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南怀瑾:《金刚经》的重点在于这三个字,悟透功德无量!(金刚经,南怀瑾,主讲第一品)

2023-05-31 21:23:14

 

原标题:南怀瑾:《金刚经》的重点在于这三个字,悟透功德无量!

《金刚经》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大乘经典,全文字数不多,只有5000多字,里面却蕴含着深刻的佛理。著名的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就是因为听闻《金刚经》的一句话而开悟。那么整部《金刚经》究竟讲述了什么,重点又在哪里呢?国学大师南怀瑾为我们开示,其实重点就是三个字而已,大家要特别注意。

这三个字就是“善护念”。最开始提到的就是须菩提长者向佛提问时所说的“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善护念的意思就是好好照顾自己的心念,自己任何一个起心动念,自己都要能感知到。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也就是时时刻刻都要观照、反省自己的一言一行,这还不够,因为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由自己的心念来决定的,自己心里怎么想,表现出来就是怎么说和怎么做了,所以根本在于控制自己的心念,“觉知前念起恶,止其后念不起”,念念观照自己,这就是最好的修行了。

所以修行就需要完全保持纯正的思想,一丝一毫的恶念,邪念都不能有。在《地藏经》中说道:“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其实,我们凡夫任何的一个心念都是在造“业”,只不过我们完全没有觉知到而已。而站在更高层次上来说,就是一念不生。本来就没有“我”,没有“心”,拿来的“念”呢?正如慧能大师所作的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真正悟道的人才能达到的境界。看一切众生平等,本无分别,这就是无我,无心的状态。

我们凡夫无论说话做事,都是带有很强的目的性的。不是想发财,就是想求名。想要赢得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赞美,很多人活了一辈子,都是在跟人比较,虚荣,攀比,活在了别人的嘴里,实在是非常可悲。就拿修行来说,很多人修行的目的是为了求得神通,获得一般人都不具备的“超自然”能力,从此而“高人一等”,可以在人前显摆,得到别人的吹捧了。还有很多人烧香拜佛,是为了求平安,求事业,求健康,求升官发财,想要佛菩萨加持自己,获得更多的福报,等等。其实,这都是妄念,妄想。这不是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应该具备的正确态度。

《六祖坛经》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求人不如求己,自己做好了自己该做的一切,结果便是随缘就好,何必强求呢?如果不是从心出发,端正自己的心念,端正自己的一言一行,而反求外在,又如何能如愿以偿呢?孟子有言:“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一切都要从自己身上去找原因,而最根本的还是自己的“心境”。所以,南怀瑾大师告诫我们,不管是儒释道三家,一切圣贤之学,还是其他一切的宗教,乃至于人类的一切修养,最核心的也就是这三个字“善护念”。只要照顾好了自己的心念,那么一切问题都可以得到最根本的解决。

佛法其实就是心法。《金刚经》中告诉我们“因无所住而生其心”,达到了这个境界和层次,人人都可以悟道成佛。只不过每个人的业力,因缘,福德有所差别,自己心灵上的污垢有厚薄之分,就算是得到了佛法的真谛,身边有大善知识的指引,由于每个人的努力精进程度也不一样,结果自然就千差万别了。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就是关于《原创 南怀瑾:《金刚经》的重点在于这三个字,悟透功德无量!(金刚经,南怀瑾,主讲第一品)》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41714.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
标签: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