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历史伟人范天恩,唯一被日本人写进书本的团级将领,却有遗憾(范天恩的儿女)
范天恩出生于山东泰安,在1938年时就参加革命,当时仅年满16岁,就被称作“范大胆”。1945年8月挺进东北,任20旅教导队政委,东野1纵队警卫营营长,38军司令部作教科科长。参加了三下江南、夏秋冬季攻势,保卫四平、辽沈、平津、广西等战役。
在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范天恩以38军112师335团团长的身份入朝作战。范天恩在抗美援朝时,任38军112师335团团长,而335团打了两场阻击战,一场就是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所记载的松骨峰战斗,另一场是飞虎山阻击战。
1950年11月,范天恩迎来入朝第一战,即惨烈的“飞虎山阻击战”。
飞虎山位于朝鲜价川、军隅里两大交通枢纽以北,与两地形成等边三角形。从价川、军隅里出发、平壤,向西则是龟城、新义州,向北则通球场、熙川、江界、满浦,向东可达德川。“联合国军”向北进犯或向南撤退,飞虎山都是必经之地。
战云引向飞虎山,飞虎山头的战刀,紧紧握在范天恩手中,他寄托了38军全军的众望。
10月31日,云山战斗。38军在军长梁兴初的率领下,奉彭总命从侧面向南穿插。只要他们能按时冲到军隅里、价川,清川江以北的数万“联合国军”,就会被志愿军重重包围。
可惜,由于地形生疏、将士恋战,直到11月2日,38军尚未抵达预先地点。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嗅出了被包围的危险,于当日凌晨下令全线撤退,志愿军包围敌军的战略功亏一篑。
彭德怀闻讯,气得大骂:“梁大牙呀梁大牙,你给我追!”
梁兴初被骂得头皮发紧,他拿起电话,将希望放在335团身上:“范老虎,马上攻占飞虎山,威胁军隅里!”
飞虎山俯瞰嘉川,君峪,与两地相距不到10公里。并控制平满公路南北向交通。地势险要,可进可攻,可退可守。它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敌长驱直入,遭志愿军迎头痛击后,将主力全部撤回清川江以南,占领新安州至嘉川沿江有利阵地。韩军第6,第7,第8师团和美军第24师团以飞虎山为重点,对飞虎山至德川的前沿阵地展开猛烈反攻。
335团突然由攻转守。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没有铁锹和镐来挖工事。进攻飞虎山时,谁也没想到突然转入防守。小铁锹,小镐,轻了就扔掉。此时,天下着小雨,寒风瑟瑟。他们冒着小雨,穿着湿漉漉的棉衣,紧张地用刺刀在坚硬的泥土和石头上捅刺。之后,他们用手捡土搬石,挖碉堡,防空洞。士兵们的手指被鲜血磨碎了。血和土粘在一起,没有一个人诉苦。
范天恩指挥335团在完成穿插任务中,一举攻占了飞虎山并坚守了五个昼夜,顶住了韩7师和美军57次进攻,阵地9次易主,但寸土未失。共毙伤俘1800余人,伤亡700余人。成功完成了预期阻击任务。
飞虎山阻击战结束之后,当时担任志愿军司令员的彭老总得知消息,激动不已,即刻命令向第三十八军军部发电报,写下了“三十八军万岁”六个大字,第三十八军“万岁军”的威名也就此传开。而第335团团长范天恩被志愿军司令部授予“模范团长”光荣称号。这里要说的是,后来范天恩率领第355团还参加了著名的松骨峰阻击战,更是立下了赫赫战功。
抗美援朝胜利之后,范天恩回到国内,先后担任过师长、副军长、总参谋部作战部副部长、总参谋部防化部副部长、总参谋部军务部副部长,济南军区烟威警备区司令员等系列职务,在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1962年晋升为大校军衔。
日本出版的一本《朝鲜战争名人录》曾经记道:
“范天恩,1950年任团长。率部参加韩战。第一战役中,指挥仅有短兵火器的一个团穿插到联军第九军后方,抢占飞虎山,威胁第九军补给总站军隅里。
后受联军南韩第七师及美五团一部,在大量空炮战车支援下的反扑,坚守五昼夜,主动脱离敌军,于是成名。”
日本这样评价飞虎山阻击战,中国人民志愿军团长范天恩带领一个团只用轻武器,阻挡住用大量飞机大炮支援的美军5天。
这是多么高评价,因为在日本人看来,这种仗根本没法打。但范天恩打赢了
范天恩在晚年接受采访时,经常会提起一个叫王春祥的“孩子”。他是335团的测绘员,人称“活地图”。在38军汉江南岸阻击战中被炸死,年仅19岁。对于王春祥的死,范天恩非常痛惜。他本有一个“机会”可以挽救这个“孩子”,可还是错过了。范天恩从朝鲜回国后,到处托人打听消息,并且说:“如果能找到他的家人,我全包了……
这也是他一辈子的遗憾。
以上就是关于《解读历史伟人范天恩,唯一被日本人写进书本的团级将领,却有遗憾(范天恩的儿女)》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36285.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