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宏杰【汉水悠悠】忙假(官鸿资料)
原标题:官宏杰【汉水悠悠】忙假
忙 假
作者 官宏杰
关中平原搭镰收麦的日子在阳历的6月上旬。关中历来是陕西小麦主产区,小麦在粮食结构中占主导地位。在以粮为纲的六、七十年代,夏粮收成好,全年的口粮就有保障了,因此,农民对一年一季的小麦极其重视,麦收前早早做好准备:整理打麦场、添置农机具、把牲口喂肥喂壮;夏收开始后更是全家男女老幼齐上阵,割麦打碾装运不松套,因为收割完小麦还要抢时间种秋粮,因此这是一年中最忙碌的季节,那时也没有机械,全靠人力和牲口,一个夏收下来所有人都像脱了一层皮似的体力消耗到了极限。那时学校为了支援夏收,专门放半个月的假期,我们叫做忙假,学生由分到各村的老师组织,力所能及地帮助大人。我们活跃在田间、地头、打麦场,用一双双小手辛勤劳动的同时,也渡过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快乐的忙假。
学生参加夏收分高低年级,一至三年级为低年级,四至六年级为高年级。低年级同学主要是站岗、拣拾麦穗、送水送饭。防火岗设置在麦场的路口,所有进入打麦场的人员,不能带火柴、打火机等火源进入麦场。岗哨两人一组,仔细检查,不能漏掉一个人。因为刚割下来的麦子装运到麦场要先垒码成麦垛,然后抢好天气晾晒、碾打。当时还是集体种植,一个队有几百亩麦田,全部收割完堆放在麦场,麦垛就像一座座小山,看上去十分壮观。因此麦场是严禁烟火的,白天学生站岗,晚上还有大人值守。收麦是整个夏收中最重要的环节。麦子黄了以后,要请村里经验丰富又有威信的人到地头去看,确定最佳的开镰时间,因为收早了因麦粒不饱满而减收,收晚了麦子熟透而麦粒脱落也会造成减产。割麦是和老天抢时间,成熟的麦子必须在一、二天内收完,否则遇到下雨麦子就容易出芽,我们叫做“芽麦,”麦子发了芽,就谈不上收成了。为了快速抢收,村里每年都会请“麦客”帮忙,“麦客”都是甘肃人,那里收麦比我们要晚一个月,农民利用这个时差出来干活补贴家用。收割后的麦地掉了许多麦穗,年老的人和小学生在地里拣拾麦穗,叫“颗粒归仓。”为了抢时间,割麦的人中午在地头吃饭,送水送饭的任务就由低年级学生承担,两人一组用木棍抬着盛水的瓦罐和装馍的竹筐,戴着草帽顶着烈日穿梭在麦田中。大一点的高年级学生可以帮大人干许多活:捆麦、装运、码垛,依然像一个壮劳力。
我们在辛苦劳作的时候,也不会忘了玩耍的天性:捉迷藏、逮蝈蝈、灌黄鼠。麦场上垒码的像小山一样的麦垛是我们最爱玩耍的地方,高大的麦垛和麦垛之间形成了一条条弯曲的空隙,这些空隙由于高大的麦垛遮住了阳光而显得神秘和恐怖。我们就在这个幽深的小道里玩捉迷藏,玩着玩着就有人在里面睡着了,经常有大人晚上在麦垛里找孩子。麦熟的季节也是蝈蝈开始叫的时候,我们管它叫蚂蚱,它全身通绿,头上有两根很长的触须,肚皮鼓圆,翅膀有两片薄翼,正中午最热的时候它们落在金黄的麦穗上像发疯似的振动着翅膀欢叫,叫声此起彼伏,悦耳动听,我们就跑去抓,绿色的蝈蝈在金黄的麦穗上非常醒目,所以很容易抓住。我们用麦杆给蝈蝈编一个笼子,把它放在里面,挂在家里院子的枣树上,白天晚上都在叫,蝈蝈的叫声很好听,叫声又长,声音响亮却很柔和,一点也不刺耳,像悠扬的笛声一样。蝈蝈能叫很长的时间,记着好像秋凉后才不再叫了。黄鼠就是田鼠,比老鼠稍大一些,毛发呈黄色,所以又叫黄鼠。麦地里黄鼠很多,麦熟后它们忙着往洞里藏粮食。麦子收过,洞口露出来了,我们一人守住洞口,一人提水往洞里灌水,一会儿黄鼠的头就露出来了,这时用手快速地伸进洞口夹住黄鼠的头就把它提出来了。黄鼠很好玩,用绳子拴住逗它撕咬东西,听它发出“吱吱”的叫声。但黄鼠养不活,它不吃东西,几天就死了。
忙假期间我们还在老师的组织下在麦场给社员表演节目,晚饭过后,夕阳西下,月亮升起来了,麦场上的大灯像太阳一样明亮,劳作了一天的社员围坐在一起,又说又笑,这时从麦垛旁飘来悠扬的歌声: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歌声伴随着清凉的晚风吹拂在人们的身上,一天的劳作带来的疲惫随着歌声消散了。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官宏杰,公务员,已退休八年,喜欢阅读写作。
《赤土岭文协》微信平台编辑委员会
总顾问:王蓬
顾问:(以姓氏笔画为序) 马俊惠 马强 王汉喜 李汉荣 李青石 李虎山 沙建国 姚骏骊 梁中效 黄建中 庞 桥 芦雅萍 杨西藏 赵万宏 魏来安
艺术顾问:武妙华 龙怡珍 陈超 黄国梁 黎 智 史延年 李大庆 何宝安
总编:熊建华
副主编:伍宏贤 王 东
执行主编:胡彦琛
编委: 罗枫 张胜利 马艳 孙芬玲 屈树东 孙斌 毛鹏举 王会林 苏值 李艳 杨杨 胡丽岚 罗茹
本期审核:田也 责编:天辉 序号:2924
赤土岭文化交流协会官方微信公众号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就是关于《官宏杰【汉水悠悠】忙假(官鸿资料)》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39717.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