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韵学学习笔记007——中古声母
一、中古前期声母
现代学者仿照中古后期“三十六字母”,对《切韵》反切上字进行归纳总结,得到三十七个声母。

二、中古声母与普通话声母的映射关系
中古声母分全清、次清、全浊、次浊。在向普通话声母演化过程中,全浊声母清化为清声母,按照声调,平声转化为送气清声母(次清),仄声转化为不送气清声母(全清)。

三、唇音
3.1轻唇音的分化
切韵产生的年代,还只有一组重唇音。大约唐代中期开始,逐渐分化出轻唇音。轻唇音分化的条件是“三等合口”(或者三等央后圆唇元音),涉及“东,钟,微,虞,文,元,阳,尤,凡,废”10个韵目。
唇音到普通话的演化过程如下图

3.2中古唇音与普通话p/ph/m/f关系

以上塞音的对应规则,适用于“端透定”,“知徹澄”,“见溪群”。
这个塞音的转化规则也适用于塞擦音,即用于“精清从”,“章昌常”。
明母的规则也适用于次浊的其他声母,即“泥孃来”。“疑”母转零声母有点特殊,单独说明。

“非敷奉”擦音的规则,同样适用于“心邪”,“晓匣”,“书船禅”。
非敷很難分出來,有個方法就是文白異讀,白讀讀p的聲母是非母,白讀讀ph的聲母是敷母。李榮有個方法,草字頭的字大部分都是敷母。
以上都没考虑清入声字,清入声字派入“平上去”三声,基本没有规律。
四、端组与普通话t/th/n的关系

泥母和娘母在《切韵》里分,但是没有音位上的对立,泥母一般接1/4等,娘母接2/3等。现代方言和普通话都不分。但是,整个知组与端组对应,泥母与娘母也对应。还是有些音韵学家不承认娘母存在。
五、精组与普通话z/c/s对应

六、见组、晓组与普通话gkh的关系

七、普通话的jqx
7.1尖团合流

7.2从普通话读音推中古声母
首先,要利用谐声关系推导出这个字是尖音,还是团音。
其次,尖音还是团音分开后,利用上面精组、见组各自的推导图进行推导。
7.2.1团音举例:
加谐声贺,
贾又读gu,
街,从圭得声,
潔,从丯得声,与害,割谐声,
决,从夬得声,
拘,从勾得声,
所字同l谐声,一般为团音,因为这类字很可能上古为KL-型复声母,但是上古没有ZL-型复声母。
禁,同林諧聲
所字与零声母谐声,零声母多来源于中古的疑母,以母,一般也为团音。
舉,同与諧聲
軍,同輝諧聲,
氣,与愾諧聲,
豈,与凱諧聲,
享,与亨同源
7.2.2尖音舉例
姐,与組諧聲,
積,同責諧聲
祭,同蔡諧聲
取,同最諧聲,
息,从自得聲
昔,同錯諧聲
徐,同涂諧聲
修,同條諧聲
八、普通話捲舌聲母zh,ch,sh
普通話的捲舌聲母來源于中古的知系(知庄章三組)。


首先,分全清,次清,擦音三類,但是每一類還是有幾個,如全清有知莊章三母。
其次,利用諧聲關係劃分,一般來說,知組与章組搭配一組,莊另外一組。知章組往往同端組諧聲,而莊組通常与精組諧聲。
備註一下:知系字如果韻母是普通話的ɤ,捲舌音要變平舌音,如澤,擇,賺,測,仄,則,昃,
九、零聲母
与零聲母發生關係的中古聲母一般有影,疑,以,云,微,日母。

日母演化為er,最好辨識。
其他5个比較難辨識,首先從聲調,四呼上分別

其次,从諧聲關係上再區分
(1)微母同明母字諧聲,如文
(2)以母同t/th/ʂ/k/kh/x諧聲,如与,由,鹽,搖,余,陽,夷,移,延,俞。
(3)云母同k/kh/x諧聲,另外云母在中古是合口,在普通話中不是合口就是撮口呼。
十、結語
音變的變化有快慢,有的超前,有的滯後,通常說的音變規則是指主體部分。
任何規則都會有例外,在例外中歸納總結出規律,對例外做出解釋,其樂無窮。
参考:
1、B站 潘悟云《汉语历史音韵学》视频整理。
2、麦耘《音韵学概论》
3、竺家寧《聲韻學》
以上就是关于《音韵学学习笔记007——中古声母》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44059.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