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说书」侯大利:未成年犯罪同样不可饶恕(侯大利 6)

一部长篇连载小说,最不好拿捏的就是剧情。
《侯大利刑侦笔记:验毒缉凶》我更期待的是创新,是与众不同。
先说说我之前读过的两部长篇连载,《余罪》刚接触时,真的非常喜欢,所以一部接着一部读下来,读到最后你会发现余罪总是那个出其不意的人,他不管在哪里都是那个样子,可是最终都能成为备受瞩目的英雄。
再说《清明上河图密码》,作者豪言复活画中的824位人物,可是通篇读下来,你会发现其中有些人物并不是都有血有肉,不过咱们不能太难为作者,毕竟作者创作的意图是值得称赞的,而且我也是一字不漏读完的,仅这些就足够了。
《侯大利刑侦笔记》系列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侯大利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物?作为贯穿整部小说的主角,他会有怎样的闪光点?前面四部我们看到的侯大利就是一位刚正不阿、机智果敢、不怕牺牲的杰出警察,进入第五部之后,他还会做出哪些令人敬佩的事情呢?他还会一以贯之的成为警界的骄傲吗?所有的这些都是读者关注的点。
《侯大利刑侦笔记:验毒缉凶》中讲述的是未成年人犯罪,这个话题在这里也展开来说一说。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D*P、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其中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为何解释这么多?就是想让大家知道法律对未成年犯罪的认定。同样是未成年人犯罪,犯罪的原因、性质、手段、后果、情节等也有不同甚至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必须注意区别对待,体现“宽容但不纵容”的精神。对确因年幼无知或者一时失足犯罪的,要尽量教育挽救;但对主观恶性深、手段残忍、屡教不改的,必须依法惩处。惩处也可谓是一种特殊的教育。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不吝笔墨地写了恶贯满盈的未成年人许海的所作所为和最终结局,我想作者就是想表达一个观点,未成年人犯罪也是有很多原因的,对于那些不可饶恕的罪行,就应该进行惩治,不能姑息。
许海之所以一错再错,与他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在这部小说中,许海被杀害分尸,父亲许大光被毒杀,有人说这是罪有应得,可是侯大利不能这么想,他们心中情理是情理,法律是法律,许海和他的父亲从施暴者变成受害人,他们就要查询真相,缉拿凶手,捍卫法律。
不过,这次不是侯大利想到的破解办法,而是法医发现了端倪。当然,在侦查的过程中,走访调查、查监控、找线索,所有的侦查环节都没有少,这些基础工作也是为最终破获案件积累了大量的证据。
小桥老树创作的小说都是我非常喜欢的,所以才会一直追到现在,他的作品能够引起我的共鸣是有原因的。第一,比如《侯大利刑侦笔记》的创作,作者出身于警察世家,从小穿着父亲、兄长的旧警服长大,成年后曾在政法系统工作近十年,自然写这种题材的作品顺理成章。第二,作者从35岁开始写小说,40岁获奖,而且创作了很多“侯氏”系列人物,这些人物被读者所熟识,并留下深刻印象,可见其写作功底。第三,作者写的是一群符合生活逻辑的普通人,不太高尚也不太卑鄙,有点小欲望,有点小缺点。这些人物一经出现就能抓住读者的眼球,就如身边的人一样熟悉。
既然是喜欢,自然也会为其挑毛病,这部小说中有一些是编辑校对的问题,有一些是人物关系的问题,还需要作者重新修订,争取再版时更加完美。
以上就是关于《「新语说书」侯大利:未成年犯罪同样不可饶恕(侯大利 6)》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37762.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