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曲赏析-塞上曲释义

2023-05-25 12:46:23

 

《塞上曲二首》

唐 戴叔伦

军门频纳受降书,一剑横行万里馀。

汉祖谩夸娄敬策,却将公主嫁单于。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译文:从战场上频频传来他国投降的消息,汉军出征之后必是锐不可当,匈奴归降。汉高祖夸赞娄敬定都长安的计策,但是却将汉朝的公主嫁给匈奴的单于。我巍巍大唐的猎猎旌旗在阴山飘扬,突厥胡人胆敢来犯定叫他有来无还。作为子民我愿以此身终生报效国家,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

注释:1.馀:剩余 2.娄敬:汉初谋士,他最早一个劝说后来的高帝刘邦建都长安,占得地利之优,因此被赐以刘姓,且封为建信侯,后称之为刘敬。

单于:匈奴的首领 4.玉门关: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

本诗作者是唐代中期著名诗人戴叔伦所写,全诗分为一二两首,其二的尾联曾在2020年国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被发言人吴谦大校引用鼓励适龄青年参军入伍。

赏析:这两首七言绝句的一二首感情差别很大,故后人常将两首诗分开进行赏析。前四句为其一, 后四句为其二。作者的这首不同于其他诗人的边塞诗,本诗大多是作者的有感而发。诗人的生平作品类型多样,但大多数是写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的。戴叔伦出生于隐士家庭,其父亲和祖父都是隐士。但到了戴叔伦这代,他和他的哥哥都出仕为官。本首诗的感情也以积极出仕,强烈的报国之意。

《其一》首联开头就讲到汉家的军队百战百胜,有锐不可当之势。并且将汉军的出征比作利剑出鞘大有不可阻挡之势,边疆战场更是万里无人的踪迹。但颔联却话意一转先是说高祖刘邦过分夸奖娄敬迁都长安的计策(以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但是却将汉朝的公主嫁给匈奴单于。这无异于是在讽刺汉朝皇帝委曲求全,其中也表现出作者尚武的性格,更是将汉家的和亲政策看成是一种有损天朝威严的掉价行为。这两句形成鲜明对比,先是将汉朝的形象树立的过分高大,而后一句只因和亲却被作者拉下来。且不说作者的观点对错与否,这一先扬后抑的手法被作者运用的淋漓尽致。接下来再谈一谈作者的观点问题,站在当时作者身处的年代来剖析确能理解,作者处于唐朝鼎盛时期,很少有和亲一事。邻国一旦有犯我国土之事,则必发兵讨伐。作者将和亲一事看作很丢脸面的一件事情情有可原。但汉朝和亲却同样也有其道理,汉虽强大,但一但发生战事则百姓受苦。汉初本就实行的是无为而治的政策,况且北方严寒,匈奴等少数民族生存不下去则必犯境。作者可能没有想到在唐初的文成公主和亲可是被传颂了千年。

《其二》的感情基调就比《一》明朗了许多其中的爱国情感是浅而已见的。其中的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大有王昌龄的《出塞》中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之势。在尾联中用用到了“生入玉门关”,这是定远侯班超的典故,话说班超出使西域30多年,在晚年时思乡心切,上书言:臣不敢望到九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本该表扬班超出使西域30多年的功劳的,但似乎到了戴叔伦这里味道变了。想要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呢,你在西域不是一样可以报效国家吗?可能这就是戴叔伦的内心独白吧。虽然戴叔伦的语气很有讽刺意味,但不乏能够从其诗中知道他是一个热血的愤青的。

戴叔伦少有边塞诗作品,但这首《塞上曲》运用边塞风格来品评历史,同时还不忘抒发一下自己的爱国情感。初读可能仅仅觉得这是一首豪迈的边塞诗,但细细品味却能发现作者的趣味之处,更能品尝到作者不仅爱国更想报国的急切心情。


以上就是关于《塞上曲赏析-塞上曲释义》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38701.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
标签:
声明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