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动物能吃?这个《目录》给出了答案-哪个动物能吃老鹰
究竟什么动物能吃,什么不能吃?
2020年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要求全面禁食陆生野生动物。
此后,包括《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在内的一系列法律法规进入紧张的修订模式,狗、梅花鹿、绿头鸭、竹鼠、蛇等动物都是热议的对象。
2020年5月29日,事关老百姓的肉食“菜谱”的《目录》修订终于尘埃落定,对外公布。
2020年4月30日,村民在贵州省榕江县计划乡加两村一养殖场喂养生猪。 (新华社/图)
收录原则:哺乳纲和鸟纲
《目录》首次明确了33种家养畜禽:
——传统畜禽17种,分别为猪、普通牛、瘤牛、水牛、牦牛、大额牛、绵羊、山羊、马、驴、骆驼、兔、鸡、鸭、鹅、鸽、鹌鹑;
——特种畜禽16种,分别为梅花鹿、马鹿、驯鹿、羊驼、火鸡、珍珠鸡、雉鸡、鹧鸪、番鸭、绿头鸭、鸵鸟、鸸鹋、水貂(非食用)、银狐(非食用)、北极狐(非食用)、貉(非食用)。
《目录》属于畜禽养殖的正面清单,列入《目录》的,按照畜牧法管理。
5月29日当天,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就《目录》答记者问,解释了遴选标准。畜和禽,顾名思义,必须是哺乳纲和鸟纲范围。自然界的哺乳纲动物多达5400多种、鸟纲动物9800多种,绝大部分是野生动物,这些家养动物,还需要经过长期人工饲养,有稳定的人工选择经济性状。从安全角度,优先保障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生态安全;此外,尊重民族习惯,兼顾传统文化,并参照国际通行做法。
4月8日,《目录》就发表了征求意见稿,最终版与之相比,将传统畜禽中的火鸡转移到特种畜禽,并在特种畜禽中增加了番鸭和鸸鹋;将蓝狐的名称改为北极狐。蓝狐是北极狐的一个变种,在动物养殖界基本相当于北极狐。
《目录》前后版本有变化的3个物种火鸡、番鸭、鸸鹋都是外来引入物种,与本土野生动物的保护关联不大。此前争议较大的是几种本土物种:梅花鹿、马鹿分别是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驯鹿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绿头鸭是国家“三有动物”,且在中国的盗猎情况仍很严重。
“梅花鹿、马鹿、驯鹿等是我国自有的区域特色种类,养殖历史悠久,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产业体系。”该负责人表示。
如何判定一种野生动物已经被驯化为家畜家禽?前述答记者问中,农业部负责人回应,需要在四个方面发生本质变化:一是克服野性,适合群养饲养;二是克服季节性发情的习性,可常年繁殖;三是遗传性能稳定,有一定的种群规模,能够不依赖于野生种群而独立繁衍;四是有成熟的品种,生产性能、经济性能显著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品种成熟”“养殖历史悠久”等入选《目录》的标准,仍属定性标准而非定量标准,譬如一只野生和家养的梅花鹿同时进入市场,不仅消费者,连森林公安也很难辨别。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刑事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周用武此前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目前还欠缺法规对“野生”、“养殖”做出明晰界定。“需要有法规界定与野生动物在遗传上相隔多少代,可以算作是养殖的野生动物,比如在野外捡到一个鸟蛋,人工孵化了,算不算野生动物?吃了违法吗?”他表示,只有法规先界定清楚,才能以法规为标准开展区分野生与养殖的技术研究。
狗肉能不能吃?
“狗肉能不能吃”?外界亦注意到狗不在公布的《目录》中,猜测狗肉从此不能食用。对此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解释,征求意见期间,大多数赞成狗不列入《目录》。而参照国际做法,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的家畜家禽中没有狗,国际上普遍不按畜禽管理,如韩国畜产法所列畜禽也不包括狗。
不过,农业农村部的解读强调,狗虽没有列入《目录》,但也不属于野生动物,并不意味着不能养。
《目录》并不能解决狗肉能否食用的问题。该负责人表示,随着时代进步,人们的文明理念和饮食习惯在不断变化,一些关于狗的传统习俗也会发生改变。“今后各地可结合本地实际,在听取各方意见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实现规范管理。”
地方上,最引人瞩目的是深圳已经立法禁止食用猫狗肉,并已经于5月1日起施行;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陈玮提出了关于制定《伴侣动物保护和管理法》的议案,要求“禁食猫狗肉”。在国内的社交媒体,如微博、知乎上,反对禁食狗肉的呼声也很强烈。
竹鼠、蛇不在目录
答记者问中提到,在《目录》征求意见过程中,部分地方和养殖户建议将一些在养野生动物列入《目录》。“由于这些在养野生动物,有的人工饲养时间不长,有的种源需要从野外采集,与野生种群难以区别,有的公共卫生风险不清,有的不属于哺乳纲、鸟纲范围,均不具备家畜家禽的标准和条件,不宜列入《目录》,继续依据野生动物保护法及相关法规管理。”
被排除出《目录》的常见养殖种类有竹鼠、果子狸、豪猪、孔雀和蛇类等。其中蛇类不属于哺乳类或鸟类,野生竹鼠此前则被点名。但在中国,这些物种养殖规模庞大。贵州省野生动植物管理站站长冉景丞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仅贵州省就已有600—700家竹鼠养殖户,蛇则是南方数个省份的传统食物。
由于两栖动物蛙类存在交叉管理问题,农业农村部与国家林草局又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蛙类保护管理的通知》,单独作出规定。
养殖这些动物的养殖户,即将面临退出、转行,随之而来的是目前在养的野生动物如何善后处理的问题。
5月29日,国家林草局发布了“关于组织实施《妥善处置在养野生动物技术指南》的函”,明确指出,慎用无害化处置措施,“坚决反对一律灭杀等粗暴、简单做法”。该文件称,对健康的养殖动物个体,要尽可能放归自然或调配用于科研、药用、展示等非食用性用途。对暂时不具备放归自然条件或难以短期内进行跨区域调配的,应先行移交收容或委托代养,待条件成熟后再实施放归自然或调配。对确不属于上述情形且存在疫病风险的伤病个体等,经确认后方可实施无害化处理,尽可能减少野生动物种群损失。
5月15日,湖南省在全国率先发布对人工繁育陆生野生动物的退出补偿方案和动物处置方案,明确了动物处置方式、补偿范围、补偿标准和金额,被许多面临退养的特种养殖户当作“风向标”看待。
根据湖南省的方案,在养的野生动物优先放归自然和转归他用,对无法采取前两种方式处置的野生动物,由县级林业会同农业农村、生态环境部门做好无害化处理。无害化处理可以采取深埋法、焚烧法等方式处置,可委托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进行处置,最大程度减少风险隐患。
湖南方案亦给出第一批14种养殖野生动物的退出补偿指导标准,其中竹鼠补偿标准为75元/公斤,王锦蛇、眼镜蛇、水律蛇都为120元/公斤,豪猪每头630元,果子狸每只600元。补偿资金由省、市州、县市区三级财政按照3∶3∶4的比例承担。
农业农村部表示,《目录》不是一成不变,会根据发展实际,经过科学认真评估论证后,依照法定程序对《目录》进行调整。
南方周末记者 杨凯奇
以上就是关于《什么动物能吃?这个《目录》给出了答案-哪个动物能吃老鹰》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39945.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