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解读凯文·凯利的《失控》?(《失控》凯文凯利读后感800字)

2023-05-25 16:37:32

 

警惕洗脑。

这本书虽然已经写了很久,然而很多观点今天看起来对很多人来说仍然非常新颖,而且凯文凯利的语言能力非常强,例证也是天花乱坠,所以,警惕洗脑。

这里面很多观点的证明混乱的一塌糊涂,很多观点带着一拍脑袋的即兴,然而这些都很容易被他那些新异的名词与例子掩饰。

当然本书的价值不在于推究其逻辑证明是否严密,我也并不认为本书不知一读,但是在作者强大的气场下面,作为读者我们必须仍然保持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证明不力的观点固然不能说是错的,但也不可轻信

这本书对我而言的意义在于,告诉我一些之前没有听闻的观点与案例,而我可以在这些材料的基础上组织我自己的观点,也许是赞同也许是反对。

----------以上为原答案----------我是不认真的分割线----------

很意外地收获留言了。当初这个答案只是看书的时候随手写的。后来一堆随手的笔记整理成了一篇读笔。并没想好怎么回复留言,就先把去年下半年写的读笔贴上来吧。

反正读笔的风格一直如此,随意。。反正当时写也没有任何功利的目的,也不想取悦任何人,然而基本上忠实地表达了我对这本书的看法。就这样

----------以下为读笔----------我是不认真的分割线----------

“to be in hell is to drift ,to be in heaven is to steer.”一年前我在一本关于主观幸福感的心理学著作中读到萧伯纳的这句话,该章节介绍了与主观幸福感高度相关的一些特质,而其中之一便是自我控制感。作者评论,萧伯纳的这句话预言了无数关于控制感的研究结果。

控制感对我们是如此重要,甚至回溯整个人类的历史,都是在不断地寻求对于一切的更强的控制,从最初动物的驯养,炼金的狂热,到现在转基因与希冀可控的核聚变,无不体现着人类的控制野心——我们不愿成为塞利格曼习得性无助的狗。那么失控的意义在哪里,如果我们偏好的是可控?

如果仅仅在字面上进一步阐释,“可控”可以被理解为一个行为或者一个现象,可以最后达成一个在我们预期范围内的结果。而“失控”意味着,结果不可预期。而在本文的语境下,失控与其说是一种状态或者一种现象,不如说是一种方法:当我们不清楚最优解或者抵达最优解的途径的时候,不妨遍历种种可能,而最优解终将在进化中诞生。

然而实际上,这仍然可以被看做是人类追求可控的行为,只不过我们给结果以控制,而非过程以控制。当我们不知道该去向何方的时候,唯有每个方向都进行尝试,然后择优汰劣。除非是无目的的行为,做出最终抉择的仍然是人类,就像野生动物园中的狮子,它们兽性犹存,却仍然为栅栏禁锢。

从笼中的狮子到围栏中的狮子,在某种程度上是人类现有智慧向广袤未知的妥协,也是人类方法论的伟大进步。特别是在计算机的辅助下,更显现出巨大的优势。我并不认为这种想法来源于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但是很明显这种“尝试-权衡-取舍”的模式于我们其实并不陌生。大部分人都有过在做选择题的时候代入选项而不是直接计算的经历,有些时候这的确是个捷径。在另一些时候,也可能是没有思路直接解题的解决办法。当我们知之甚少,试误几乎是必然的选择。

而本文中同样出现了漫无目的的,也许纯粹为欣赏而设计的失控。这些设计者与作者一样,对失控顶礼膜拜,如同狂热的宗教分子。而大多数被感染的读者,也都热情洋溢的加入了这场盛大的朝圣,以至于本书的豆瓣评分被刷到了9.1分,粗略拉了一下发现好多人都给全五星的好评。我想也许对失控本身,我们就怀着一种杂合了恐惧、敬畏、好奇的复杂情感,这种情感正是来自不可预期的未知。我们的基因里同时镌刻着不可抑制的冒险的冲动与自我保护的本能,而这种被围栏限制的野性,正对二者进行了巧妙的平衡,也许这就是失控魅力的根源。

而作为一本写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预测未来的书,《失控》没有成为笑谈也没有成为鸡肋,反而依然具有强大的版费号召力,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失控》中的很多预测已经成为现实,也有很多预测仍然遥遥无期。除了已经印证的预言的说服力,必然还需要其他原因来解释《失控》在中国几乎“失控”的大热。

看过方兴东写的关于《失控》的文章,他将《失控》在中国的大热主要归于我们薄弱的知识筋骨以及多年来的好书匮乏。顺便提一句,方兴东先生在文章中将作者KK批得几乎是体无完肤,基本实现了他将KK拉下神坛的目的。

然而我觉得缺少的不仅仅是知识与优质的资源,缺少的更是基本的学术素养,保持独立、严谨、批判的思考,坚持科学的方法与逻辑的能力。学术的素养不仅仅是科学研究者所必须的素质,更应该成为教育的目的和成果——多年后,走出象牙塔的我们早已忘记了什么是傅里叶变换,但深刻骨髓的学术训练,仍能让我们至少在形式上,发现这本书的不足。那些令人耳目一新的例证,非常漂亮的数据,真的没有必要再去确证一下吗?那些逻辑的链条,真的坚韧不断吗?

方兴东先生对KK的批判比较全面,涉及各个方面。其他对KK不多的几篇批判,几乎都集中在其行文的组织逻辑上。这本被塞满了无数华丽的词语、概念、定义、规律,看起来非常科学的书,其实完全是在打学术的街球。内容反反复复,证明不够严谨,前后关系不明,这本书的写作到的确像是失控的产物。而以KK推崇的众包形式进行的英译中,其结果更是可想而知。

另一个原因也许跟KK强大的语言感染力有关。但是华丽的辞藻和新颖的例证下面我们要看到逻辑的苍白无力。自媒体时代的来临,我们会越来越不缺少标新立异的观点,越来越不缺少煽动性的言辞,在匿名与群体的鼓励下,太容易脑洞大开,血脉喷张。但我们会越来越缺少一种学术素养,缺少一种看似呆板的严谨和一种看似挑剔的批判,去检验未知,去选择所信。无论多么接近真理的观点,被洗脑总是可悲的。

在实验报告越写越多文献越看越多的时候,我开始觉得KK行文的缺陷非常难以忍受,他如果去写实验报告,说不定是要重修的成绩。然而,他不是呢。

KK从没说这是一部严肃的学术著作,尽管它啰嗦到了比很多学术著作都厚的地步。至于中文译本莫名其妙出现的副标题“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则根本没有出现在英文原版中。作者本身不是技术人员出身,却得以旁观其绚烂瑰丽,黑箱带来的神秘感,未知领域的冲击力,以及更重要的,我们在面对这一切的时候的一种本能的好奇,震惊,迷恋,让作者笔下的技术少了一分坚硬与冰冷,多了一分梦幻与热情,正是这种导致了学术上不严谨的门外汉的身份,才得以传递给我们面对伟大科技时的微妙心境,一个普通人就会有的心境。而这心境与熟知一切的技术人员的心境相比,大概是不同的。如果纯粹是技术人员来写,这本书可能更加严谨,但未必仍然如此热情。这算是洗白吧。

虽然热情洋溢是江湖骗子常用的伎俩,但我仍然觉得这本书有些意思。作为一本非学术性的著作,于读者而言的其目的可能更在于启发而非教导。观点够新颖,语言够有感染力,甚至作者足够传奇。从那些声称从KK的书中获益良多的人的评论来看,这一目的的确是达到的。当学术越来越规范精致,脑洞未必不是一场放肆的灵感。如果只能兢兢业业在已有的牢固根基上添砖加瓦,要多无趣呢。

几经转折,最后如何看待这个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巨大脑洞?方兴东说这本书最有价值的就是失控这两个字,这也的确是700多页的汉字在反反复复强调的东西。除此以外,愿此书能启迪思考,但不要被奉为圣经。

相关:大三心理学在读。


以上就是关于《怎样解读凯文·凯利的《失控》?(《失控》凯文凯利读后感800字)》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39010.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
标签: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