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巴达300勇士:所有牺牲,都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古希腊历史传说(斯巴达300勇士的故事是真的吗)
似乎世界上所有的伟大都必将伴随着牺牲。
我们很多人认识古希腊的斯巴达,可能都是通过好莱坞电影《斯巴达300勇士》。
《斯巴达300勇士》电影剧照
在大荧幕上,300位来自斯巴达城邦的勇士在温泉关以一当百,力战数十倍于己方的波斯大军,虽然最后全体折损,但是却重挫了波斯大军的锐气。
这一爆发在公元前480年的悲壮的战斗,充分体现了斯巴达人的勇武和担当,也预示了波斯大败的结局,最终使希腊城邦文明得以延续。
《斯巴达300勇士》电影剧照
纵观古希腊所有城邦的地理环境,都属于海洋沿岸的山区,土壤贫瘠,农业并不发达。
但唯有一个例外,那就是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的斯巴达。
古希腊地图
伯罗奔尼撒半岛中间有一大片土地肥沃的平原,农业非常发达。
从公元前11世纪开始,古希腊就不断遭到来自北方的多利亚人的入侵,随着多利亚人的持续南下,他们很快占领了伯罗奔尼撒半岛。
于是3.2万多利亚人从此奴役了半岛上的大约22万原住居民——他们被称为希洛人(Helots)。
而在温泉关血战中牺牲的300勇士则全部都是多利亚人。
这些多利亚人勇武善战,自称是古希腊传说中的大英雄赫拉克勒斯的后代。
天神的后代赫拉克勒斯是古希腊神话中众神之王宙斯与人间女子阿尔克墨涅的儿子。
神王宙斯
在希腊神话的世界里,神与凡人之间没有生殖隔离。
虽然他们所生的孩子不能像神一样享有永恒的生命,但一般都天赋异禀,被人们统称为“英雄”。
据说,赫拉克勒斯还在摇篮里时,就能一手捏死天后赫拉派来暗 杀他的毒蛇。
赫拉克勒斯捏死毒蛇,古希腊雕塑
赫拉克勒斯长大后遵照神谕,完成了嫉妒他的国王欧律斯透斯交代的十二项艰巨的任务,虽然其间屡次遭到赫拉的迫害,最终还是战胜强敌,转危为安。
赫拉克勒斯杀死九头蛇许德拉
不幸的是,赫拉克勒斯最后死于穿了染有毒血的衣服。
由于他一生英勇无畏,在艰难困苦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众神在他死后将他迎上奥林匹斯神山,也成为天神。
多利亚人自称是赫拉克勒斯的后代,必然也就继承了他的遗志:崇尚冒险、面对困难永不退缩、有大无畏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
而这些品质也成为现代西方人认为英雄应该具备的显著特点。
梅花香自苦寒来前面提到,3.2万多利亚人征服了22万伯罗奔尼撒的原住居民希洛人。
为了实现以少对多的绝对统治,斯巴达于是采取了许多堪称严酷的措施,来保障多利亚人的长治久安。
其中在现在看来最残忍的便是斯巴达曾经实行的优生政策。
多利亚人的婴儿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要接受他们人生中最至关重要的考验。
母亲会将婴儿抱至众位元老面前,如果婴儿被认为体弱多病,那么他将被按到水里溺死,或扔到郊外自生自灭。
只有被认为足够健康的婴儿,才有机会长大成为一名斯巴达优秀的战士。
在这里,个人意志要绝对服从城邦的利益。
斯巴达的男孩长到7岁,就会离开父母,进入专门培训战士的教育场所,他们将接受军事化管理和训练,直到成为一名合格的战士。
在斯巴达,只有公民(大多为多利亚人)才有资格参加战争,而作为奴隶的希洛人是无权当兵的。
而一旦爆发战争,为国战死则是身为一个战士最高的荣誉,也许,这也是他们身为赫拉克勒斯的后代视死如归的精神的极致体现吧。
《斯巴达300勇士》电影剧照
20世纪美国的女作家哈珀·李曾说:
真正的勇敢不是一个人手里拿把枪就是勇敢。勇敢是,在你还没开始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注定会输,但依然义无反顾地去做,并且不管发生什么都坚持到底。
正是这样勇敢的斯巴达勇士,才敢于在公元前480年,以区区300人力敌数十倍于自己的波斯大军,展开一场玉石俱焚的殊死搏斗。
虽然这场战役以斯巴达勇士全军覆没而告终,却也让波斯大军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END-
以上就是关于《斯巴达300勇士:所有牺牲,都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古希腊历史传说(斯巴达300勇士的故事是真的吗)》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38441.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