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阳江市-广东阳江城市

2023-05-27 13:45:58

 

阳江,广东省辖地级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紧邻珠三角,扼粤西要冲。东邻江门,西连茂名,南临南海,北接云浮。辖江城区、阳东区、阳西县、代管阳春市,设海陵岛经济开发试验区和阳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面积7955.9平方千米。

阳江市境内沈海高速公路、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汕湛高速公路、中山-阳春高速公路、325国道、三茂铁路、阳阳铁路、深湛铁路贯穿全境。阳江人才较多,近代有“岭南八子”之一的南国诗人、书法家阮退之,现代有国画大师关山月,新四军军歌作曲者何士德,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庆存,画家黄安仁、苏天赐、陈醉,语言学家黄伯荣等文化名人。

阳江历史悠久,文化传统独特。这里曾是汉代、两晋、南北朝古高凉郡治和隋时冼夫人幕府治所,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站和补给站。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阳江山海兼优,风光秀丽,交通便捷。阳江拥有中国十大最美海岛、首批国家级海洋公园海陵岛,拥有国家地质公园凌霄岩为代表的阳春山水,拥有800多年的宋代古沉船“南海一号”。

2019年,阳江市常住人口257.09万人,户籍人口301.31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92.18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7.05亿元,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446.07亿元,增长14.1%;第三产业增加值599.07亿元,增长4.2%。三次产业的比例为19.1:34.5:46.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0412元,增长7.6%。

据阳春独石仔洞穴遗址(旧石器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古人类洞穴遗址)考古发现,距今万年以前,两阳地区已有人类生息繁衍。先秦时期为禹贡扬州之外,两阳地区为百越聚居之地,未归属中原政权。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百越后设南海郡,两阳地区为南海郡地。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合浦郡高凉县,两阳地区为高凉县地。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吴国析合浦郡置高凉郡,高凉郡管安宁县、思平县,高凉郡治、安宁县治皆在原阳江县地,为原阳江县地建县、建郡之始。

三国时期吴赤乌元年(公元238年),置莫阳县,属高兴郡,为原阳春县地建县之始。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梁普通四年(公元523年)设阳春郡并置阳春县,为阳春县得名之始。梁大通元年(公元527年)设高州,下辖高凉郡、杜陵郡、宋康郡等郡,改安宁县为高凉县。高州州治、高凉郡治、高凉县治皆在今江城,高州管辖今阳江市、恩平市及茂名市的大部分地方。

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在现阳江地新设阳江县,为阳江县得名之始。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春州,州治在今阳春城区,领阳春、流南两县,为阳春有春州之名之始。太宗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废高州都督府,置恩州,州治在阳江,属广州都督府管辖。

宋仁宗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因河北贝州改为恩州,原恩州则改称南恩州,州治乃在阳江。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废春州,铜陵县并入阳春县,阳春县属南恩州。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置南恩路总管府,公元1282年降为散州,州治、府治皆在阳江。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撤除恩州,阳江县、阳春县归肇庆府管辖。

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改阳江县为阳江直隶州,领阳春县、开平县、恩平县。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阳江直隶州改为直隶厅,阳春县、开平县、恩平县归肇庆府管。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阳江直隶厅改为直隶州,领阳春县、恩平县。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撤除州府,复设阳江县、阳春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阳江、阳春属江门粤中专区。1953年改属粤西行署。1956年改属湛江专区。1958年冬,合阳江县、阳春县为两阳县。1961年复分为阳江县、阳春县。1983年9月阳江县、阳春为江门市属县。

1988年1月7日,国务院批准原阳江、阳春两县从江门市分出,新建为阳江市,属地级市建制。 [5]

2014年10月20日,撤销阳东县,设立阳江市阳东区。

阳江地区的方言,主要有阳江话和阳春话两种,都属粤语高阳片中的一部分。阳江话以阳江市区的阳江话为代表 ,据老一辈的人说,阳江话又以阳江城三铺街的话最为正宗。阳春话以阳春市区春城话为代表。在阳春话中,又分为以春城话为代表的春中话,以双滘话为代表的春西话,以岗美话为代表的春南话,以春湾话为代表的春北话。以上这些都属粤语。

粤语以外,在阳江地区还有属闽南语的海话,属客家话的涯话。还有属苗瑶语族瑶语支中一种叫“勉语”的瑶语次方言。阳江海话以阳西县儒洞镇的海话为代表。涯话又分为阳西县塘口话为代表的阳江涯话和以阳春市三甲话为代表的阳春涯话。阳春瑶语(勉语)又分为阳春市永宁镇横垌(原名黄鳝垌)赵姓瑶民讲的过山瑶语和以阳春市永宁镇铁垌麦姓瑶民讲的排瑶语两种。

阳江之名来源于“漠阳江”,而漠阳江起名又源于“莫阳”,阳江最早叫“莫阳”,阳江古时候属于古越,居住的多是越人。古越语中,“牛”为“莫”,(阳江如今称“牛”还叫“牛么”);“羊”越语为“阳”,和太阳的“阳”。“莫阳”就是牛羊的意思,这说明古代的阳江曾是牛羊聚居的地方,或者是牛羊集市。江边现有一村,叫牛场村。这条江在莫阳,故此叫漠阳江。中国古代地理立位,山北水南曰阴,山南水北曰阳,阳江在江之北,所以叫阳江。古代“青”、“春”谓之东,阳春在江东边,所以名叫阳春。


以上就是关于《中国城市:阳江市-广东阳江城市》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39700.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
标签: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