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今用|古代经典名方,这样煎煮才能发挥疗效-中医常用经方的临床应用

1升=1000毫升?
古代经典名方这样加水煎煮,大错特错!
古代的量制单位有“石”、“斛”、“斗”、“升”、“合”等,而在中医书籍中,“石”、“斛”因量大而比较少用,常用的有“斗”、“升”、“合”,同时也会用”盏“、”盅"等来表示加水量。

“斗”、“升”、“合”之间的换算自古以来都是固定的!
1斗=10升,1升=10合。
”斛“与”斗“之间的换算,则是有变化的!
秦、汉、唐:1斛=10斗
宋、元、明、清:1斛=5斗
每个朝代,1升所换算的毫升数不尽相同!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汉延秦制,唐代出现大小制之分(中医书籍采用小制),小制遵汉制,宋代开始有较大的改变,古代经典名方中,1升所代表的容量从200毫升到1000毫升不等。
秦、汉
1斗=2000毫升,1升=200毫升,1合=20毫升
代表古书: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

唐
大制:1斗=6000毫升,1升=600毫升,1合=60毫升
小制:1斗=2000毫升,1升=200毫升,1合=20毫升
(中医书籍采用小制)
代表古书:孙思邈《备急千金药方》、《千金翼方》
宋
1斗=6650毫升,1升=665毫升,1合=67毫升
代表古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严用和《严氏济生方》、钱乙《小儿药证直诀》
常用量制:盏,1盏=300毫升
元
1斗=9500毫升,1升=950毫升,1合=95毫升
明
1斗=10730毫升,1升=1073毫升,1合=107毫升
代表古书:叶文龄《医学统旨》、张景岳《景岳全书》、孙志宏《简明医彀》
常用量制:盅,1盅=200毫升
清
1斗=10350毫升,1升=1035毫升,1合=103毫升
代表古书:程国彭《医学心悟》、钱敏捷《医方絜度》、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家庭健康合理用药##家庭健康用药误区##中药#
#经方##伤寒论#
欢迎大家关注我!
如果有什么与用药相关的问题,也欢迎在评论区提出,大家一起探讨!
以上就是关于《经方今用|古代经典名方,这样煎煮才能发挥疗效-中医常用经方的临床应用》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33131.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