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图微课堂丨节气里的植物——春在枝头,椿在记忆,椿在舌尖-春在枝头不见春是什么诗

2023-05-31 02:54:44

 

《咏香椿》

(清)康有为

山珍梗肥身无花,

叶娇枝嫩多杈芽。

长春不老汉王愿,

食之竟月香齿颊。

清明,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在每年的公历4月4日—6日之间。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二十四节气中,清明最特别,因为它既是节气又是节日。

清明气清景明,一切都清爽通透。春风如沐,桃花十里。

人们忙着扫墓追思,放歌踏青,追寻春天的脚步。

正月寒,二月温,正好时候三月春。

值此时节,眼睛和心灵都饱尝了春色的香浓馥郁,又怎能耐得口舌味蕾的寡淡荒芜?

于是,对“春鲜”——野菜的向往便成了人们打开春天的重要方式。

“三月八,吃椿芽”,香椿被很多人认为是除了荠菜以外,最有春天味道的“树上野菜”,那种特别的滋味一定会让你感觉到一个特别的春天。

椿=木+春,树木逢春萌发,木和春二字都有新生之意,“椿”字是生机和活力的符号。

香椿树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被称作“长寿树”和“父亲树”。

香椿树在乡间地头、门前庭院随处可见,它朴实无华,从不和桃李杏梨争芳斗艳,却默默地给人们带来缕缕清香、丝丝亲情和淡淡乡愁。

人们经常与香椿相提并论的一定是“臭椿”,它们虽然外貌酷似,但其实有大不同。

古人称臭椿为樗(chū),认为臭椿“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材质疏散,不堪使用”,再加上奇异难闻的气味,似乎显得一无是处。

事实真的如此吗?

今天来到植物课堂的主人公有两位——香椿和臭椿,这两种树有的挺立在我们身边,有的印刻在记忆中,有的留香在舌尖上,你了解过它们吗?

植物名片

姓名:香椿(别名:香椿铃、香铃子等)

科属:楝科香椿属落叶乔木

花期:6月

果期:10-11月

分布:原产中国中部,现辽宁南部、华北至东南和西南各地均有分布

清明

时节

姓名:臭椿(别名:樗、皮黑樗等)

科属:苦木科臭椿属落叶乔木

花期:4-5月

果期:8-10月

分布:中国除黑龙江、吉林、新疆、青海、宁夏、甘肃和海南外,其它各地均有分布

( 图文综合 张咏新等著《园林树木识别与应用(北方地区)》)

植物笔记

观察和绘画是认识植物最好的方式。点亮回归自然的内心,睁大善于发现的眼睛,记录身边的一花一草一木,让纸笔恣意挥洒凝驻时光的魔力吧。

图1:选取身边的植物,观察它的特点,感受它的质地,记录它的环境。用铅笔、勾线笔画出记录对象的轮廓。

图2:用彩铅、水粉等工具为画面涂色。把自然观察后的所见所感以图绘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植物漫话

01

传承千年的椿树

香椿树是不折不扣的本土植物。

据说对香椿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

在《夏书》里称其“(chūn)”,在《左传》中称其“(chūn)”,在《山海经》中写有“成候之山,其上多櫄木”,又有了新名字“(chūn)”。

如此多样化的名称,足以证明椿树自古以来有多么深入人心。

早在汉朝,民间食椿的习俗就已遍布大江南北。

宋代苏颂的《本草图经》有“椿木实,而叶香,可啖”的记载。

明代农学家徐光启撰写的《农政全书》中,把香椿作为救济植物载入《农政全书》。

02

香椿是“长寿树”“父亲树”

椿树是长寿树种,《庄子·逍遥游》言:“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以八千岁为秋。”

因此,古人常用带“椿”的词语来形容福寿绵延。

在古诗词中,“椿寿、椿龄、椿年”等词语,经常被用来祝福男性长辈健康长寿。

“椿庭”喻指父亲,“椿庭之恩”用来表达父亲的养育和教诲之恩,“萱堂”喻指母亲。清代程允升在《幼学琼林》中说:“父母俱存,谓之椿萱并茂。”

03

臭椿知多少

臭椿属于苦木科臭椿属树种,香椿属于楝科香椿属,二者是没有亲缘关系的。

臭椿原产于东亚北部与中部,外形酷似香椿,叶子上有散发强烈臭味的腺体,因而名之为臭椿。

早在《诗经·小雅》中,出现的“我行其野,蔽芾其樗”中的“樗”,就是臭椿。

在我国古籍中,“椿”常与“(chū)”并提。

由于树形散乱,材质疏松,不堪使用,臭椿在古代被看作是一种“恶木”,只配用来烧柴,或制作木砖隔绝潮湿。

也正因如此,当其他树木被砍伐后,臭椿却可悠然而存。

其实,臭椿生长快,病虫害少,树姿雄伟,在现代是优良的庭荫树和行道树,并非古人说的一无是处。

这种在古代被定位为“废物”的臭椿树,常被唐宋文人用来自谦。

如唐代白居易在《林下樗》一诗中云:“知我无材老樗否,一枝不损尽天年,”表达出平庸无争未必是坏事的人生态度。

(左图:臭椿的花,右图:臭椿的果实)

04

香椿、臭椿识别要点

椿树与臭椿两者外形极为相似,容易发生混淆。掌握这几点,区分无难度:

一看果实,臭椿为带翅膀的翅果,香椿为5瓣开裂的蒴果,成熟时果瓣开裂。

二看树叶,臭椿是奇数羽状复叶,偶尔会出现偶数,小叶近基部两侧各有1-2个粗锯齿;香椿是偶数羽状复叶,偶尔也会出现奇数,小叶基部不对称,全缘或有疏离的锯齿。

三看树皮,臭椿树皮不裂,较平滑;香椿树皮粗糙,有条裂,片状脱落。

四看花,臭椿为圆锥花序,花白绿色;香椿为复聚伞花序,花白色。

五闻气味,香椿含有挥发性芳香族有机物,是一种沁人心脾的浓香;臭椿是一种像臭虫和青草混合的臭味,比较怪异难闻。

综上,这两种树木还是挺好区分的吧!

(上面三图:臭椿, 下面三图:香椿)

05

香椿是名副其实的良木

香椿树,是有重要价值的树木,人们对其有浓浓的情怀。它有食用、材用、药用、油用等很多功能价值。

香椿嫩芽及幼叶风味独特,诱人食欲,富含钙、磷、钾、钠等元素及人体必需氨基酸,蛋白质含量较其他蔬菜高,抗氧化能力强。

食用谷雨前的椿芽最为鲜嫩。

早在汉代,食用香椿就已经广为普及。 到唐代,香椿曾与荔枝一起作为南北两大贡品进献长安。 民间流传着“常食椿巅(椿芽),百病不沾”的说法。

在《唐本草》、《本草纲目》、《陆川本草》等医药著作中,都有对其药用价值的记载。

香椿树木材内芯为红色,纹理美观,材质坚实细致,散发自然芳香,自古视为良才,可供建筑、造船及制作家具之用。

在古代没有冰箱的年代,使用香椿木制成菜盒,放入食物后还能起到保鲜的功效。

(图文综合《 中国绿色时报 》 ( 2019年8月5日 ) 、 张咏新等著《园林树木识别与应用(北方地区)》 、潘富俊著《字里行间 草木皆兵:成语典故植物图鉴 》、韩静华著 《 北京花开:写给大家看的植物书 》 , 网络 ,图片部分来源千库网 )

植物书籍

书名: 《食色里的传统:彩图修订版》

作者:郗文倩 著

索书号:K203/623

馆藏地:社会科学文献借阅区

书名:《美味野菜食谱》

作者:郭文场 张九莲

索书号:TS972.123/920

馆藏地:自然科学文献借阅区

书名:《树木野外实习图鉴》

作者:何理 陈世品 主编

索书号:S718.4/36

馆藏地:自然科学文献借阅区

书名:《种种有情种种可爱》

收录散文《香椿》

作者:张晓风著

索书号:I267/890-2

馆藏地:文学文献借阅区

书名:《有意思的生活》

收录散文《故乡的野菜》

作者:周作人著

索书号:I266/1369-19

馆藏地:文学文献借阅区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唐山市图书馆公众号

(微信:TangshanLibrary)


以上就是关于《唐图微课堂丨节气里的植物——春在枝头,椿在记忆,椿在舌尖-春在枝头不见春是什么诗》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41355.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
标签:
声明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