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挑山工》课堂笔记,课后习题(附答案)(25挑山工课文笔记图片)

2023-06-01 00:20:27

 

泰山是“五岳之首”,从山底直至极顶处,一条道儿,全是高高的石头台阶,简直就是一架直上直下约万丈的天梯。挑山工们肩挑着百十斤的重物,从山下直挑到烟云缭绕,鸟儿都难以飞上去的山顶,其工作非常艰辛。

作者在登泰山时,看到挑山工努力工作的情景,内心是怎样的感受?一起走进课文看看吧!

作者:冯骥才,生于1942年,天津人,作家、画家。其作品视角新颖,采用多变的艺术手法,进行细致深入的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百味。代表作有小说《铺花的歧路》《雪夜来客》,散文集《珍珠鸟》等。

“挑山工”又称为“担山工”“担泰山”,在泰山是一个古老的职业。泰山海拔高,有6000多级石级,山顶上的日常用品、建设材料都是靠人挑上去的。挑山工们在崎岖的山路上肩负重荷,艰难前行,书写了勇攀高峰、敢于担当的挑山工精神。

挑山工走的路线是折尺形的——先从台阶的,左侧起步,斜行向上,登上七八级,到了台阶右侧,就转过身子,反方向斜行,到了左侧再转回来。每转一次身,扁担换一次肩。

第③段写了“我们”和挑山工三次相遇。第一次是山下,挑山工挑货物上山;第二次是回马岭,挑山工在草地上抽烟;第三次是半山的五松亭,挑山工在整理挑子。这几次相遇都是在开始时“我们很快就超过了他”,但后来发现他走在了前面,率先到达“我们”相遇的地方。

挑山工的朴实的话语一方面回答了他们走到游人前面的原因:走得快的游人走走停停,走得慢的挑山工一个劲儿往前走,于是“慢”中有“快”,“快”中有“慢”,走长了,挑山工就跑到游人前面去了。另一方面又蕴含这深刻的道理:只要目标专一,一心向前,步步踩实,一个劲儿往前走,走长了就能跑到前头去。

第⑥段中,“我”心悦诚服地点头并认为挑山工的话中包含哲理,是因为挑山工的解释是有道理的,“我”从内心表示赞同和佩服,所以“心悦诚服地点着头”。挑山工说明的道理不仅适用于登山,也适用于做其他事,所以说是“意味深长的哲理”。

第⑦段“因为我需要它”中的“它”从字面上理解是指“这幅画”,实际上指画中挑山工身上那种不怕吃苦、脚踏实地、勇往直前的精神。

因为它不仅仅是一幅画,更是一种精神——朝着明确的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脚踏实地地前进。这种精神时时激励着作者。

习题答案:

一、C

二、⒈胳 歌 搁 ⒉膝 吸 夕 ⒊幅 福 符

三、⒈红彤彤 粉嘟嘟 ⒉一片一片 一朵一朵

四、光溜溜 沉甸甸 壮丽 轻快 喧闹 鲜红 陡直 奇特 黑黝黝

五、⒈饱览 ⒉干干净净 ⒊心悦诚服 ⒋意味深长

六、⒈冯骥才 ⒉三次 。(见内文)

⒊略⒋略

人生是一场登攀,有了明确的目标,然后坚定不移地向着目标前进,同时抓紧时间努力登攀,才能赢得最终的胜利。

举报/反馈


以上就是关于《四年级下《挑山工》课堂笔记,课后习题(附答案)(25挑山工课文笔记图片)》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41769.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
标签: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