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谷中蛟叛变投敌令万岁军蒙羞,数千名战友枉死,其结局如何?(原创首播)
原标题:谷中蛟叛变投敌令万岁军蒙羞,数千名战友枉死,其结局如何?
自古以来有战争便不可避免地出现叛徒。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样也不例外。在志愿军为数不多的叛徒中,公认的性质最恶劣、最可恨,对志愿军伤害最大的,非谷中蛟莫属。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他竟然出自在朝鲜战场上因战功卓著而被彭老总誉为“万岁军”的志愿军王牌第三十八军。谷中蛟的投敌不仅令三十八军蒙羞,更是让这支战无不胜的雄狮劲旅折戟于白马山,数千名志愿军战士也因此血洒他乡。
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0月19日正式入朝参战,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口号下,当时还是一穷二白的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团结一致,万众一心,积极踊跃报名参加志愿军,至朝鲜战争结束,总计有240万人先后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
在如此众多的志愿军中,他们绝大多数人作战勇敢顽强,为了胜利而奋不顾身,志愿军的各个兵种、各条战线上英雄辈出,先后有500余人因为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而被评为战斗英雄和模范,而那些在平凡岗位上默默付出的无名英雄更是不计其数,志愿军因此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战斗集体,在战场上才能够以弱胜强,痛歼顽敌。
然而即使志愿军基层部队思想工作做得再好,也不可能保证数百万的庞大军队中每个士兵都能做到恪尽职守,一些心存杂念、意志极不坚定的军中败类也是存在的,他们为了一己私利成为了一个受到万人唾弃的的逃兵、叛徒,谷中蛟就是他们当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谷中蛟出生于湖南,参加解放军的时间较晚,于1949年6月参加解放军,当时解放战争已经接近尾声,他入伍后被编入第38军。他为人聪明灵活,又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所以颇得部队首长器重,还安排他进入南方中央军事政治训练学校,接受政治和文化培训。
在培训结束后,谷中蛟回到第38军后担任连队文化教员。解放军专职文化教员的设置开始于抗日战争时期,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部队战士的文化知识水平,协助指导员对连队基层士兵进行文化教育。
1950年10月19日,谷中蛟跟随38军作为志愿军首批入朝部队秘密参战。文化教员为军中非战斗人员,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将其派上战场冲锋陷阵的,相对普通志愿军战士来说,文化教员的阵亡率远低于一线作战部队。
1951年1月25日,“联合国军”向志愿军发起全线反击,志愿军在朝鲜战场形势急剧恶化,为了掩护主力部队安全后撤,同时也为志愿军积蓄力量在东线发起反击赢得时间,38军奉命在汉江以南地区实施坚守防御,迟滞和阻击“联合国军”绝对优势兵力的疯狂进攻。38军战士们克服重重困难,以高度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顽强坚守阵地,同“联合国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打到最后,38军的志愿军将士在弹尽粮绝,工事全数被毁的情况下抱着“人在阵地在”的决心,“一把炒面一把雪”,击退了“联合国军”无数次的猛攻。在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后,圆满完成了彭老总所下达的战斗任务。
此战过后38军元气大伤,下属的各部队减员极为严重,就拿谷中蛟所在的连队来说,战前有192人,战后仅剩十几人,而谷中蛟就是其中之一。可以说,这个连队已经彻底失去战斗力了。
38军因为在朝鲜战场上立下显赫的战功,“万岁军”的威名也由此传播开来。第四次战役结束后,38军撤回后方进行了较长时间的休整,在进行了人员补充和苏式武器装备换装后又满血复活,38军作为志愿军的一支绝对主力王牌重返一线战场,并在白马山地区奉命与42军进行换防。
先前42军在白马山一线与敌人对峙,白马山是被联合国军在1951年发起的秋季攻势中占领,之后42军数次组织部队发起反击,但是都没能成功,原来韩9师接手白马山阵地的防御后,他们在白马山修筑了大量防御工事,钢筋混凝土地堡群、地雷阵、铁丝网等,在阵前设置了层层障碍,并且他们还能够得到美军飞机、坦克和大炮的快速支援,当42军的战士刚攻上敌人所占据的阵地,在几个小时内就挨了一万三千发炮弹,因此志愿军第42军的反击犹如撞在了一块钢板之上,在付出423人的代价后仅仅歼敌30余人。
38军的此次接防誓要把42军丢的面子给找回来,因为“万岁军”的名头绝非浪得虚名,原38军副军长江拥辉刚刚被任命为38军新任军长,因此打下白马山也成为他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其中一把。接到志愿军总部攻下白马山阵地的命令后,38军各参战部队就开始了紧张的战前准备工作。
为了能够顺利攻下白马山,38军足足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来储备作战物资,这次战役志愿军的武器装备有了很大改善,光是各种口径的火炮就达到了182门,还有59门高炮和122挺高射机枪担任防空掩护,此外得到了17辆坦克助阵,如此阔绰的战斗对志愿军来说非常罕见。38军军长江拥辉对这次进攻充满信心。
在白马山战斗发起前,谷中蛟已经入伍有三个年头了,来到朝鲜后也经历过不少战斗,当他看到身边的战友换了一批又一批后心里就明白了,战场上子弹可不长眼,他可不想为了立功而去玩命。但是自己在军中的表现又没有什么亮点,这也是自己入伍几年了仍然没能得到提拔的原因,于是在白马山战役前夕他又耍起了小聪明。
据以往经验,志愿军首长是不会将文化教员轻易派上战场的,于是谷中蛟就积极主动报名参加战前演练,并且表现得非常卖力,他为的就是向身边的战友还有领导显示出自己还是有两把刷子的。说不定下次提拔干部时他就有机会了。
令谷中蛟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所在的114师340团3营被选为了突击队,负责在战斗打响后发起第一波冲锋。突击队说白了就是敢死队,其危险程度不必多说,但是也更容易夺得攻下敌人阵地的头功。谷中蛟心想,反正并不是三营所有人都必须参加突击队,还是要再从中择优选拔,如果自己主动报名参加突击队,那么自己在领导心中的形象必然会再提高几个等级,而自己被选上的机会概率很低,于是谷中蛟就和其他战友一样写下了请战书,主动要求加入突击队。
志愿军进攻白马山的日期很快确定下来,因此三营参加突击队的名单也确定下来,当谷中蛟听到在突击队员名单中有自己的名字时,顿感五雷轰顶,没想到弄巧成拙,自己真的被选上了,虽然内心有100个不愿意,但是由于之前的积极表现让他已经无路可退,如果此时选择退出,那么知己也没有脸在志愿军中呆下去了。
就在突击队员们积极备战之时发生的一件事却成为了谷中蛟叛变投敌的直接导火索。谷中蛟发现友邻的342团已经换上了秋装的棉衣,而被选为突击队的三营却仍然迟迟没有配发,经过打听才知道,新军装其实已经到位,但是营领导决定打完这一仗再行配发,其实营领导的想法很简单,现在的天气还没有到了非换不可的地步,再加上这一仗并不容易,必然会产生不可避免的伤亡,战后配发可以省出不少棉衣匀给物资短缺的兄弟部队。
营领导的做法在当时的确无可厚非,因为志愿军后勤补给依然非常紧张,能省一点是一点,然而谷中蛟却不这么想,他认为营领导的做法没有把他们当人看,这也许是自己最后的一仗了连棉衣都不舍得给穿,这样的部队呆着还有什么意思,既然你无义也休怪我谷中蛟无情了。于是在10月2日,谷中蛟借着在前线查看进攻路线的机会,避开众人悄悄地跑到了对面的韩军阵地上。
很快志愿军就发现谷中蛟投敌了,大战当前却出现临阵倒戈者,这让刚刚上任38军军长的江拥辉暴怒不已,其实在不久前志愿军就吸取了第五次战役后期的教训,进行了一次大清洗工作,整个1952年志愿军百万大军中也就只有数十人投敌,可是谷中蛟就是其中之一,并且他还是负责突击部队的干部,这说明志愿军的进攻突然性可能已经丧失了。到底攻还是不攻让江拥辉陷入了两难境地。
谷中蛟的叛变投敌很快也惊动了白马山守军主帅南朝鲜九师师长金钟五,经过对谷中蛟的审讯,金钟五不禁冒了一身冷汗,志愿军王牌38军将要对自己发起进攻了,而他的部队却还在忙着开运动会。
战后,南朝鲜陆军上将金钟五回忆了谷中蛟叛逃时的一些具体信息:
“在战斗打响前的两三天,有一名军官到我三十团投诚。据他口供,中共第38军已经与42军换防,即将发起大的进攻……因此,我立即召开指挥官会议,研究投诚人员口供内容和此间情况,肯定了敌人即将发动进攻的事实,遂命令各部队要下发充足的补给品和饮用水,以保证坚持一周以上时间,加强占领白马高地左翼第三十团的防线,命令预备队第二十八团完成出动准备。”
白马阵地上南朝鲜军第9师的异常举动很快就上报给了江拥辉,他明白,这次战役的突然性已经彻底丧失了,敌人已经有准备,甚至可以说是严阵以待,再打就是强攻了。拿不定主意的江拥辉立刻将这一突发情况上报给了志愿军第三兵团司令王近山,而绰号王疯子的王近山想都没想回复道:“你拿那么一把牛刀杀只鸡干嘛还哆嗦?”江拥辉心想也是啊,毕竟此时志愿军在各方面都要优于南朝鲜军,即使是强攻也不在话下。
然而战局的发展大大出乎了江拥辉的预料,早有准备的南朝鲜军打得异常顽强,一个主力团被打垮了金钟五立刻再填进去一个团,志愿军这边也是,不断派上新的部队来替换下伤亡惨重的进攻部队,双方将这场战斗打成了一场不折不扣的消耗战。白马山激烈的战况甚至惊动了李承晚,他亲自督阵,下令搜集败兵,每败下一个团就立刻补兵,增派军官,然后再拉上前线,打到最后参加过北进的南朝鲜九师老兵几乎死伤殆尽,但是南朝鲜九师却像永远也无法打完一样,每营总能保持六七百人的足额编制。
但是志愿军并不能像李承晚那样无限制向前线增兵,因为志愿军是在远离国土的地方打仗,损失的士兵全靠国内兵员补充,因此补充兵员耗时费力。打到最后江拥辉甚至把号称38军头号主力的334团和已经升任师参谋长的虎将范天恩都用上了,但依旧毫无进展,志愿军伤亡人数仍然在节节攀升。经过9天血战,38军在白马山已经投入了13个步兵营外加两个连了,南朝鲜军9师已经被歼9800人,但是由于其不断补充新兵,所以该师仍然没有失去战斗力,而志愿军自己也伤亡了6700人。
虽然38军已经占领了白马山大部分高地,但是战局却向着有利于南朝鲜军的方向发展,因为美军前来支援的大批重炮群即将就位,如果再继续打下去的话,志愿军的伤亡将会更大,此时的江拥辉头脑已经冷静下来,他咬咬牙,做出了一个正确且理智的决定:38军停止进攻,撤出了白马山地区。王近山慨叹:“38军还未打过这种半拉子仗呢!”
如果没有谷中蛟的叛变投敌泄露情报,或许38军会利用战役的突然性一鼓作气短时间内就可拿下白马山阵地,志愿军伤亡人数也将会大大降低,换个角度看,可以说谷中蛟手上沾满了志愿军战士的鲜血。
那么谷中蛟后来的结局如何呢?朝鲜战争结束后谷中蛟逃往台湾,但是其已经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了,于是就隐姓埋名,后来就没有音讯了。有一种说法是他在70年代孤独死去,还有一种说法是他又成了家,一直到2008年才去世。但无论哪一种结局对谷中蛟来说都是痛苦的,因为他的根在中国大陆,自他投敌叛变的那一刻起就注定无法与中国的亲人好友再见面联系了,都说人老了要叶落归根,而谷中蛟早已经无根可依,这种痛苦或许只有他自己才可以体会得到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就是关于《原创 谷中蛟叛变投敌令万岁军蒙羞,数千名战友枉死,其结局如何?(原创首播)》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36297.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