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刻机到位,中国芯进军7nm,国内院士:集成电路的短板很明显!(国内芯片光刻机巨头)
国内半导体,喜忧参半!当下的国内半导体与此前大不相同,就单从新增企业数量来说,一直处于暴增阶段,今年第一季度还新增企业8679家,同比增长302%此外在去年被纳入“实体清单”的中芯也拿到了许可,并且与荷兰签订了12亿的大单,其中就有光刻机(DUV),且中芯在追平台积电14nm制程之后,也被传出将会风险试产7nm芯片,可以说自从限制以来,国内半导体算是轰轰烈烈了!。
毕竟光刻机到位,中芯进军7nm,中国芯跑步入场。

但是问题也依然严重,有数据统计,去年国内在半导体销售方面突破了712亿美元,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市场,可是,就是这么大的市场,我们在尖端领域仍落后,甚至可以说在很多环节,都没有很好的优势前面提到的中芯,虽说是拿到了许可,但是到了现在,哪怕是一个小小的配件出口,老美都是卡得严,且以中芯的一条产线为例,超6成设备来自老美,而国产设备也就1成左右,这样的占比,实在是太少,。
而王阳元院士更是表示,高端芯片、材料、设备自给率低依然是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短板,我们需要加速了!

国内的挑战,一直都在以中芯个例为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小小的零部件都很难拿到手,那么放大一点来看呢?老美对国内的限制,有何至于是采购芯片问题呢,比如EDA软件,比如材料和设备(特别是EUV曝光机),这两样,就够国内研究好久。
其实在去年的时候梁孟松就表示今年4月就会风险试产7nm,可EUV光刻机不到位,也是难办,而且这样的事情,三年前就已经发生了,那么国产替代可以吗?做得最好的就是上海微电子,一直被传将会交付28nm国产光刻机,却一直没了下文。

除了诸如EDA软件、光刻机之外,比如CVD、离子注入机、清洗机等等设备,都是以老美为主,我们在国产替代方面,也面临很大的挑战,那就是配套!“一代设备一代技术”,国内此前一直追求先进工艺,所以很多设备都是进口,现在碍于限制又想要实现国产替代,可这就是最难的地方,
简单来说这有点类似A型血的人接受B型血的供给,所以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不过当下国内也迎来了好时机,全球产能吃紧,这就给国产替代试错的机会,毕竟很多企业是“有就用”的思想,这样以来也能收到一定的数据反馈,更有利于国产发展!。

集成电路的短板很明显!提速正在发生!王阳元院士指出在高端芯片、材料、设备方面自给率低,是我们的短板,但其也提到我们正在加速,王阳元院士举例称2018年的时候,国产5nm蚀刻机与台积电进行合作之后,老美也放弃了对中微半导体的各种“限制”;而中微半导体将MOCVD设备推向市场的时候,Axitron、Vecco迅速将此前价值2000万的设备主动降到了600万。
除此之外,国内的环境也是极好的。比如前几天清华大学建起的集成电路学院,还有去年南京成立的芯片大学,我们更是从人才入手,加速补齐各项短板!

当然,除此之外,中芯量产14nm并在深圳扩产28nm以此增加国产比重占据市场;全球300多条晶圆主产线,超6成在中国区,还是主流尺寸等等等等,可以说国内是多股力量同时间段爆发出来了!国产替代,虽然很难,但已经在路上了,只是时间问题!
以上就是关于《光刻机到位,中国芯进军7nm,国内院士:集成电路的短板很明显!(国内芯片光刻机巨头)》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3738.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