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范天恩:朝鲜战场上最能打的团长,面对媒体盛赞只想找一烈士家属(抗美援朝38军范天恩团长)

2023-05-19 23:36:03

 

原标题:范天恩:朝鲜战场上最能打的团长,面对媒体盛赞只想找一烈士家属

若是要细数西点军校历史上的传奇天才,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的名字必然在列。

他是美国最年轻的准将、是美国陆军历史上最年轻的陆军参谋长、也是西点军校最年轻的校长。三个“最”字道出了他的传奇和天纵英才。

1950年,这位著名的天才意气风发,枪口对准了朝鲜地区。

11月24日,他趾高气昂地发表了一个《公报》,在其中,麦克阿瑟向全世界宣布,要开始发动“圣诞节总攻势”。

此时距离传统的圣诞节还有一个月。

当天,他下令要发起一场“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以美军作为主要突击力量,向鸭绿江畔进犯。在他的设想里,这场战争在两个星期内肯定会结束。

上午,麦克阿瑟在一群美国军官的陪同下,视察了美军部队。

一位军长问他:“如果这次行动成功的话,我们就有希望把士兵们送回家了吧?”

麦克阿瑟得意洋洋地道:“告诉军官们,他们可以回家过圣诞节!”

美国记者信以为真,并开始大肆报道。全军都在这位天才将领的带领下,摩拳擦掌准备回家过节。

11月25日战争打响。

12月6日,麦克阿瑟承诺的“圣诞节总攻势”就变成了一场笑话,中朝军队把联军赶到了三八线附近。

硬生生把这位传奇天才打成了笑话的,自然是不畏艰难、英勇抗敌的我国志愿军战士们,而这其中不得不提一位团长,那就是第38军112师335团团长范天恩。

图|“菜鸟团长”范天恩

和天才麦克阿瑟相比,范天恩简直可以称得上是“菜鸟团长”。

1922年,范天恩出生于山东,这一年,中国签订了《中日解决山东悬案条约》,中国恢复了在山东的部分主权。

但是在1931年,范天恩9岁的时候,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战火迅速遍布神州大地。而范天恩就是在这样的战火之中慢慢成长的。

1937年,日军侵入山东。

年仅16岁的范天恩怀揣着对日军的仇恨和对祖国的热爱,在第二年的一月毅然决然加入了山东抗日游击队。

在队伍里,范天恩年龄虽小,胆子却不小,他敢打敢拼、骁勇善战。没多久,他就有了一个外号“范大胆”。

1942年,范天恩进入山东抗大学习,随后担任了连长、指导员等职位。

图|影视剧中的范天恩

1945年,范天恩跟随东北挺进纵队进入东北,此时的他已经是队伍里的政治教导员了。但是在外界看来,他仍然没有什么名气。范天恩自己不在乎这些,他尽职尽责做好工作,看到贫苦人民,也时常伸手帮助。

一日,范天恩走在齐齐哈尔的火车站里,他眺望着这片土地,在打败了日军之后,战火好像并没有远离这里。人民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就在火车站里,还有一个小孩子在乞讨。

范天恩不忍,走上前去,把自己的干粮分给这个小乞丐。

小乞丐开口道谢,听口音却不像是本地人,细细询问之后,才发现小乞丐的家竟然在辽宁辽阳。

即便同在东北,齐齐哈尔和辽宁省之间仍然有一片不小的距离。这名小乞丐怎么会来这里。

范天恩大大咧咧坐在地上,就跟乞丐攀谈了起来。

小乞丐名为王春祥,从小就是孤儿,一直以乞讨为生。苏联红军在辽宁辽阳的大街上看见了他,觉得他可怜就把小孩带在了身边。

就这样,王春祥一路跟着苏军来到齐齐哈尔,但是等到苏军撤出东北的时候,他就被抛下了。

范天恩见小乞丐实在可怜,便提议让他参军,跟在自己身边。没想到王春祥有一手好本事,他记忆力出众,最后成为了部队里的测绘员。

类似的人在队伍里有不少,范天恩对待士兵犹如父亲对待孩子一般,他虽然自己年纪不大,但是照顾起战士来却很娴熟。

因此,虽然“菜鸟团长”范天恩出身泥腿子,学识也不高,但是却能够在队伍里备受敬爱。

图|范天恩旧照

1950年,刚刚结婚的范天恩告别了新婚妻子,跨过鸭绿江,参加朝鲜战争,任第38军112师335团团长。

同年11月,他就迎来了入朝的第一战,也是朝鲜战争中最惨烈的战斗之一——“飞虎山狙击战”。

飞虎山位于朝鲜的重要交通枢纽地区,进可攻、退可守,在战场上占据重要地位。

在此之前,第38军就已经接到了重要任务,与其他部队一同对联军进行包围。

但是战士们初来乍到、对地形和气候都极其陌生,并没能够在预计时间到达地点,包围战术功亏一篑。

第38军的军长梁兴初因此还在电话里,被臭骂了一顿。

为了能够补救此次战术的失败,梁兴初将希望放在了范天恩身上,下达命令要求范天恩带领335团攻占飞虎山,拖住敌方力量。

11月3日夜里,范天恩在指挥所汇报情况,“飞虎山上有敌人一个团,我们的任务就是拿下飞虎山,守住飞虎山,拖住敌人,争取时间,让兄弟部队作充分准备,给敌人织个聚歼的大网。”

范天恩知道,飞虎山的任务关键就在于守住。

而当时飞虎山上的敌人配备了飞机大炮、装备了各种先进武器。而335团仅有短兵火器,形势艰巨、任务困难。

范天恩临危受命,坚决表示,凭借现有装备、靠着中朝人民的支援,他一定完成这次任务。

图|飞虎山狙击战

11月4日,飞虎山被一片雨雾笼罩。高达六百多米的飞虎山就像是食人的怪兽,前路未知。

早晨五点左右,范天恩指挥部队攻占飞虎山的主要阵地。不到两个小时,飞虎山就被335团占领。敌人甚至没有反击就迅速撤退。

战士们冲上阵地,开始加修工事,有的士兵憋了一肚子气,爬了半天大山,结果就打死了那么一点敌人。

范天恩知道,这只是战斗的开始。敌人的反击马上就要打响,335团必须坚守住这片阵地,拖延敌军的脚步,不能让敌人继续北犯。

335团的战士们当天就迎战了三倍于己方的敌人,一批又一批的敌军冲上来,范天恩指挥部下一步未撤,死守飞虎山。

11月5日,敌军的飞机大炮准备就绪,在两千多发炮弹轰炸之下,335团的工事几乎全都坍塌。

但是范天恩仍然守住了阵地,打退了敌人数次的攻击。

这时候的335团在又冷又饿的情况下坚守着。

范天恩和战士们穿着单薄的衣服在寒风里瑟瑟发抖,被炮火轰炸过的土地,就连雪水都难以找到。又渴又饿之下,有人舔着树叶、希望能够汲取到露水,有人啃着石头、希望能够多分泌一些口水出来。

幸好,此时当地的群众顶着战火送饭来。范天恩看着在天寒地冻里坚持的战士,看着淳朴的群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在他的心里只有五个字:“人在阵地在。”

11月6日的清晨,飞虎山的工事尚未来得及构筑,敌方的进攻就已经袭来。

为了轻装前行,修筑工事的工具都已经被扔掉了。

范天恩掏出来刺刀,用自己的双手,在雨中挖掩体、筑工事。手指上的血混着泥巴,和战士们一点点构建飞虎山的防线。

天蒙蒙亮,在飞虎山的主峰,敌军向主阵地投下一枚炸弹。

紧随其后的是猛烈的炮火轰炸,山顶的树木都被炸开了。

在敌方猛攻下,范天恩指挥部队一共打退了敌方七次进攻,杀敌近百人。但是,部队的弹药也已所剩无几。

范天恩立马向上级要求补给,但是此时补给还没有运到,如果要继续坚守阵地,所需弹药只能去俘获敌方的。

弹尽粮绝。

这是范天恩面临的处境,而敌方又新增了一个团的兵力对飞虎山发动猛攻。

图|电视剧《跨过鸭绿江》中由张铎饰演的范天恩

11月7日,敌人一共三个团的兵力轮番进攻。在战前,范天恩对着所有干部战士们发誓,团指挥所绝对不会后退。

没有了弹药,战士们就拼刺刀。没有了粮食,战士们就吃混着泥水的草根。

飞虎山上只有一句话:只要人在,阵地就在。

11月8日,在坚守了四天四夜后,范天恩又累又饿。

可是此时的敌军却已经吹响了最后猛攻的号角,敌方出动了80多架飞机、数百门火炮。

335团用血肉之躯,硬生生阻挡了敌人的进攻脚步。

但是师部却下达了命令,要求范天恩带队撤退。

凭什么撤退!为什么撤退?

接到命令的一瞬间,范天恩感觉一阵怒火涌上心头。但是他很快就想明白,此时撤退正是示弱的好时机。能够迷惑敌人,诱敌深入。

范天恩当机立断,在当天夜晚率领部队撤出飞虎山。

他在这片阵地坚守了5天,335团伤亡700余人,打退敌方进攻57次。在这5天里,飞虎山没有一寸阵地丢失,范天恩创造了一个奇迹。

范天恩的诱敌深入计划十分成功,麦克阿瑟被335团的弱势迷了眼,错估了局势,并且说出来“回家过圣诞节”这种言论。

图|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1950年11月25日,我军志愿军发起了朝鲜战争第二次战役。范天恩带领335团以撤退诱敌深入,一边打一边撤退。

而在第二次战役中,第38军接到的任务是消灭德川的南朝鲜第7师,而此时的335团距离德川还有一段距离。

当天晚上,范天恩接到命令:向当面的敌人发起进攻。

可是,之后团里的电台却坏了,范天恩也不知道具体的指示是什么。他只能一路摸索,暂时决定向新兴里进攻。

此时,第40军的参谋接防335团的阵地,他们告诉范天恩,第38军这个时候正要打德川。

范天恩干脆自己做主,带着部队追赶38军主力,全速向德川进攻。这个进攻决策是范天恩在失去联络之后,自己下的命令,但也是这个命令,让335团在战场上大放异彩。

在追赶大部队的途中,335团俘获了一小支敌军部队,结果得知,德川已经打完了,此时的大部队刚刚打下嘎日岭。

范天恩继续追赶大部队,向嘎日岭亲近。在路上他甚至弄到了一部电台,与师部取得联系。

而此时的112师师长杨大易则接到指令,要求立即占领松骨峰。但是112师此时已经没有了可以调动的部队。

正巧,一边前行一边进攻的335团向师部发来联络,杨大易大喜,立马给范天恩下指令,要求他们“直插松骨峰,在那里将南逃的美军堵住!”

11月30日拂晓,范天恩指挥335团趁着夜色突破敌军防线,并部署占领松骨峰。

时间紧迫,我军甚至来不及修筑防御工事,天色转亮后,美军就已经抵达战场。想要进一步向南撤离,美军就必须占领松骨峰,战役一触即发。

当天早上六点半,三连击溃了松骨峰上敌方的尖兵部队后,与美军二师打了个“照面”。一个连队的战士,看着敌方的汽车坦克扑面而来。

敌方刚靠近阵地,三连就在正面战场发起猛攻。范天恩指挥部队一次次抵御敌方的冲锋。

大约半个小时后,美军反复冲击松骨峰5次都未能得手。数个小时后,敌方加大火力投入,集中了32架飞机、18辆坦克、几十门榴弹炮向3连阵地猛轰。千余名步兵向3连反扑,阵地一片火海。

与此同时,范天恩也指挥全团出击,包围美军,将他们阻挡在松骨峰前,不能再前行一步。

美军二师被第38军从松骨峰开始不断狙击,只能节节败退,松骨峰前的这条路也被美方称之为“铁手套”。

松骨峰狙击战是朝鲜战场上最壮烈的一战,从上午六点半打到中午十二点,335团三连最后仅有六人没有负伤。在松骨峰前,到处可以见到我军战士的尸体,也可以见到美军慌忙撤退之后被扔下的一地物资。

范天恩所在的第38军歼敌数量甚至高达33%,得到彭德怀司令的亲自起草嘉奖。范天恩也被授予了“模范团长”的称号。

图|松骨峰战斗

松骨峰战斗结束后,师长杨大易和作家魏巍走上了松骨峰,他们见到了战场上的战士们还保持着牺牲前的战斗姿势。

范天恩看着这片阵地,情不自禁留下泪来。魏巍更是以范天恩和335团为原型,写成了《谁是最可爱的人》。

这篇文章出版后,魏巍赠送给范天恩一本,并在书上写道:“范天恩同志,你们才是这本书的作者。”

因为在飞虎山狙击战和松骨峰狙击战的优异表现,范天恩被称赞为最能打的团长,并且也成为朝鲜战争中的一把尖刀,狠狠插在了敌人的心脏上,让敌人听到名字就一阵胆寒。

图|《谁是最可爱的人》

1951年1月,第三次战役结束后,此时全军预计将休整两个月。

这是一个难得的假期,范天恩也在此时接到了培训的通知。

由于苏联方提供了武器装备,不久将会抵达朝鲜战争的前线,因此在沈阳将举办一个集训班,对各军的军长、团长进行多兵种联合作战培训。

范天恩本来想带着手下的警卫员王春祥一起回国参加培训,此时的王春祥已经从当初的小乞丐成长为成熟稳重的士兵。但是他又想到这样似乎影响不好,遂放弃。就是这一念之差,却铸就了他一生的遗憾。

回国参加培训的路上,范天恩坐在吉普车里。多日来的疲惫一下子席卷而来,在朝鲜半岛的冬日,他躺在睡袋里,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

睡觉的时候,范天恩甚至没能够顾及要把自己全部裹在睡袋里,他的一只手耷拉在外面,脸部也晾在寒风里。

等到他醒来的时候,他的脸已经被冻僵了,就连手上也被冻出了冻伤。

在一周培训结束后,范天恩就接到了战报,两个月的休整告吹,敌方发动了新一轮攻势。此时,范天恩的手已经开始流脓了。

返回的路上,敌军封锁了补给线。范天恩坐着运送物资的卡车,绕小路奔赴前线。

到了朝鲜之后,卡车就因为道路崎岖而翻了车。范天恩整个人被甩了出去,腿被翻倒的卡车砸伤。

几经周折后,他抵达前线。什么也没管,范天恩直奔师部等待任务下达。

师长杨大易见到他时,都惊住了。只见范天恩蓬头垢面,衣衫褴褛,浑身是伤,看着狼狈不堪。

杨大易赶忙让范天恩先去疗伤。但是范天恩却宁可被担架抬上去,也决不同意退居二线养伤。

师长说不过他,只能让范天恩立马动身走上阵地。范天恩被一头骡子拉到了前线,到了战场立马开始作战准备。

范天恩一瘸一拐,拄着棍子来到营地之后,却得知王春祥在不久前被飞机炸死的噩耗。一个战士就这样在战场上丢失了性命,对于范天恩来说,每一个战士的死亡都是他心头伤的一道疤。

他反复地想,是不是自己把王春祥带走,他就能够免去被炸死的结局呢。他不得而知,但是却难以释怀。

图|1950年在铁岭38军全军战斗英雄代表合影(前左四为军长梁兴初)

1951年1月25日汉江南岸狙击战打响。此时敌军为了挽回颓势,发起全线进攻,第38军、第50军和第1军团在汉江以南地区防守。

在大量炮兵、航空兵和坦克兵的进攻之下,我军死守至2月3日。

2月4日,38军独自过汉江,承担汉江南岸的防守作战,而其他部队则奉命撤回。这是第38军有史以来最艰难、最残酷的时刻,也是范天恩人生中最难熬的时刻。

从2月8日起,敌军密集火力支援,昼夜不停进攻阵地。范天恩带队坚持了6天,弹药粮食都已经没了,而此时,最艰难的是,人也没了。

2月14日上午,范天恩直接给军长梁兴初打电话,请求派兵支援。

此时的335团就连警卫连都被排上最前线了,战士所剩无几。范天恩哑着嗓子对梁兴初求助,这一片小小的五八零高地,每天都要对抗十几架飞机的轰炸,敌方一天两千多发榴弹、三千多发炮弹,部队伤亡太大了。

梁兴初明白,若不是到了十分危急的时刻,范天恩不会如此焦急求助。他紧急调部队支援,五八零高地十分重要,必须守住。

支援部队到达的时候,范天恩满眼血丝,在炮火连天中死守阵地。

2月16日,五八零高地只剩下最后几十个人了,师部又派了山炮营前来支援,调集了一百名炮兵。

范天恩把自己身上所有的子弹和弹药都发给了战士,他决心已定,团指挥所绝对不撤,他和战士们一起战到最后一刻。

日落前,范天恩终于接到了师部的电话,“阻击任务完成了,可以北撤了!”

他一把扔下电话,发了疯一样跑向战士们,喊道:“好消息!好消息!胜利了……”

话音未落,他两眼一黑,竟然昏倒在了战场上。

汉江南岸狙击战是第38军最艰难的一仗,但是也是最为光辉的时刻,38军用惨重的代价守住了西线的防御战线,而范天恩也终身难忘这一仗。

图|晚年范天恩

朝鲜战争结束后,范天恩回国与家人团聚。

虽然大量媒体报道都对他大加称赞,甚至就连日本的《中共军人志》都记载他的事迹,作为书中唯一的团级指挥官,范天恩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奇迹。

但是回国后的他却只是心心念念一件事,范天恩想到牺牲的时候年仅19岁的王春祥,不停地对前来采访的媒体说:“这些年来,我一直在打听王春祥的家人,如果能找到,我全包了……”

可是找了一辈子,他也是一无所获。

晚年的范天恩身体逐渐虚弱,他和士兵们一起经历了残酷的战争,但是却难以抵挡时间的折磨。

白发苍苍的他,面对数不清的药物、治疗,午夜梦回,他无数次地回想自己的战友、士兵,对于范天恩来说,真正的英雄都是这些战士,是这些人靠着血肉一点点筑牢战争胜利的根基。

2001年,79岁的范天恩因病逝世。他为国家奉献了一生,如今,要去寻找自己最想念的那些战友们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就是关于《原创 范天恩:朝鲜战场上最能打的团长,面对媒体盛赞只想找一烈士家属(抗美援朝38军范天恩团长)》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36283.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
标签:
声明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