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信普惠为你解析企业使用数据库的12种姿势

2023-06-28 17:21:24

 

在数字化时代,很多企业都没有充分利用数据库,实际上,数据库是企业实现创新的重要引擎,做好数据库管理能够快速提取具备价值的数据,以助力新应用开发、改变客户体验,并获得深刻洞察,从而帮助企业领导者确立业务定位,开拓充满机遇的全新市场。

那么你知道企业如何使用数据库吗?宜信普惠来帮你解析一下。

方式1:商业数据库 + 商业服务

这是比较传统的一种方式。企业购买大型商业数据库软件,并对应购买服务支持工作。在过去三、四十年里,这是主流的一种使用方式。可以说也很好地满足了各类企业的快速发展。只是随着近二十年来,互联网化的变革,对此种方式产生了不小的冲击。

这种方式适合传统企业,对数据库要求较高,自有技术能力有限,未来发展相对固定的情况,未来发展随着商业数据库的发展而变化,从总体来看,未来云化的需求对其冲击较大。此外,在国产化、自主可控化等要求下,也会对这个模式影响较大。

方式2:商业数据库 + 自主服务

这一方式也较为常见。在前一方式中,随着企业使用商业软件的深入,自有服务需求就变得迫切起来。通过建立自有服务体系,可以更好地满足企业自身需求。这种方式,适合有一定技术积累的传统企业。未来发展随着商业数据库的发展而变化,总体相对稳定。

方式3:开源数据库 + 商业服务

随着开源数据库的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开源数据库。但相较于商业数据库,开源方案对企业自有技术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很多考虑搭上开源浪潮的企业,采用这种方式。适用于转型中的企业,从商业走向开源,这种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风险。但一般为过渡阶段,长期来看还是要培养企业自有的服务能力。

方式4:开源数据库 + 自主服务

这是典型的“互联网”玩法,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方式。适用于规模较大,企业定制化要求较高的场景。发展成熟可考虑向企业内部私有云或数据库产品、方案方向发展,甚至对外赋能。

方式5:开源定制数据库 + 商业服务

这是方案3的一种特殊情况。企业不是使用原生开源产品,而是使用第三方公司定制开源方案,可能是纯软件,也可能是软硬一体式。这类方式,会针对开源软件的不足,做定制化改进,满足企业级软件的需求。

但这种方式一般企业无法自己独立运维,需要借助第三方公司的商业支持。对数据库的企业级特性有较高要求,但原生开源数据库又无法满足的情况。对于短期内有去除商业数据库的需求场景,非常适合。随着国内对开源数据库使用水平不断深入,有越来越多的此类初创型企业出现。非常看好这种模式的未来发展。

方式6:私有云 + 云化服务

最后一种企业私有化部署方案,是一种云化折中方案。受限于一些特殊国情,有些企业无法直接使用公有云,但又急需类似公有云的平台能力。因此,某些云厂商或数据库厂商提供了一种私有云化部署方案。可简单理解为将云搬回家。

过去有种说法,说私有云会逐步萎缩,公有云会一统天下。但从近两年的国内云市场发展来看,私有云的发展速度某些指标甚至超过公有云。当我们现在大谈”toB”市场成为下一个蓝海时,这种模式也是toB服务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方式,适合于大型企业,长期看好。

方式7:裸云 + 开源数据库 + 自主服务

这是一种上云使用的初级阶段,企业仅使用云的Iaas部分,其余均自建。这种方式可充分利用公有云带来的弹性优势,将企业原有的技术积累延续到云端。对于企业来说,这种方式也是最为“平滑”的,甚至应用可以不做更多感知,仍然像使用企业内部IT资源一样,使用公有云资源。很适合于有多云、跨云需求的场合。但缺点是无法利用云厂商技术能力带来的附加值。

方式8:裸云 + 商业数据库 + 第三方服务/自主服务

这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情况。企业选择将商业数据库,构建在公有云上。但其没有选择云厂商提供的,而是自主构建或选择第三方厂商协助完成。这往往是一些中小型的企业,其规模不足以支持私有化部署,而应用又依赖于商业数据库产品。企业想要充分利用云的弹性,因此组合出这种使用方式。

方式9:云数据库(开源) + 云平台服务

这是云厂商推出的最为“传统”的数据库服务,也是目前最多的一种选择。云厂商基于开源的数据库版本+自有的平台服务,构建其数据库产品。其核心的数据库与开源的版本,是完全一致的,各家比拼的更多是平台服务能力。这种方式对于企业的运维要求很低,基本可以依赖于云厂商提供的能力(除了个别高可用、容灾需求外)。这一方案比较适合于初期上云企业,可逐步摸索云与原有方式的区别。

方式10:云数据库(开源定制) + 云平台服务

云厂商除了提供与开源一致版本外,一般还提供私有定制版本。它往往是基于某开源数据库某一版本的深度定制,针对某些特性做了加强。当然有些以反馈社区的方式,回馈给开源(可能未来会merge入新版),但很多仅存在在”云私有DB”。如企业有针对某一特殊场景(如秒杀)或其他方面(如金融级数据同步)的强需求,可考虑使用此方案。当

然使用也意味着与云厂商深度绑定。此外,在平台服务方面,与上面情况类似。这种方案比较适合于对数据库有一定要求,而原生开源版本又不支持的情况。

方式11:云原生数据库(自研) + 云平台服务

某些大的云厂商,除了上述两种外,可通过自研数据库方式,增加未来的产品竞争力。从最新的Gather报告来看,更多的云厂商加入进来,这也给数据库整体市场带来了活力。从预测来看,均一致看好云原生数据库的未来发展。相较于前两种方式,这类数据库更是诞生于云,从设计之初就更多考虑了云化环境特点,因此极具竞争力。

当然,从目前来看,现有云原生还处于”初级”阶段,未来在解决了更大规模扩展性、多读多写能力等后,其将真正进入井喷式发展。现有各大厂,在这一领域纷纷重点布局,加大投入。对企业而言,无疑又多了一种选择,特别是某些场景(如海量数据等),原生开源、扩展开源产品均无法满足。

方式12:云数据库(自研) + 云服务 + 云托管平台

这是一类小众的方案,其背景是缘起于数据库厂商与云厂商的蛋糕划分问题。有些数据库厂商(如MongoDB)不希望将云数据库市场由云厂商主导,而是希望可由自身主导,构建不依赖于云厂商的独立生态。目前这种方式国内见得不多,此处暂不评论了。

以上就是宜信普惠为你带来的企业使用数据库的12种姿势,想要了解更多,欢迎咨询。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以上就是关于《宜信普惠为你解析企业使用数据库的12种姿势》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48339.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
标签:
声明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