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军最煎熬之战,军长严令:告诉范天恩,拿不下飞虎山,提头来见(三十八军范天恩军衔)
作者:我看行历史
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对志愿军第38军来说,是最煎熬的一次战役,其中出现了太多的意外:有夜间行军堵在路上迈不动腿的尴尬;也有误信美军黑人团的假情报,错失歼灭熙川韩军第8师战机的遗憾。

【杨大易】
第一次战役后,军长梁兴初气得将112师长杨大易训斥了一顿,然后严令道:“这一仗丢尽了38军的脸,你给我立刻进攻飞虎山,然后进攻军隅里,切断西线敌军的退路。告诉335团团长范天恩,让他主攻飞虎山,拿不下飞虎山,提头来见!”
当率领部队追击敌军几天几夜都没合眼的范天恩,来到师部接受新任务时,竟然靠在石洞壁上睡着了。杨大易迫于无奈,不得不将他推醒,告诉他:“必须拿下对面的大山。”

范天恩
(一)班长主动请缨,潜入敌军阵地刺探军情,营长告诫:敌后侦察不是硬拼
当时,飞虎山是通往军隅里和价川的必经之路。如果志愿军38军112师能打下飞虎山,占领军隅里,那么西线美军第8集团军的后路将被截断。然而,部署在这里的美军第二师的一个炮兵营,成为了阻碍335团进攻飞虎山的绊脚石。
如果不能在战斗一开始,就成功压制美军炮兵阵地的话,不但会给进攻飞虎山的335团造成巨大的伤害,甚至还会影响这场战斗的成败。
就在进攻飞虎山的前一天,一个命令忽然传到335团官兵的耳朵里,范团长要派人深入敌人阵地,侦察美军炮兵阵地的配属情况。335团的一个班长张中和主动请缨,要求去飞虎山侦察敌情。但是营长仍然不放心,于是把他叫到营部,亲自交待任务。
营长不放心的理由很简单,这次任务至关重要,张中和又是头一次去敌后侦察,万一抓不到敌军炮兵俘虏,也要把敌人纵深炮阵地图画出来才行,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不过张中和对此却自信满满,他说:“请营长放心,只要我在,就一定完成任务。”
这下,本来就不放心的营长,眉头皱成一团麻花。聪明的张中和见状,赶忙改口说:“请营长放心,我一定做到胆大心细,想尽办法去完成任务。”
这时,营长原本阴沉的脸才慢慢缓和了下来,他认真地说:“是啊,要想出办法,不是去硬拼。”
根据之前侦察的情报,白毛巾是敌军夜晚联络的记号,于是营长命令张中和挑选2名精干的战士,带上枪支、绘图纸、白毛巾,天黑就出发。

(二)志愿军班长巧过大同江,智擒敌军炮兵俘虏
张中和带着战士刘青山和郭马年一行3人,趁天黑顺着公路穿插到敌军侧后方。据他事后回忆,第一次去敌后侦察,大家心里都没底,尽管如此,3人还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前进,他们约定,只要有一个人活着,就得想办法完成任务。
不一会儿,在离公路20多米的一处小山包上,张中和忽然听到有人说话的声音和一片挖土声,他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伙韩军士兵正在挖工事。
此时,这伙敌人也发现了张中和等人,不停地挥舞着手中的白毛巾。见状,张中和命令战士郭马年,依样画葫芦,解下脖子上的白毛巾也摇晃起来。就这样,他们闯过第一道关口。
没走多久,张中和他们就走到大同江边,据之前的侦察,敌军的炮火是从江那边打过来的。在江桥上,不断有敌军士兵来回走动,这也意味着,张中和他们根本无法从桥上通过,只能脱下衣服涉水到江对岸,才有可能找到敌人的炮兵阵地。
三人艰难地渡过齐腰深、刺骨冰冷的大同江,先想办法暖热了身体,张中和一行3人才继续前进。又走了100多米之后,他们再度听到有人挖工事的声音。张中和仔细观察发现,在前面一个土崖子里,有3个人正在挖工事,一看挖的工事就不是步兵战壕。在潜伏到离敌人只有20米的距离时,张中和判定,这就是他们要找的美军炮兵阵地。
张中和灵机一动,让其他2个战士动手,干掉两个挖工事的美军士兵,他亲自去捉另一个。但是他明白,如果惊动了土崖后边其他挖工事的敌人的话,后果不堪设想。不过为了尽快完成任务,张中和还是义无反顾,慢慢爬到那个士兵身边。“砰”,枪声一响,张中和猛然从地上蹿身起来,将对方按倒在地。
那个士兵的个头和力气都很大,猛然翻身想反压张中和,两人就地打了好几滚,张中和抢先翻身用脚踩住他,另外2个战士一拥而上,就把俘虏架了起来。张中和马上命令另外2名战士撤离,说:“你们撤,我掩护。”

(三)3次遇险,张中和与战友用8箱手榴弹炸退一个排的韩军
都说敌后侦察抓俘虏不容易,所以,要将其带回到我方阵地就更麻烦了。尽管张中和一行3人抓俘虏得手,顺着小树丛向岸边飞跑,成功躲过土崖后面敌人轻重机枪的猛烈射击,但是敌军为了救回被俘士兵,派了一个班紧随其后迅速追赶三人,很快追到江边的岔路口。
见状,张中和赶忙命令2个战士:“快,赶紧过江,我掩护你们,想尽一切办法把俘虏带回去。”说完,他端起冲锋枪,爬到岔路口的南端,准备拖延敌人追赶的速度。
出乎张中和预料的是,快追到江边的敌人却突然停下了脚步。一个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往前靠近一步。这下张中和可高兴了,说:“好呀,既然你不打我,我也不打你。”等到约摸2个战友涉过大同江后,张中和神不知、鬼不觉地涉水过江,向对岸游去。

到了江北岸与战友会合以后,张中和仔细摸了一下前面敌人阵地的情况,决定从一处敌军阵地防守薄弱的结合部冲过去,只要爬过山就是我方的阵地了。
没想到,刚一进山沟,他们迎面碰上将近两个班的韩军士兵,眼见无法混过去,张中和当机立断,命令刘青山与他一起埋伏在树丛两旁准备射击;郭马年带着俘虏准备冲过去,抢占前面一处小山包。想趁战斗打响,敌人混乱之际,通过小山包下山,返回我方阵地。
这伙韩军士兵哪里想到,志愿军的侦察兵已经站在他们的对面,没有防备的他们,被张中和与刘青山,一左一右猛烈射击,被打得死的死,逃的逃,人数占优的韩军,反被张、刘2人追上去打得一阵乱窜,连刚修好的野战工事都丢了。
张中和与刘青山趁机占领敌人修的工事,又是一阵猛射,打得韩军顿作鸟兽散,逃得无影无踪。
战斗虽然胜利结束,但是张中和明白,必须趁敌人还没有组织更多兵力发起反击前,赶快下山离开这个地方。于是,他命令郭马年先带俘虏走,他和刘青山掩护。
正当郭马年成功下山,开枪发信号时,大约一个排的韩军士兵已经包围了张、刘二人所在的工事。张中和打开已经准备好的8箱手榴弹,猛然一拉环,大喊一声:“打!”两人便操起手榴弹狠狠砸向敌群。这批韩军士兵像受惊的兔子一样,被冰雹一样的手榴弹炸得乱作一团,拼命地往山下跑。
就在张、刘二人冲出工事,准备趁势下山时,又遭遇了一个韩军机枪手的猛烈扫射,张带着刘躲在一棵松树旁隐蔽起来。等敌机枪手靠近时,猛然开火将其干掉,然后掉转机枪口,对刚刚爬上来的敌军又是一阵猛扫,趁他们再度往山下逃命时,张中和带着小刘趁机下山,最终安全返回了我方阵地。

事后,根据敌军炮兵俘虏口中得到的情报,1950年11月4日拂晓,志愿军第38军112师335团团长范天恩率领部队,有效压制住了敌军炮兵火力,并且凭借雨雾天气的有利气象条件,一举打垮了韩军第7师防守的飞虎山阵地,为后来志愿军赢得重新部署的宝贵时间。
以上就是关于《38军最煎熬之战,军长严令:告诉范天恩,拿不下飞虎山,提头来见(三十八军范天恩军衔)》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36258.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