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艺术沾边·814》细画无脸男(艺术源于生活,生活源于自然)

2023-05-27 02:07:13

 

虚极子按:如果我们在中国和西方美术之间把波斯艺术也考虑进来的话,就不难发现亚欧大陆上各民族的审美是一条连续渐变的光谱。

十六世纪末,奥斯曼土耳其的统治者穆拉德三世(Murad III)委托当时著名的书画家 卢特菲·阿卜杜拉 (Lütfi Abdullah)为六卷本的史诗 《锡耶尔内比》配上了814幅插图。遵照伊斯兰教教规,插图里的穆罕默德总是白纱遮面,这反映出伊斯兰教对偶像崇拜的禁忌。创造世界的真主是无相的,负责传达真主旨意的先知也应是无面目的——唯其无我,故能大公无私。差异性是客观存在、永远不会消失的,也是人们追求公正的出发点,而公正则是奠定大一统意识形态的必要基石。 体现公正的审美行为本身就具有意识形态的属性,也应被视为一种意识形态行为,其功能无非是要为无法解决的社会矛盾发明出想象性或形式上的解决方案。

▲ “穆罕默德——上帝的使者”

话说遭到贵族迫害的穆罕默德战略转移到麦地那以后,整合了犹太教、基督教以及阿拉伯原始信仰,创制出一整套严格的伊斯兰教规,并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武装组织。公元630年后,他率领大军攻下麦加城,以征服者的身份荣归故里,迫使麦加古莱什贵族签订城下之盟。

▲ [奥斯曼土耳其] 史诗《锡耶尔内比》插画《四大天使护佑穆罕穆德和他的部下前往麦加》,约1595年,细密画

▲ 麦地那的犹太部落巴努纳迪尔向马背上的穆罕默德纳土归降,1314-1315年,纸本水墨描金水彩细密画

英国伦敦 哈里利伊斯兰艺术收藏馆藏

克尔白天房内的怪力乱神被清除一空,从此天房化身为清真寺,接受四面八方穆斯林的朝觐。

▲ [奥斯曼土耳其] 史诗《锡耶尔内比》插画《穆罕穆德从天房里驱走恶龙》,约1595年,细密画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托普卡帕宫藏

自此,各部落相继皈依伊斯兰教,穆罕默德只花了十年时间就统一了整个阿拉伯半岛。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 [奥斯曼土耳其] 史诗《锡耶尔内比》插画《穆罕穆德调遣骑兵阵投入战斗》,约1595年,细密画

公元632年,先知穆罕默德去世了,没有留下男性后代,其血脉只能从第四个女儿法蒂玛一脉继承。随着穆罕默德的陨落, “哈里发”(意为继任者)的统治继之而起。开启了伊斯兰教对外传播的四大哈里发时期(632-661年)。

▲ [奥斯曼土耳其] 史诗《锡耶尔内比》插画《穆罕穆德逝世》,约1595年,细密画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托普卡帕宫藏

伊斯兰绘画主要分为两类:一是 马赛克镶嵌画及壁画,多用于室内装潢;二是用于书籍插图的 细密画。穆斯林尊书重文,尤其偏爱手抄本,往往用优美的书法和插图对书籍进行装饰。但由于教规禁止偶像崇拜,所以我们在《古兰经》里是看不到插图的,只有在供贵族消遣的手抄本里才会出现运笔精致、设色艳丽的人物插画。

▲ [奥斯曼土耳其] 史诗《锡耶尔内比》插画

约1595年,细密画

细密画的源头在未被伊斯兰化的波斯,具体可追溯到公元3-7世纪的萨珊王朝。那时的波斯画师极善于用自然主义手法描摹动物形象,又喜欢用变形手法进行抽象图案的装饰。波斯细密画兼容并蓄,对东西方的绘画技巧都有所借鉴, 如果我们在中国和西方美术之间把波斯艺术也考虑进来的话,就不难发现亚欧大陆上各民族的审美是一条连续渐变的光谱。

▲ [奥斯曼土耳其] 史诗《锡耶尔内比》插画

约1595年,细密画

波斯细密画在13-17世纪登峰造极,并将影响力向西辐射到版图广大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完成于16世纪末的《锡耶尔内比》插图就是这一时期受波斯影响的作品,这些袖珍小像配合着史诗文字将先知穆罕默德的生平图文并茂地呈现在今人面前。我们在其中既能看到阿拉伯几何纹饰,又能辨识出中国山水画的技巧,还有佛教艺术中常见的焰形背光。 能把各种文化元素搜罗进细密画的画师,笔法是至为精细的,胸怀却是无比博大的。

下期预告:穆斯林的征服

上海馆新展超好玩~

点击阅读原文,惠购全家福套票及88元成人票。


以上就是关于《《与艺术沾边·814》细画无脸男(艺术源于生活,生活源于自然)》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39471.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
标签:
声明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