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万岁军”作为王牌部队,为何缺席对越还击战?(万岁军去哪了)

2023-05-19 23:41:47

 

原标题:“万岁军”作为王牌部队,为何缺席对越还击战?

作者:相忘于江湖

提到我军有哪些王牌军,很多人都如数家珍。

比如,西北野战军(一野)王牌军有1、2军,中原野战军(二野)王牌军有12、13、15、16军,华东野战军(三野)王牌军有20、21、23、26、27和31军,东北野战军(四野)王牌军则有38、39、40、41、42、43、54和55军。

但是,如果提到我军王牌中的王牌,那恐怕非“万岁军”38军莫属。

38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8年7月22日的平江起义,红军时期是红5军、红3军团;抗战时期是八路军115师343旅686团、山东军区1、2师和东北起义的111师。

38军成长于解放战争,扬名于抗美援朝,一直都是我军的王牌军。

但是,一些人也许会有些许的疑惑和不解:

38军在黑土地的战绩不如39军,抗美援朝后长期被“雪藏”,缺席了多次对外作战,如对印反击战、珍宝岛冲突、对越反击战,为何仍是我军雷打不动的第一王牌?

【38军三骁将:梁兴初(左)、江拥辉(中)、刘西元】

回顾38军的封神之路,有一些偶然也有其必然。

说38军成为“万岁军”有一些偶然,是因为我军四大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在抗战时期、解放时期和抗美援朝,都涌现过一些不输于38军的钢铁雄师。

比如二野12军以“亮剑”精神闻名全军,13军以“山中猛虎”扬威南疆,三野20军和27军在长津湖战役中,以战天斗地的大无畏精神让美军胆寒,23军在解放战争歼敌数量傲视群雄,更有小老弟15、42和54军等外战英雄横空出世。

38军的幸运之处在于,关键时刻得到“贵人”和命运之神的垂青。

首先,组建晚于3纵、4纵,但幸运地被委以1纵番号;其次,万毅、李天佑的精心打造让1纵在四平、天津之战得到林总肯定;最后,抗美援朝二次战役知耻后勇,让美韩联军为之胆寒。再加上作家魏巍一篇《最可爱的人》,让38军声名鹊起。

假如,解放时期四野歼敌最多的39军更进一步,假如四野最强的43军参加抗美援朝,或许就没有38军的事儿了;再假如,抗美援朝黄草岭一战成名的新锐42军,第二次战役能够大胆穿插到位,或许“万岁军”的名号早已易主。

历史没有假设,抗美援朝初战不利的38军次战逆袭,靠的是硬实力。

【彭总在朝鲜战场】

有人认为,彭总将38军捧上神坛多少带有一些感情色彩。

因为38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彭总、滕代远等人领导的平江起义部队。

所以,38军和彭老总有着很深的渊源。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来自四野的“五虎”有4个39、40、41和42军均有所斩获,唯有38军因为害怕“黑人团”贻误战机。

所以,第二次战役尽管38军大获全胜,志司的韩先楚、洪学智等人还是认为“万岁军”的荣誉有一些过高。但“横刀立马”的彭老总一锤定音,奠定了38军的王者地位。

如果梳理38军的成名之路,就会发现偶然之外更多的是必然。

衡量一支部队是不是有强大的战斗力,有几个比较直观的标准:一是战斗作风,二是战术执行力,三是部队整体素质,四是领军人物,五是英雄群体、个人的数量。

拿这五个硬杠杠来衡量,无论和一野、二野、三野兄弟部队的王牌军比较,还是和师出同源115师的39、40、41、43军相比,遇弱则强、遇强更强的38军都更胜一筹。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

38军的硬实力,体现在五条硬杠杠上也都是出类拔萃的。

第一条,战斗作风。红军时期,林总的红一军团和彭总的红三军团是中央苏区的“鹰师”和“虎师”。彭总的作战风格一向大刀阔斧,而林总、罗帅又给这支英雄部队注入了“三猛”作风,38军也不负众望始终秉承了一贯的强悍作风。

第二条,战术执行力。“东北五虎”都有很强的战术执行力,如39军单枪匹马取沈阳、13分钟突破临津江,40军辽西乱拳打死老师傅、抗美援朝打满全场,41军狙击塔山、直捣衡宝,43军三下江南、解放海南,战术执行力不输38军。

但是,38军112师狙击飞虎山、松骨峰,113师一夜奔袭145里穿插三元里锁死美军退路,以及压阵50军狙击汉江南岸十几个昼夜,攻守两端都有上佳表现。

第三条,部队整体素质。东野成立之初林总、罗帅就敲定了7个头等主力师,而38军独占2个即112师、113师。从战斗力上看,这两个师还强于43军127师、128师。

第四条,领军人物。建国前后38军先后有万毅、李天佑、梁兴初、邓岳等名将先后任军长,他们带领这支猛虎之师经历四战四平、决战平津、抗美援朝等战火洗礼愈发强大。

第五条,英雄群体数量。38军既有平江起义团、红军团、松骨峰英雄连、钢八连等英雄群体,也有杨子荣、何万祥、范天恩、郭忠田等各个时期全军著名的战斗英雄。

【著名一级战斗英雄郭忠田】

38军参加的对外作战,建国以后只有抗美援朝。

但是,38军在唯一的对外作战中,在攻防两端展现出来的战斗力,足以超越其他部队,就连世界头号军事强国和跟班韩军,都长时间对38军颇为忌惮。

在三八线,38军也曾出现过低迷和失利,比如第一次战役无功而返,军长梁兴初被彭总骂了个狗血喷头;上甘岭战役之前的白马山攻坚战,由于叛徒谷中蛟的投敌、志愿军三兵团王近山轻敌大意,导致38军奇袭变成强攻伤亡6700余人。

但此战的失利,作为参战一方的38军并没有太大责任。

总体来看,38军在抗美援朝战场无论攻、防都是顶级存在,堪称“攻如风、守如钉”。

抗美援朝结束后,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并不友好。尤其是三八线附近,南北两军对峙局面依然没有缓解,38军回国后,驻扎在靠近鸭绿江的吉林通化、辽宁抚顺地区。

1967年2月,为了备战21军从山西移兰州军区的西安、宝鸡,驻防保定的北京军区69军接替21军防务,而东北地区的38军则到了北京军区的保定接替69军防务。

成为京师卫戍部队以后,38军的装备升级更是被优先考虑,和39、54集团军成为我军三大重装王牌军,无论是现代化程度还是军改力度,都独领风骚。

【著名的“万岁军”嘉奖电报】

不过,一些军迷可能会有一些疑惑不解:这样一支百战雄狮和王牌中的王牌军,为什么在此后的历次对外作战中,一次也没有抛头露面,而是一直被“雪藏”呢?

作为我军三大重装集团军和第一王牌军,38军一直担负着卫戍首都北京的“御林军”和“撒手锏”重任。一直没有参加后来的几次对外作战,有不同的原因。

对印反击作战,参战部队除了二野18军52师改编的藏字419部队,其余4师、11师、130师都是青海、四川等靠近西藏的部队,无需劳师袭远调动远在保定的38军。

珍宝岛冲突的规模很小,我边防部队足以应付,也用不着38军出动。

【1978年5月,李连秀(左三)接替朱月华(左二)任38军军长,朱月华平调到55军当军长,于1979年率55军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55军歼敌数量在参战的9个军中排名第一】

38军距离第二次参加对外作战最近的一次,还是对越自卫还击战。当时西线以二野系统11、13、14军为主,东线则是清一色四野老部队,如41、42、43、50、54和55军。

但是,此战目的主要是“敲山震虎”,打出一个和平建设的大环境。

所以,为了防备百万大军陈兵北线的老大哥突然来犯,王牌38军作为我军一张“大王”依然没有启用。即便如此,南疆9个军仅用28天就结束了教训对手的“闪击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就是关于《原创 “万岁军”作为王牌部队,为何缺席对越还击战?(万岁军去哪了)》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36295.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
标签:
声明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