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居民”乐享“新生活”
本文转自:兵团日报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燕
“老旧小区改造以后,现在在我们小区生活太方便了,不用出社区,休闲、锻炼、买菜、看病、取快递等各种日常需求都能得到满足。”5月6日,八师石河子市红山街道33社区居民蔺冬梅对社区升级改造后建成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不住称赞。
蔺冬梅所在的33社区,包括32小区和33小区两个老旧小区,房龄都在25年以上,社区共有居民4100多户。老旧小区改造之前,两个小区虽然紧邻,但隔着围墙,居民要满足日常生活需求,免不了绕道多花时间。此外,小区内违章建筑较多,道路狭窄,车辆四处停放,线路杂乱无序影响美观,存在不少安全隐患。
“33社区是石河子市老旧小区改造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首批试点单位之一,于2021年启动改造工程,根据老旧小区实际情况,高标准设计小区改造方案,实行多改合一,全面提升老旧小区整体品质。”石河子市红山街道33社区党委书记李燕介绍,推行老旧小区片区化改造,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居民的“衣、食、住、行”等各类服务需求在步行15分钟路程的社区生活圈内可全部满足。
家住33小区的丁淑华同样对改造后的小区环境十分满意,丁淑华表示,她今年73岁,几乎每天下午都会和朋友一起来到小区旁边的玉禾田体育公园,散步、跳舞,既能锻炼身体,又可以结交朋友。
“以前在小区跳广场舞,再怎么注意,还是会影响周边居民,现在有了体育广场,不用再为噪音扰民而担心了。”丁淑华说。
“我们在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后,制定了小区的改造方案。改造后,小区拆除不少围栏和违章建筑,利用空地修建了许多公共设施,停车位从以前的200个增加到现在的2000多个,还增加了两个便民菜店,安装了电动车专用充电桩,深受孩子和大人喜爱的家门口的公共健身器材从4套增加到了30套,公共晾衣架也安排上了,小区环境焕然一新,居民们都赞不绝口。”李燕介绍道。
为加快智慧型城市建设步伐,近年来,石河子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更新工作,为居民提供更多的生活便利。积极与规划、住建、教育、卫生、文体等部门协调对接,调整规划布局、完善便民设施。问需于民,试点化推进,对市区各社区的人口结构、消费情况、便民设施、商业设施等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确定了老街、向阳街道、33社区等10个社区作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首批试点单位,先行先试、总结经验、稳妥推广,逐步实现旧城的有机更新,大大提升了社区的服务功能,“改”出了职工群众满意的社区生活。
以上就是关于《“老居民”乐享“新生活”》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49484.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