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万箭穿心》李宝莉错了吗?如果错了,错在哪里?(万箭穿心李宝莉的结局)

2023-05-25 14:32:08

 

是错的,

李宝莉这个角色,行为之所以有争议,在她独特的性别和处境。

思考一下她的性格和行为,

强势,语言暴力,说话做事不留余地,沟通中充满了自我不给他人表述的空间。

李宝莉身上,有典型的自恋型人格障碍(NPD)的倾向,

这类人对自己高度关注,对他人的情绪缺乏同理心,总是可以找到空间自我陶醉,包括逞能,挑三拣四,贬低他人,也就是通常说的“pua“。

在电影中,不仅仅是丈夫马学武抵触李宝莉,就连不懂事的还是也跟母亲不亲。

如果剥离性别和婚姻场景,“错没错”是一个无需争议的话题。

秒就秒在编剧把这种性格放在了一个复杂的家庭环境中,

比如妻子李宝莉说话强势但人不坏,做很多事都是为了家庭。

丈夫马学武人老实懦弱,事业也小有成就,但犯了原则性错误:出轨。

这一条就会让很多女性共情李宝莉,而且出轨这条的确没得洗,对夫妻关系不满意,可以提出离婚,但不应在婚姻存续期间另觅新欢。

但一码归一码,某种意义上,出轨是马学武在家里没有存在感的结果,而不是夫妻开始不和的原因。

很多女性也会想到自己在恋爱中强势的一面,然后把这些合理化为“在乎对方”“是为了这个家”,这是没有道理的。

感情中的强势,本质上不是为了“两个人好”,而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自恋”,有太多人无法厘清这两件事的差别,一边搞砸一段又一段关系,一边又顾影自怜哀叹命运不公。

在过往咨询案例中,弱化版李宝莉和马学武的组合,层出不穷。

李是城市中普通家庭的女儿,姿色不错,马按照现在的话说是出身农村的“凤凰男”,在结婚之后,李对马的强势,是建立在一种道德自恋的前提下:

“我选择了你,你应该为此感恩”。

加上李的自恋型人格障碍,在双方的沟通中,是一种缺少尊重的俯视。

这种相处状态,是很大程度上还原了真实生活,有一些女性在择偶的时候,本身是带有一定牺牲感的,内心有一颗种子叫做“我爸妈不同意我嫁给你,我本来可以找条件更好的,我选了你,你应该补偿我”。

这种补偿在一开始是成立的,男方是愿意感恩女方的付出,但敌不过旷日持久,甚至孩子出生了女方还抱持这一方的立场。

之前就接了一个类似的案例,两口子在闹离婚,起因是双方吵了一下,女方提出了离婚并说除非男方签约“再发脾气就净身出户”的承诺书,否则婚离定了。

只是这次男方罕见保持坚定,女方闹离婚闹到一半又接受不了真的离婚,一时间下不来台,寻求一个斡旋方式。

在咨询中,也很感受到咨询者内在的声音:嫁给他,我是亏的。

以及,在处理出轨问题的时候,也能观察到李宝莉情绪(自恋的满足)>利弊(现实的考量)的部分。

丈夫出轨,理论上有两种处理方式,

一种是离,基于离婚的前提,可以为自己争取最大的经济权益,或者为了出口气可以尽情举报他,让前夫和小三颜面尽失。

一种是不离,基于不离婚的前提,最好是拿到把柄后进行威慑,让丈夫对自己唯命是从,自己拿到主动权。

然而李宝莉的方式,是什么都拿不到的方式,

她把丈夫出轨的事情桶到单位,导致丈夫被辞退,间接导致丈夫跳江,而且遗书中对他只字未提,即便马没有寻短见,这个家庭也是支离破碎。

她为什么会选择利弊上最差的方式?为了满足内在的自恋,所以需要把对方踩到最低处。

不计后果的,只为了服务一时的情绪,导致最后结果“万箭穿心”。

她错在了收拾不了内在的自恋,让她觉得重要的人都对她疏离。

以上

我是 @宏桑,一个心理咨询师,咨询问题可私信,

同名公众号:宏桑(hongsang1989),欢迎关注。


以上就是关于《电影《万箭穿心》李宝莉错了吗?如果错了,错在哪里?(万箭穿心李宝莉的结局)》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38801.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
标签: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