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同,和合共生,计利当计天下利
世界大同,一直是人类社会所追求和向往的,但是对于世界大同到底是怎么样的,该如何解释,却常有许多人存在误解,误以为世界大同就是世界上各国各族完全相同且具有同质化,但事实上并非如此,现今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进程,已经可以帮助我们对世界大同开始有一些更清楚的认识。
这个理念最早是孔子提出来的,据《 礼记 · 礼运 》记载:“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 讲信修睦...”按古代说法即认为《礼记 · 礼运》篇的“大同”之说是受墨家或道家的影响。
春秋前期,诸侯之间战争不断,小国消亡,强大的国家统一了局部地区;
春秋中期,大多数诸侯厌战,休养生息,少数诸侯间仍然爆发霸权之争;
春秋后期,牛耕普及铁器,田地水井开发,经济得以迅速发展。
在此背景之下,孔子提出大同理念
“理想大道,顺达前行,天下为公,人人平等
诚信和睦,选贤举能,四海之内,皆为亲朋
幼少茁壮成长,青中效力社会,老人乐享天年
鳏夫、寡妇、孤儿、独老、病残之人,得以善养
男子就业理想,妇女婚配幸福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各尽其能,各取所需
不诈、不贪、不懒、天下无贼、世间绝匪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乃理想之全球大同也”
从社会现状切入分析
一个家庭不和谐,原因无非两点:
其一,物质的匮乏
其二,思想的落后
亦或者是两者的综合,我国现代社会,物质方面的温饱有着极大改善,根据现状,导致家庭不和谐,更多的是家庭思想的落后,不同步成为主要原因。
思想问题,理论上,可通过教育使家庭成员实现“人之为人”的觉醒可解。按照中国传统家国一体的思想,社会的整体和谐是不是同理可解呢?悲观论者觉得这个问题无解,我却不敢苟同,我是乐观主义者,所以我认为可解。
按照这个思路拓展开来,世界整体不和谐的主因也无非是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的双重不均衡所致——物质财富分配不均衡,精神财富的分配也一样不均衡——国与国之间的贸易纠纷,看似有统一规则公平裁断,实则仍只是间接的阶级剥削关系。
国际剥削现实存在说明,当前国际政治秩序井然,不过是西方世界主导的国家间物质资源和思想资源分配双重不均的固化程度高而已。
历史告诉我们,人类社会是逐渐进步并缓步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历经猿变人之后,人类社会起始于原始社会,经由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再到今天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共存的社会现状——人类的整体财富在此期间一直递增积累,与之配套的人类精神文明成果也在同步迅速发展,并为人类整体和谐打下了坚实的物质与文化基础。
在全世界现有文明基础条件下,以今人现有的能力和水平,在人的欲望不过分膨胀的情况下,在所有国家、民族都放弃偏见与傲慢的互帮互助的假设中,人类按需分配衣食住行这些基本物质需求是可以实现的。
这是一种假设但具备可行性的初级共产主义,也是较为理想化的乌托邦蓝图,而现实社会中的情况往往非常复繁,各种问题不断接踵而来,无穷无尽,远非一人所能力之。
(待续)
以上就是关于《世界大同,和合共生,计利当计天下利》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43501.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