而是应聘去了一家深圳的高尔夫球场上班,

不久后她爱上了一个香港男人,令人很快就在香港结婚了,

但是这段婚姻却没有她想象的那么完美,

婚后应丈夫要求,翁帆做起了全职主妇,可是因为生活差异太大,两年后两人就离婚了。

02

草率结婚又草率离婚,对翁帆的打击很大,她对未来感到很迷茫,

于是那段时间,她频繁地与杜致礼通邮件,在杜致礼的建议下,她重回广州,考上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研究生,提升自己。

2003年,杜致礼因病去世,翁帆得知后十分伤心,她一直把杜致礼当做恩师一样崇拜,

她担心杨振宁的身体,特地写邮件去开导他,希望他保重自己的身体,不要过度悲伤,

杨振宁原本交往的异性就不多,能说话的人少,收到翁帆的邮件后,他想起了6年前的那场相遇,觉得冥冥之中有什么东西把他们联系在了一起,

从那以后,两人就开始了频繁的邮件往来,只要一有时间,杨振宁就会给翁帆打电话。

翁帆才20多岁,生活多彩又有趣,经常给杨振宁讲述她去旅游蹦到的趣事,还会给他念她写的诗,请他指正,

虽然翁帆的诗歌略显幼稚,但杨振宁每一次都认真查看,认真修改然后再给她发回去,

来往之间,两个人的关系越来越近,有一次翁帆又接到了杨振宁的电话,一聊就是一个小时。

等她去逛街的闺蜜都等得不耐烦了,说:“杨教授是不是爱上你了?不然怎么总给你打电话,还一聊就没完?”

翁帆的脸“腾”的红了,结结巴巴地说:“你别胡说,怎么可能呢?他可是大学者。”

虽然嘴上这么说,翁帆的心里却泛起了涟漪,

她对杨教授是崇拜的,还有一丝敬重,但是从诗歌的交流中,她看到了他纯净的心灵,比很多年轻人都要有活力,她经常会忘记他的年龄,难道自己真的恋爱了吗?

电话联系了半年后,杨振宁回国了,这年的2月份,他约了翁帆在中山大学相见,

这次见面令翁帆大吃一惊,她原本以为,已经82岁的杨教授可能已经垂垂老矣,

没想到杨教授却依然神采奕奕,走路上台阶完全不需要人搀扶,而他的头脑和思想敏锐度更是令翁帆敬佩,

见面的几天里,翁帆陪着他一起见了很多学者,大家一起讨论学术,翁帆时常听得入迷。

杨振宁知道她喜欢旅游,还特地带她去石澳游玩,一天玩下来杨振明一点都不觉得累,还给她拍了很多美美的照片,俨然热恋中的情侣一样,

上台阶时,杨振宁很自然地牵住了翁帆的手,两个人之间不需要表白,心里已然明白了,

后来,两个人就像是恋人一般来往,只不过不同的是他们更喜欢互相写诗告白,

不久之后,杨振宁趁着十一假期又和翁帆去北海玩,但这次游玩他是有预谋的。

两个人坐在一处宁静的椅子上休息时,杨振宁说出了自己深思熟虑的决定:

翁帆,我想娶你,跟你结婚,我知道有点快,但你知道我的年纪不小了,时间也不多了,耽误不起了,但我知道这件事会对你影响很大,你的父母能否接受?流言蜚语你能否接受?这些你都要考虑好,我希望你考虑好后给我一个回复。

翁帆没想到他这么直接,心里一阵激荡,她明白这对她来说已经不是爱情那么简单的一件事了,

她认为自己能嫁给杨教授那是自己的荣耀,如果再能陪伴他为科研事业做出重大的贡献,那更是光宗耀祖的事,她相信父母也会支持她,

于是当天回去后,她就把这事告诉了父母,爸爸是个做小生意的人,但是也明白其中的意义,

他说:“小帆,我完全支持你的决定,你愿意为照顾杨教授的晚年做出牺牲,我为你感到骄傲,只是这事影响肯定会很大,爸爸怕你承受不住压力。”

“爸爸你放心吧,我绝不后悔。”翁帆坚定地说道。

翁帆父亲

2004年12月22日,杨振宁来到汕头,在岳父母的陪伴下,和翁帆登记结婚了,

杨振宁称呼翁帆的父母为“翁先生”、“翁太太”,而翁帆的父母则称呼杨振宁为“杨教授”,

一家人相敬如宾,充满了喜悦之情,而杨振宁的家人,也对这段婚姻表达了祝福之情,

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打电话祝贺,杨振宁的弟弟杨振汉更是赞扬翁帆说:“我哥哥需要人照顾,他结婚很正常,翁帆还这么年轻,愿意照顾我哥哥的晚年,我觉得她很懂事。”

面对外界爆炸般的舆论袭来,翁帆的选择是离开了学校,关掉了手机,在咖啡厅里睡了一个午觉,记者最后只采访到了她的同学,

她的同学说:“你们不要再打扰她了,在我的感觉中,他们会很幸福的,因为从翁帆的感受能看出来,他们两人是真的情投意合,无论在对大问题的认识上还是生活小事上都很合拍。”

“我和翁帆一同学习了两年半,我知道她绝不是一个为了某种利益而生活的人,她很可爱,也很善良,更是一个单纯的女孩,并不是如一些人评论的是‘看重金钱和名利的女人’!”

应该说,“她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

而校方的反应则更加淡定:“他们一个丧偶一个离异,结婚是很正常的事”,

而且校方还透露:翁帆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已经确定题为“杨振宁的翻译思想”,

而杨振宁的反应还是如同他加入美籍时被网暴那般淡然,

世事由着世人说,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更何况生活在此处,不在别处,在你的心里,不在别人的眼里,

与其绞尽脑汁去想着活成别人喜欢的样子,倒不如努力去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他已经82岁了,难道还不能为自己活一次吗?

03

婚后,翁帆就随着杨振宁住进了清华园的“大师邸”,

一开始她很不习惯,因为她总是喜欢熬夜,很晚才睡,而杨振宁总是早早上床休息,第二天5点多就醒了,吃过早饭后就出去散步,

翁帆很过意不去,家里虽然有保姆,但是有些事是保姆做不了的,比如杨振宁起床时需要人搀扶一些避免摔倒。

于是为了能适应杨振宁的节奏,翁帆戒掉了咖啡,每晚强迫自己早睡,第二天就算没睡好也要和杨振宁一起起床,扶他去洗漱,吃完早饭再陪他一起去散步,

杨振宁75岁时就患有心肌梗塞,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饮食,所以他吃的东西翁帆都要亲自购买、清洗,

她还和杨振宁一起学打太极拳,每天傍晚两个人就在安静的花园里慢悠悠地打拳,

为了杨振宁,翁帆还特地去学做一些补身体的汤药,吹凉了端给他看着他喝下去,

外出参加活动时翁帆也祝福主办方中途要安排休息的地方,不能让杨振宁站太久,

当然这期间杨振宁身体也曾出过问题,进过抢救室,每一次都是翁帆陪在病床前,寸步不离的照顾,直到他康复,

而杨振宁这么多年了,也只相信翁帆,出席活动时他总是牵着翁帆的手,这不是秀恩爱,也不是走不动了,

他说:“小帆,牵着你的手我感觉很踏实。”

如今杨振宁已经100岁了,翁帆也46岁了,

杨老看起来好像没有任何改变,而翁帆却已经不再年轻了,

岁月带走了翁帆曾经光鲜的容颜,也带走了曾经的流言蜚语,

是爱人也好,是保姆也好,是助理也好,翁帆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她为杨振宁的健康和事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但是她从不后悔,

她说:“我在清华园的这些年,我就像在一个象牙塔中的象牙塔,获得了超脱于世间的宁静。”

相信这份内心的安宁,对她来说,比年龄相当,比荣华富贵更珍贵,

年少时,我们总觉得她就是图钱,图名气而已,

长大了才知道,原来图名和利的人是最傻的,翁帆想要的远不止这些,

她要为自己平凡的人生写上最伟大的一笔,世人都会将她铭记于心,这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如果说还有什么可惜,大概就是没能早早地生下一个孩子,

如果早生了,现在也18岁了,也许能在杨老走后陪伴翁帆,

当然这都是马后炮了,当年可能就连翁帆自己也没有想到,杨老能如此长寿,

但是对于如此光辉的一生来说,已经足够了。


以上就是关于《翁帆和杨振宁结婚18年后,杨振宁100岁了变化不大,她却像换个人-杨振宁和翁帆现在生活的怎么样啊知乎》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32908.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
标签:
声明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