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汉全席”108道菜,你吃过几道?能做几道?(满汉全席1088道菜名)
说起宴席,不得不提传说中规格最高的“满汉全席”。其取用的食材类别不可不谓多,采用的烹饪手法不可不谓全。今天就随高登君一起品味下满汉全席。
堪称中华菜系瑰宝的满汉全席
满汉全席,是清朝时期宫廷盛宴。既有宫廷菜肴之特色,又有地方风味之精华。突出满与汉族菜点特殊风味,既有烧烤、火锅、涮涮锅不可缺少的菜点,又展示了汉族烹调的特色,扒、炸、炒、熘、烧等兼备。实乃中华菜系文化的瑰宝和最高境界。
满汉全席原是清代宫廷中举办宴会时满人和汉人合做的一种全席。满汉全席上菜一般至少一百零八种(南菜54道和北菜54道),分三天吃完。满汉全席菜式有咸有甜,有荤有素,取材广泛,用料精细,山珍海味无所不包。
满汉全席菜点精美,礼仪讲究,形成了引人注目的独特风格。入席前,先上二对香,茶水和手碟;台面上有四鲜果、四干果、四看果和四蜜饯;入席后先上冷盘然后热炒菜、大菜,甜菜依次上桌。
满汉全席,分为六宴,均以清宫著名大宴命名。汇集满汉众多名馔,择取时鲜海味,搜寻山珍异兽。
全席计有冷荤热肴196品,点心茶食124品,计肴馔320品。合用全套粉彩万寿餐具,配以银器,富贵华丽,用餐环境古雅庄重。
席间专请名师奏古乐伴宴,沿典雅遗风,礼仪严谨庄重,承传统美德,侍膳奉敬校宫廷之周,令客人流连忘返。全席食毕,可使您领略中华烹饪之博精,饮食文化之渊源,尽享万物之灵之至尊。
满汉全席的最早记载
清乾隆年间,李斗写的《扬州画舫录》一书,第一次明确记录了“满汉席”的菜品名称。
上买卖街前后寺观皆为大厨房,以备六司百官食次。
第一分头号五簋碗十件:燕窝鸡丝汤、海参汇猪筋、鲜蛏萝卜丝羹……
第二分二号五簋碗十件:鲫鱼舌汇熊掌、米糟猩唇猪脑、假豹胎……
第三分细白羹碗十件:猪肚假江瑶鸭舌羹、鸡笋粥、猪脑羹……
第四分毛血盘二十件:<豸蒦>炙哈尔巴小猪子、油炸猪羊肉、挂炉走油鸡鹅鸭……
第五分洋碟二十件,热吃劝酒二十味,小菜碟二十件,枯果十彻桌,鲜果十彻桌,
所谓“满汉席”也。
满汉全席部分菜品
鼎湖上素
四喜饺子
螺丝鸡
奶油菠萝冻
烤乳猪
满汉全席的历史意义
满汉全席作为最高级别的宫廷宴会,不仅在菜肴,甚至于餐具方面都做到了精益求精。全席过程中,要换“台面”三次,碗盏家什三套。席桌所用餐具 均系名瓷,形状规格亦极为考究。大件瓷器须做成鸡、鸭、鱼等各种形状,又称之为“船”。鸡形者盛鸡、鱼形者盛鱼……谓之鸡船、鱼船。盛甜味羹汤等, 采用锡制的“水套子”,系内外两层,内层盛羹汤,外层装沸水,以保汤之热度。
应当说,满汉全席的产生,虽然一定程度上是以乾隆为代表的统治阶级好大喜功的心理所致,但从维持当时的社会稳定和促进长远的中华民族饮食发展上来说,其积极因素要明显大于消极因素。首先,满汉全席的出现,促进了满族菜肴和汉族菜肴的进一步融合,各取所长,各去所短,大致奠定了现在中华美食的基调。
其次,满汉全席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到顶峰在饮食方面的突 出表现,而皇室通过这样大规模的宴席,调和了满汉矛盾,使入关以来一直尖锐的民族斗争趋于缓和,这使统治者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发展民生上,反过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繁荣。
最后,通过菜谱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当时在饮食上并没有明确的区域划分,但各地的美食独具一格,潜移默化中,各地的菜系已经逐步形成,这便是后来我们熟知的八大菜系。所以,满汉全席作为中华饮食历史皇冠上最璀璨的一颗明珠,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现代,无论是在中国还是世界上,都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2019中国餐饮工业博览会
暨第五届上海国际餐饮新食材展览会
5月29日-31日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 · 虹桥
如预定展位,请联系上海高登商业展览有限公司。
以上就是关于《“满汉全席”108道菜,你吃过几道?能做几道?(满汉全席1088道菜名)》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43459.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