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并出”由来:现代科技改写认知,难怪后羿能射下九日李玉刚“投河自尽”事件始末(十日并出造句)

2023-06-03 06:20:15

 

楚辞天问记载:“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尧命羿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堕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

但太阳系只有一个太阳,这是最基本的常识。况且,天上太阳月亮等,用现代最强核武都打不下来,后羿(实为大羿,后羿射日已成传统,本文沿袭传统)又怎么可能用箭射下?

一般来说,神话往往含有真实的历史,只是被古人不断的包裹外衣,从而让真相难见。既然如此,“十日并出”与羿射九日的背后,到底有什么真实历史呢?现代科技发现一种自然现象,或许就是“十日并出”的真相,如此也就难怪后羿能射下九个太阳了。

古人眼里的太阳:羲和生十日

以现代认知来看,太阳只有一个,但我们肯定不能由此及彼,武断地认为上古先民必然知道只有一个太阳。

其实,以原始思维来看,太阳肯定不止一个,最简单的道理是:昨日西落的太阳落在西边,今天东升的太阳升在东边,两者都不在一个方位,怎么可能是同一个太阳!

但问题在于,每天出现的太阳,各方面都高度一致,似乎又是同一个太阳,不像是每天都出现了一个新的太阳。

对于懵懂的古人而言,这无疑是一个难解之谜,足以让他们焦虑、担忧。于是,他们认为神人生育太阳,又或许在十进制思想的影响下,最终产生了“羲和生十日”的神话,如此既可以解释为何太阳东升西落,又能解释为何每个太阳都高度一致。根据这一思想,中国发展出十天干的传统。

随着古人对天文认识的加深,最终它们知道了只有一个太阳,于是借“后羿射日”的神话,完成了这一天文认识上的飞跃。

值得一提的是,当古人认知到只有一个太阳时,必然要探究太阳为何东升西落,由此就会形成朴素的宇宙观,人们最初形成什么宇宙观,如今已经无法探究,但商末周初形成的盖天说,就认为北极是“盖笠”状的天穹的中央,日月星辰绕之旋转不息,由此就解释了太阳东升西落。因此,天文认知的每一步突破,往往都会带来新的问题、新的理论,中国古代天文发展步步可证,但古希腊论证了地圆说,却没有思考另一边的人会不会掉下去,让人奇怪!

现代科学的解释:日晕或幻日

日晕,又叫圆虹,一种常见的大气光学现象,因为冰晶的折射或反射,往往会在太阳周边,出现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彩色均匀光环,仿佛同时出现多个太阳。

幻日,也是大气的一种光学现象,并不罕见,由片状冰晶折射所形成的,会在太阳周边形成多个大小不一的光环,仿佛同时出现多个太阳。

对于现代人而言,幻日、日晕都可以用科学知识解释,属于极为普通的大气光学现象,持续时间很短,但对于上古先民而言,根本就无法解释。

由于日晕、幻日长期存在,那么古人必然不会认为天上只有一个太阳。或许在帝尧时期,出现“十日并出”的极端现象,历代发现“太阳”最多的一次,于是古人据此认为天上共有十日。

至于后羿射日,如此也就有了两种解释:

首先,中国很早就形成了“敬天法祖”思想,帝尧不太可能不敬天的射日,商朝武乙“射天”就被司马迁批评为“无道”。因此,“后羿射日”的传说,反映的是天文认识上的飞跃,即“天有十日”到“只有一日”的认知变化。

其次,“十日并出”之后,过了一段时间,天下大旱草木焦枯,百姓为此恐慌不已。为了安抚百姓,维持自身统治,于是帝尧编造了“射日神话”。由于日晕幻日在同一地区并不常现,且“十日并出”极为罕见,故而帝尧能够“蒙混过关”。

不过,相比于第二种解释,第一种解释可能更可信。

综上可见,古人起初并未认识到“只有一日”,反而因为很多无法解释的现象,使得他们以为“天有多日”,具体多少大概并不清楚,或是由于十进制、或是日晕幻日现象等缘故,就从“天有多日”转变为“天有十日”,最终随着天文认知的加深,认识到“只有一日”,于是出现了羿射九日的神话。


以上就是关于《“十日并出”由来:现代科技改写认知,难怪后羿能射下九日李玉刚“投河自尽”事件始末(十日并出造句)》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42707.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
标签: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