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安信画《鸟》

2023-07-06 11:07:59

 

宋承茵

冀安信,一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主政榆次12年的市长、市委书记,是我曾经的领导,也是我的老同学。上学时,他不善言辞,只知他学习好,并不觉得他有啥过人之处。在任时,他是一个兢兢业业,工作能力强,口碑好的领导,也没晓得他有什么独特的爱好。退休后,我们来往颇多,有了近距离的接触,我才知道,退休后的他并不安于赋闲在家,而是寄情笔墨,钟情画道。潜心研究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这才是一种空灵之境,是一种人生哲学,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生活情趣。

提笔落墨,便是惬意人生

他画花,画鸟、 画鱼、画猫,画鸡、画鹤、画孔雀,还画人物,还真是画什么就像什么。他的画最接地气,看他的画,就是精神上的一种享受。

鸟,是画中常见客,印象中,看精致的鸟,要看郎世宁的。看写意的鸟,就看八大山人的,看闲趣的鸟,就看扬州八怪李鱓的。然而我这个不懂画的粗人,我欣赏不了大师的作品,而我最喜欢看的还是安信画的鸟。一眼看到他画的鸟,就别有一番自在的逍遥意。我曾看过他画的“百鸟图”,那可谓是一个大部头。你看,他宣纸上扑棱棱飞来的这一只,那一双,或一群,栖在绿的黄的叶子间,精气神上全是活泼,全是生机,全是欣喜。他笔下的小鸟,有时,就会飞,有时就会在地上走。大多是栖在枝头的样子,并不赶路,有归意,有落处。他画的小鸟个个姿态生动,有的活泼,有的呆萌。有的高踞枝头,临风顾盼。有的曳着长长的尾巴在枝头跳跃,有的翘着尖尖的长喙,有的是胸襟带着一块照眼的颜色,有的是飞起来才闪露一下斑斓的花彩。正如梁实秋所描写的那样:“身躯都是饱满的,细瘦而不干扁,丰腴而不臃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那样的秾纤合度”。树枝的线条坚挺锋利,所展现的空间层次,丰富而富有变化。画中的小鸟,有高踞枝头的美,有振翅高飞的美,白鹭伫立 ,鸢鹰盘旋,或静或动。无论是独立枝头,还是月下栖息,或是在晨曦里歌唱,都那么自如平和。小鸟沉静而自信,远离暄嚣世俗纠葛,体现的是一种绚丽与宁静的世界和谐之美。让人有一种春到林间鸟先知的感觉,是那么的鲜活。真是墨趣天成。

我特别喜欢看他画的那些黑色的小鸟,让人一看就怦然心动,似有不尽的亲切,总觉得这些小鸟不是画上去的,是在那儿见过的,就像是小时候在田间地头见过的那些小鸟,那些远去的伙伴们,是几时?哪儿见得?全忘了。黑,本是沉着色 ,天然有肃穆感。他的小鸟,从轮廓的勾描到鸟身的涂染,黑的十分灵动,活泛汲了。那些黑,好似听得到的叫声的清脆,朗朗的笑意,真的是漆黑黑,明艳艳,活泼泼!美不胜收

安信画鸟,在取势中造境,在笔墨中创造美感。体现出的是形、神互动的特殊魅力。给人一种形神无界,意蕴悠然的感觉。让我觉得,世界上的生物,没有比鸟更俊俏、更好看的了。

再看他的那支笔,就像是一个个手势,把小鸟从林子里一一召回,而且是神情坦荡。自自在在的回。

有话说,人是过客,花是主人。在他的小鸟世界里,走近去以后,会让人觉得林子里有一个永远的四月天,人是看客,鸟是主人。

我曾想过,如果某一天到一个空寂的去处,只可带一个人的画,一个人的诗,我会带上安信的画、带上王维的诗,特别是那句:“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赏画吟诗,读一遍,解了千愁,再读一遍,哀矜勿喜,再读一遍,不记得自己。那该是何等美妙的境界。

我也想过, 有没有一种喜爱,最初开始于一个名字。有!安信,安于初见,信于诚,(注:这是我自己解释的)我就是这么开始的。推开名字的门帘,再去看他这个人,他画的画,他做的事,他的思想,他的品格,越看越洞明,再要不喜爱,已是不可能。于是看他的画 年来年去一看再看。百看不厌,越看越喜爱。

他的画,妙笔生花,融古于今,雅俗共赏,借画言情。在他的笔下,无论画什么,树、石、花、鸟,都是淋漓落墨,浓淡疏密,各具性格和情味。一枝一叶皆有意,一笔一画总关情。他的画,出于手,根于心,得与形,达与意。情尽神尽,每个作品焕发出的是别具一格的冀氏风貌。

他,寄情花鸟,讴歌生命,赞美时代。正是:花鸟有生命,画也有生命,生命如花,时代如画。

祝愿我的老领导、老同学在艺术的殿堂里耕耘着、执著着、快乐着,一路欢歌,一路收获!


以上就是关于《看安信画《鸟》》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50362.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
标签:
声明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