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历史必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2023-06-08 11:03:51

 

原标题:初高中历史必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考点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萨拉热窝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1.形成背景:

(1)在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下,欧洲主要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

(2)为了夺取更多的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欧洲列强展开激烈争夺

(3)19世纪后半期,法德、俄奥、英德之间矛盾不断激化

2.形成:

3.性质: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

4.影响: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冲突不断,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 的爆发

二、萨拉热窝事件

1.时间:1914年6月28日

2.概况: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杀

3.影响: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4.补充:暗杀等恐怖主义行为不是反抗外来侵略的正确行为,在任何时候都应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活动;个人暗杀等恐怖主义行为,威胁世界和平;萨拉热窝事件是刺杀行为,目的是为了挽救民族危机,但其后果是点燃了世界范围内的战火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

1.时间:1914年7月~1918年11月

2.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

(2)推动原因:欧洲两大军事侵略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和对抗

(3)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

(4)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的狂热

3.爆发: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4.交战双方:德国、奥匈帝国等俄国、英国、法国、塞尔维亚、意大利(战争爆发后,意大利为了自身利益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等

5.主要战线:西线、东线、南线

6.重大战役:凡尔登战役

(1)时间:1916年2月~12月

(2)概况:德、法两国军队在法国的凡尔登进行了历时约10个月的阵地战。战役异常惨烈,交战双方损失近百万人,凡尔登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

7.战争后期:

11.影响:

(1)对欧洲: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2)对世界格局:①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②欧洲在世界上的中心地位开始动摇,美国和日本迅速崛起

(3)科学技术: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4)对中国: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

考点二: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俄国十月革命)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历史意义

一、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俄国十月革命)

1.时间:1917年11月(因发生在俄历10月,故称为“十月革命”)

2.背景:

(1)经济上: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落后

(2)政治上:1917年3月(俄历2月),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3)社会矛盾: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接连失利,国内各种社会矛盾激化。②临时政府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引起人民的更大不满

3.经过:1917年11月6日(俄历十月),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在彼得格勒发动武装起义,11月7日攻克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考点三:巴黎和会与《凡尔赛条约》 华盛顿会议与《九国公约》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巴黎和会

1.时间:1919年1月~1月

2.地点:法国巴黎凡尔赛宫

3.背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使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4.目的:讨论对德和约及战后安排

5.概况:参加和会的有27个国家的代表。苏维埃俄国和战败的德国、奥匈帝国等被 排斥在和会之外,英国、法国、美国操纵了和会

6.结果:

(1)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条约》。协约国还分别与其他战败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与《凡尔赛条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2)决定建立国际联盟(1920年成立)

7.实质:帝国主义国家的分赃会议

8.影响:

(1)对世界:建立了帝国主义战后国际新秩序———凡尔赛体系

(2)对德国:激起了德国的民族复仇情绪

(3)对中国:列强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全部转给日本,引发了五四运动

二、《凡尔赛条约》

1.时间:1919年6月签订

2.地点:法国凡尔赛宫

3.签订双方:协约国与德国

5.影响:

(1)对德国:条约对德国过于苛刻,激起了德国人的民族复仇情绪,最终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2)对中国:引发了中国五四运动

三、华盛顿会议

1.时间:1921年11月~1922年

2.地点:美国华盛顿

3.背景:

(1)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的关系,但它们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仍然矛盾重重

(2)日本实力增强,几乎独霸中国,美、英力图遏制日本的扩张

(3)美、日、英三国展开了激烈的海军军备竞赛

4.目的:调整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

5.参会国: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等9个国家,主导会议的是美国

6.结果: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九国公约》等条约

7.影响:

(1)对世界: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重新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

(2)对中国:①消极: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②积极:中国收回了在山东的大部分权益

四、《九国公约》

1.时间:1922年签署

2.基本内容:

(1)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只是做表面文章,列强对中国提出的取消治外法权、关税自主和收回租界等正义要求,都予以拒绝)

(2)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

3.影响:

(1)对美国: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等目的

(2)对日本: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

(3)对中国: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五、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考点四新经济政策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苏联模式

一、新经济政策

1.时间:1921年春开始

2.背景:经历了数年战争的苏维埃俄国,经济困难,社会矛盾加剧;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当时的国情

3.目的:

①直接目的:恢复和发展生产,缓解危机,巩固工农联盟。②根本目的:向社会主义过渡

4.主要内容:

(1)农业: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 (2)工业: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3)商业: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

5.实质: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6.特点:允许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利用市场经济手段向社会主义过渡

7.影响: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8.认识:新经济政策从本国国情和现实情况出发,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促进了苏俄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列宁对小农经济占优势的苏俄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一步探索的结果,为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1.苏联成立:1922年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2.社会主义工业化

(1)时间:1926年开始

(2)背景:

国内:①苏联成立。②1925年,斯大林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设想

国际:帝国主义国家敌视苏联,国际环境险恶

(3)成就:

①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 ②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4)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发展迅速;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以牺牲农业发展和农民利益为代价

(5)评价:

积极:初步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消极: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落后,造成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衡,影响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3.农业集体化

(1)时间:20世纪30年代初大规模开始

(2)背景:1927年年底至1928年年初,苏联发生了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

(3)目的:解决粮食问题,适应工业化发展要求

(4)概况:让农民加入集体农庄;开展消灭富农运动;政府从多方面支持集体农庄的建设,监督集体农庄执行国家的生产计划

(5)影响:

消极:使农民利益受到严重损害,致使苏联农业生产长期停滞

积极: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资金、原料等,推动了工业化建设

播优私塾初高中全日制集训班洛阳、驻马店、周口、三门峡、南阳等地火热报名,快速提分。

4.苏联新宪法

(1)概况:1936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新宪法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2)意义:标志着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3)表现:

经济:建立单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

政治:权力高度集中。各级领导实际上由上级指派,基本不受群众监督

三、苏联模式

1.特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2.影响:

(1)积极: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2)消极:没有尊重经济规律,随着时间推移,苏联模式弊端日益暴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

4.影响:

(1)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2)甘地为防止爆发革命,控制了群众的斗争方式,保证了资产阶级对运动的领导权

二、土耳其革命

1919~1923年,凯末尔领导土耳其进行资产阶级革命。1923年,成立土耳其共和国,进行现代化改革,使土耳其走上了民族复兴的道路

三、埃及华夫脱运动

1918年,扎格鲁尔等人成立华夫脱党,领导埃及民众反抗英国殖民统治。1922年英国政府被迫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华夫脱运动为埃及民族民主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1934年,为改变墨西哥的落后状况,保证宪法的实施,卡德纳斯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体现了1917年宪法的要求,巩固了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为墨西哥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播优私塾初高中全日制集训班正在火热招生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就是关于《初高中历史必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44190.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
标签:
声明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