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妈妈的悔悟:当我放下焦虑,儿子学习的“精气神”终于回来了(母亲后悔遗弃孩子犯法吗)
很多妈妈留言表示,当妈后比以前更容易焦虑,担心孩子不够优秀、听话……经常陷入内耗 因为焦虑,脾气也越来越大,经常大吼大叫,弄得自己和娃都很崩溃 今天分享一位读者妈妈的故事曾经的她也很焦虑,现在,她已经走出那段日子。
以下是她的讲述01 儿子今年9岁,三年级,最近一段时间,儿子的变化,几近让我崩溃 相信很多家长都跟我有一样的体验,儿子在幼年时期,他的一举一动都让人觉得是一个聪明的小孩 反应敏捷,记忆力强,跟同龄人相比,别人还不会走路,他已经会跑了;别人还不会数数时,他已经会念1-100了。

这让我欣喜不已,觉得儿子长大肯定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以后肯定比爸妈都优秀 可随着儿子慢慢长大,他却愈显迟钝,这让我慌了神,再也高兴不起来! 儿子从小就表现出了聪明劲,为了让他的天赋最大发挥,从幼儿园开始,我就开始让他做思维训练,识字启蒙。
曾经的他能轻松应对,对答如流,上了小学后,尤其现在,即使相同难度的问题也总是如临大敌,甚至给他讲了几遍还是一团浆糊 以前即使遇到难题,我稍加点拨就能反应过来,现在是一遇到复杂题目就退缩 给他耐心讲解,他还会大声哀嚎:“这题太难了,我学不会。
” 多说他两句,他甚至会哀求道:“放过我吧,妈妈” 这让我有一种错觉,自己就好像《灰姑娘》的后妈一样,在刻意为难孩子 但更让人想不通的是,为什么儿子愈长大,反而慢慢停下了脚步,愈发愚钝? 思来想去,我觉得不应该放任儿子这样下去,既然我自己搞不定,和孩子爸商量之后,我们决定送孩子去上补习班,想以此来追赶儿子落下别人的脚步!。
跑了一周多,对比了好几家,最后选择了一家最贵的,只希望能够帮到孩子 每天雷打不动地接送他去上补习班,回家之后,不敢有一丝放松,陪着他回顾当天所学知识点,做课后作业 我们一直期待儿子会来一个大逆袭,可现实总是那么现实。
儿子并没有按照我期待的所发展,2个月下来,他没有丝毫转变,知识点还是记不牢,做错的题还是一错再错 他的愚钝,就像熊熊的炉火,终于点燃了我的情绪 我控制不住地向他吼:“你是猪吗?你的脑袋里装的是豆腐渣吗?怎么这么笨啊?”。
面对我的斥责,儿子选择用沉默回应了我的所有情绪,看着桌子上儿子满是红叉的作业本,不禁深叹了一口气 时间一长,我的抱怨也愈发增加,经常会当着儿子的面唉声叹气的抱怨:”我为了你连工作都辞了,全心全意照顾你,你还要我怎样?“。
“你就不能再努努力吗?” 我不知道我的言行会给孩子带来什么,也从来没思考过这个问题 晚上,无意间听到儿子轻声地问爸爸:“爸爸,我是不是很笨啊?妈妈总是在旁边唉声叹气的,我是不是坏孩子了,总惹妈妈不高兴。
” 听到孩子这样的疑问,我不禁潸然泪下。 原来我的一举一动孩子都看在眼里,这一刻我才发现,不是儿子愚钝,不够优秀,而是我的教育方式出现了问题。 而我把我所有的焦虑都归结到了孩子身上。

02 机缘巧合,朋友分享了梅拾璎老师的《唤醒孩子的内驱力》一书,细细阅读之后,颠覆了我之前的教育观念,我才发现,我以前的教育方式错得有多离谱! 我才意识到:父母的负面情绪暗示是会毁掉一个孩子的 我一个个细微的表情和动作所传递的信息,可能都会让孩子感到紧张,并深深烙印在心里。
当我给予孩子“笨”的暗示,他就会不自觉地给自己贴上“笨”的标签,他的智力会牢牢被这些标签所禁锢,甚至发展为“习惯性愚蠢” 就像心理学上,罗森而效应说的那样:父母给孩子什么样的反馈,孩子就会往哪个方向发展。
经历了心里的兵荒马乱,让我意识到: 作为妈妈,我是如此的不合格,我的功利心太强了,把自己的自以为强加给儿子,导致自己太焦虑,以致于强迫儿子面对困难 用一次次的“不够好"去暗示去刺激儿子,让他没有了选择的自由,他的智力就是这样被我深深地压制住的。

“孩子笨”成了我的口头禅,甚至还带着爱意,这就是所谓的:以爱之名,伤儿子最深 就像梅老师在书里说的:“对精神生命最后的扼杀就是否认孩子的真实感受,用自己的判断替孩子做选择” 儿子变得愚钝,其实是我强加给儿子的压力太大,期望过高,还不让他拒绝的机会,让他错失了对自我的掌控。
一个没有机会进行自我掌控的孩子,是压抑的,他没有机会变得聪明03 梅老师认为,越是聪明的孩子,越需要自我掌控 我也开始不再逼儿子学习,而是帮忙儿子完成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就好 即使遇到难题,教了几遍仍然不会,我也不会责骂,而是问他的意愿,是选择休息一会,还是做下一题,最后再做难题。
也开始纠正自己的行为说话方式,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儿子的学习过程中,拒绝说“笨”这个字眼 甚至还会鼓励他,这次不会做也没关系,多温习几遍知识点,就会做了 这样下来,儿子遇到难题就逃避的心态慢慢有所改观,甚至有时候,还会主动选择一些之前不会的难题,刻意去做练习。
这也是从侧面让儿子明白了,失败是人人都可能碰到的,取得成功的人都是在失败中吸取的经验,继续努力得到的。 其实,父母允许孩子失败,也是对孩子能够成功的一种信任。

至从在儿子面前不再负能量暗示,不再抱怨他的不是,更多地去关心儿子内心的感受,他就好像打开了“聪明”的阀门 我和儿子相处变得从未有过的融洽,有时候,他甚至会拿出一些附加题来反考我,自然很自豪地对我说,这种题他会做了!。
学期过半时,上次数学考试,儿子考了90分,让我十分欣慰 尽管班次排名不算拔尖,但他现在的学习劲十足,相信按照这个势头,期末成绩有无限可能 这就是我把我儿子“养笨”之后的心路历程,回首往事,我明白一了个道理:。
限制一个孩子潜能的,永远不是智力本身,而是父母的教育方式。 正确的教育方式,会激发孩子无限潜能;而错误的教育方式,则会打击、破坏、掩藏掉孩子的潜能!

爱孩子从来都不是直接安排他到目的地,而是接纳他的不完美,多给他的退缩一些空间和宽容,放手让他自己选择什么“交通工具”达到目的地 不纠结于当下,着眼于未来,在孩子们旅行中需要时给予一些养分 这样他们才能轻装上阵,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走过这段让人焦虑的黑暗日子,我发现和我一样的家长还有太多太多,看到她们,我就想到了当初的自己!
以上就是关于《一位妈妈的悔悟:当我放下焦虑,儿子学习的“精气神”终于回来了(母亲后悔遗弃孩子犯法吗)》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3809.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