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台州-台州2019
台州(tāi zhōu),浙江省省辖地级市,地理位于浙江省中部沿海,东濒东海,北靠绍兴市、宁波市,南邻温州市,西与金华市和丽水市毗邻。宁波和台州同属宁波都市圈,宁波是龙头,台州是重要组成部分。台州是国家级小微金融改革试点城市,是全国唯一拥有3家城商行的地级市。
台州历史悠久,5000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境域地势由西向东倾斜,南面以雁荡山为屏,有括苍山、大雷山和天台山等主要山峰,其中括苍山主峰米筛浪高达1382.4米,是浙东最高峰。台州人属江浙民系,使用吴语。台州境辖3个市辖区、3个县级市、3个县和2个新区(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台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当我们打开台州的城市地图,观看台州的城市发展,理解台州的城市规划时,我们往往都会有一个疑惑:这个城市现在有各种发展可能:
(1)它可以跨江发展,像杭州、宁波一样真正形成一江两岸局面;
(2)可以打破地理空间障碍,围绕着中央山,实现主城三区大一统;
(3)也可以面向大海,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向东发展,产城结合。

在这张规划时间至2020年的规划图里,我们看到了太多的可能。
在3月15日浙江说房发布的文章《2020年,台州城市规划将正式“过期”,台州城市未来如何发展?》中对城市发展的几个方向进行过一个初步的探讨,也对到底是一江两岸还是三区融合抑或是向东发展进行了一个分析,可以说无论是发展哪一个方向,对于台州来说,另外两个方向都将成为短时间内的“不可能”。
(一)台州最容易实现的城市发展规划:三区大融合之“椒江与路桥”
我们看到杭州跨钱塘江向南发展钱江世纪城,宁波跨甬江向东发展东部新城,前前后后都用了小二十年时间。台州想真正意义上做到城市一江两岸发展,这个时间少不了。
而城市向东发展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的集聚区,也非常耗时耗力。
反而是以目前主城三区为基础,各自发生横向联系是最稳妥的选择,见效也最快。
至于为什么是椒江和路桥融合发展方向,除了当前的发展趋势以外,或许也和椒江与黄岩之前的前世今生有一定关系。椒江曾隶属于黄岩,记得2016年在台州考查时,黄岩区和市本级之间在财政、国土等多方面都保持着一定的相互独立性。反观那时路桥与市本级之间则呈现了更多的一致性。
所以,台州在2020年后,从当前发展态势看,最容易实现的城市发展政策就是三区大融合里的椒江与路桥。
(二)台州的中心区向南发展——商贸核心区崛起
在十二五到十三五期间,台州的中心区紧紧围绕着规划图中的行政文化商务区。从城市发展角度看,城市第一阶段的发展重点,往往位于行政单位周边。

随着行政文化商务区块周边逐渐发展,城市将会进入发展的第二阶段:围绕大型商业体周边实现“扩容”。
这个时间段里,大型商业体从招商到聚集人气,再到文体娱乐逐渐齐备并进一步衍生出多样的周边商业生态环境,逐渐会成为城市人居新的集中点。
这一点,相信2016年到2020年住在椒江万达广场周边的市民最有体会。
还记得2016年之前的一个城市规划文件吗?当中关于“椒江中心商务区(现中央商务区)--中心大道沿线商业区(现商贸核心区)”这一轴线设想,正在成为现实。

而在万达广场南侧,还有一个位于椒路融合的银泰城。它所在的板块,叫做商贸核心区板块。
(三)商贸核心区已经渐渐具备了一些实现融合的潜质
(1)城市发展的大势:位于椒路融合的关键区位;
(2)银泰城+北侧万达商圈带动,为整个板块提供了聚拢人气的基础;
(3)镇海中学分校(宁波外唯一分校),台州市中医院逐步引入和填充,将整个板块的宜居性提升了一个台阶;
(4)交通!开发大道、现代大道(在建)、台州大道、中心大道等主干道以及在建的市域铁路S1以,共同为整个市中心的南拓提供了支撑性骨架。





期待!杭绍台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在即
2021-04-11
出行政策
台州:发展红色旅游,讲好红色故事
红色,是亭旁起义时,农民举起的一面镰刀斧头旗帜。
红色,是解放一江山岛时,飞向敌军的火箭炮。
红色,是467位青年登上大陈岛时,面朝大海立下的铮铮誓言。
当年先辈们种下的红色种子,在台州大地上生根蔓延。光阴荏苒,斗转星移。红色留下了岁月遗存,并且熔铸于台州人的血液与精神之中。
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红色文化含义越来越丰富,红色景点也愈发熠熠生辉。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正值发展红色旅游的大好时机。台州以此为契机,着力打造红色文旅品牌,用心讲好台州红色故事,让红色成为新时代开放合作的“最亮色”。
台州是片红色热土
台州是一片英雄的土地。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心中理想,在这里抛头颅、洒热血。
1928年5月23日,亭旁(今三门县亭旁镇)180位武装农民,在共产党员包定的指挥下,火烧任家大院,打响了“亭旁起义”的第一枪。
5月26日,包定领导农民占领亭旁,建立了浙江省第一个苏维埃政权,这场起义也被誉为“浙江红旗第一飘”。
后来,国民党部队大举进犯,亭旁的武装人员腹背受敌,不得不转入地下。包定也转到天台地区从事秘密工作,不幸的是,1929年3月,他在杭州武林路被捕,关押于陆军监狱。
1930年6月,包定在杭州松木场英勇就义,时年29岁。“碧血洒芳草,正气壮山河,笑看刀光闪,高唱《国际歌》。”——这是他就义前所赋的诗。
台州是一片胜利的土地。海陆空的勇士们,曾在这里奋勇无畏,击退强敌。
1955年1月18日,在华东军区统一指挥下,中国人民解放军集中了约1万人的兵力发起“一江山岛战役”,这是我军首次陆、海、空三军的协同作战。
空军首先出击,以4个轰炸机大队、3个强击机大队对一江山岛和大陈岛实施轰炸;200多门火炮和火箭炮以7次间隙射击和5次急袭射击,向一江山岛倾泻了12000多发炮弹;进攻部队在海、空军火力的掩护下,登陆一江山岛,仅35分钟就抢占了一江山岛主峰……
此次战役历时10个小时,共毙俘国民党军1086人,击沉军舰3艘、击伤4艘。人民解放军阵亡393人。到次日,国民党军残部全部肃清。一江山岛的解放,也改变了台湾海峡的斗争形势。
台州是一片热血的土地。在党的号召下,有志青年们前往最需要建设的地方,开启了艰苦卓绝的垦荒生涯。
1956年1月,首批227名青年志愿垦荒队员登上大陈岛,他们平均年龄不到20岁。青年们养猪、种地、捕鱼,让一座废弃的荒岛慢慢有了生机。
4年时间,先后有5批467位青年登岛,他们将大陈岛建设成东海上的一颗明珠。这过程中,孕育出了“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大陈岛垦荒精神——如今,这已升华为台州的城市精神。
谱写红色旅游新篇章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朽。而发展红色旅游,就是将弘扬红色精神和发展红色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把精神财富转化为社会财富,最终造福社会的良性循环之路。
一直以来,台州都注重红色旅游资源的发掘与利用,修缮、建设了一大批革命旧址、遗迹。目前,台州已拥1个国家级红色经典景区(解放一江山岛战役纪念地)、2个省级红色旅游教育基地(三门县亭旁起义红色遗址群、大陈垦荒红色小镇)。平田乡桐树坑革命纪念馆等8个景区,也被列入了浙江省红色旅游重点景区经典名录。
在此基础上,台州推出了三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分别是红色印记初心之旅、丹山赤水信仰之旅、革命热土使命之旅。
红色印记初心之旅包含了亭旁、一江山岛、大陈岛等景区,丹山赤水信仰之旅的起点设在天台县三州红军岭,革命热土使命之旅则有陈安宝纪念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第二师烈士陵园等景点。
这三条路线除了对红色元素进行突出展示,同时注重创新和资源整合,用红色加蓝色的海洋、绿色的山水、古色的村镇,让红色旅游更加丰富多元。走过这三条线路,不仅能接受革命传统的熏陶,还能领略台州的神山秀水、人文乡情。
红色旅游也为乡村振兴赋予了巨大动能。如三门亭旁镇借红色旅游的东风,重修了亭旁起义旧址、包定故居等红色遗址,新建初心广场、1928红色街区、“台州海防署”古城墙等,并对集镇规划进行了统一编制,下属村庄也发展起了民宿、农家乐等旅游配套产业。“十一”期间,当地接待游客10万人次。
“红色旅游是传承信仰、回眸历史、继承革命精神的大课堂。”台州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吕振兴说,“台州是一片红色热土,时代也敦促我们要大力传承弘扬中国革命精神,谱写红色文化旅游新篇章,以实际行动为建设‘重要窗口’贡献文旅力量。”在浙江省台州市举行的台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提出了该市“十四五”时期的新目标——努力打造中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工业4.0标杆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双循环”节点城市、省域开放型高能级中心城市、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
台州是民营经济发祥地、股份合作经济发源地、市场经济先发地。当前,台州正聚力建设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市。
回首极不平凡的2020年,台州市生产总值增速从一季度-8.8%、列浙江第10,回升到上半年-0.4%、前三季度1.7%,全年增长3.4%、并列浙江第5。
为实现这一成绩,台州民营经济功不可没。
据介绍,2020年,台州出台“民营企业帮扶20条”等一揽子惠企政策,构建以企业码为核心的长效服务机制,落实“五减”资金185.2亿元,“两直”资金补助市场主体13万户、受益面列浙江第2。
这一年,台州精准发力,全力加快产业优化升级。
例如,该市强化数字赋能、科技赋能、资本赋能,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高于规上工业2.4、6.5个百分点。每季召开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现场推进会,开展“1812”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建设,与西门子开展战略合作,共建数字化赋能中心,完成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1022家。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8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浙江省隐形冠军企业9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050家……
2020年,台州民营经济取得的成绩是“十三五”期间的重要一笔。
过去五年,该市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从77.8万元提高到115.6万元,亩均税收从12.5万元提高到19.6万元。尤其是创新动力进一步增强,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37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4533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5%,占规上工业比重从39.5%提高到62.1%。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2.26倍。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台州将重点实施“八大行动”,其中包含实施创新引领提能行动、产业发展提升行动、项目投资提振行动、市场畅通提速行动、营商环境提优行动等。
以产业发展提升行动为例,台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该市2021年将坚持把实体经济作为区域发展的着力点,发挥数字化引领、撬动、赋能作用,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台州将聚焦智能制造,加快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步伐。着力培育汽车、医药健康等世界级产业集群,争创泵与电机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推进临港产业带建设等。
同时,实施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加快台州制造数字化赋能中心建设,开展“5G+工业互联网”试点,建设台州湾数字经济产业园,建成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30个、省级智能工厂10家、5G基站1.2万个,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
作为民营经济大市,台州实施营商环境提优行动亦值得关注。
台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该市2021年将坚持问题导向、改革破题,深化营商环境便利化行动,创造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利、群众受益的体制机制新优势。该市将优化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持续推进“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和“证照分离”改革,加快基于信用的告知承诺制改革,实现审批再提速;推进企业码应用升级,实行重点企业“一企一策”,开展困难企业“一对一”帮扶,建设28家企业服务中心;谋划实施一批降本减负措施,全年减轻企业负担240亿元以上等。
(部分资料来自于网络)
以上就是关于《2021年的台州-台州2019》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42328.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