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袭击克里姆林宫,为啥威力不大,影响却不小?

2023-07-19 01:38:21

 

之前网友们在谈论俄乌战争时,经常调侃“还以为打到莫斯科了呢”!

结果“莫斯科”还真没有幸免,先是俄海军黑海舰队旗舰莫斯科号被击沉,如今一年多过后,莫斯科市也遭遇无人机袭击,而且被炸的还是克里姆林宫。

据俄罗斯官方的通报称,乌克兰方面在5月2日晚至3日凌晨,使用2架无人机袭击了克里姆林宫。俄方采取措施实施拦截,坠毁的无人机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

不过从现场视频来看,俄方的拦截效果似乎并不如通告中那么云淡风轻,无人机总归是炸到了克里姆林宫。

克里姆林宫是俄罗斯联邦的象征、总统府所在地,位于莫斯科的心脏地带,如此戒备森严之地,竟然被无人机突入袭击,虽说爆炸的威力不大,也的确没有炸到什么人,但这事儿总归是好说不好听。

事件发生后,俄官方即称袭击发生时,总统普京并未在克宫内,其工作行程不受影响;另外此事件也不会影响即将到来的胜利日阅兵。

同时,俄方将其定性为一起有计划的恐怖袭击事件,是“一起企图在胜利日前夕暗杀普京的行动”,并保留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针对袭击作出回应的权利。

相较于俄罗斯官方的正式表态,一些俄官方人物的个人言论则颇为激进。

如俄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称,对俄罗斯总统官邸的恐怖袭击是对俄罗斯的袭击,应该把基辅政权认定是恐怖组织。

而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更是表态称,除了从物理上消灭泽连斯基及其集团外,别无选择。

在俄罗斯宣称克里姆林宫遭到乌克兰无人机袭击,而网上一些支持乌克兰的声音也为此得意之时,乌克兰官方却显然不敢大方认领这份“战果”。

正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参加北欧五国领导人会谈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就袭击事件表态称:

我们没有攻击普京或莫斯科,我们在自己的领土上战斗,保卫我们的村庄和城市,我们没有足够的武器来做这种事情。

乌克兰总统发言人尼基福罗夫针对俄方表态称,“这一指责更适合莫斯科”,并表示莫斯科的事件是为了让5月9日前的情绪升级。

而乌克兰内政部长顾问格拉什琴科则表示“俄罗斯境内的游击队”很可能是此次袭击的幕后实施者。

从国际反应来看,对于此类的攻击行动,很难得到正面响应。

美国白宫发言人表示已知悉相关报道,但无法确认其真实性,同时表示美国并不鼓励或允许乌克兰发动境外袭击。而有美国官员则表态美方仍在研究命令到底是基辅下达的还是亲乌武装所为,亦或是俄罗斯自导自演,但若是乌克兰策划,则美方事先并未得到消息。

很显然,此次无人机袭击克里姆林宫事件各方都有说法,我们结合其他的一些信息,综合来评估下。

首先,就美方这次的表态,很多网友可能以为是故弄玄虚,乌克兰的行动美方怎么可能不知道?

但从先前美国外泄的情报文件来看,美方对于乌克兰所实施的一些行动确实不能掌控。而就乌克兰方面来说,一直希望美国提供能够袭击俄罗斯本土目标的武器,但美方认为此举会升级战争,因此并未同意。另外,美方也不支持乌克兰针对俄本土纵深以及对俄领导人的袭击行动。

美国有这种考虑其实是符合美方利益的,因为乌克兰战事只要起到削弱俄罗斯、捆绑欧洲的目的即可,闹得太大了把自己拉下水,那显然得不偿失。

而乌克兰方面虽然没有美国的支持,但对于打击俄罗斯本土目标的努力却并未放松。

泽连斯基在否认策划袭击时,所用的理由是其没有足够的武器,而且只在自己的领土上战斗。但实际上乌克兰对俄本土的攻击,早就在进行中了。

除了边境地区的炮击以及破坏行动外,乌克兰使用具备较大航程的改装无人机,对俄纵深目标实施打击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2022年12月,乌克兰无人机即跨境数百公里袭击俄战略轰炸机基地;而以莫斯科市为目标的攻击,也在今年开始增多。

2023年2月初,乌克兰使用图141无人机加装100公斤级航弹飞往莫斯科,但在距离目标150公里处被拦截。

此后乌克兰开始使用UJ-22无人机加装炸药继续向俄纵深渗透攻击,该无人机可携带20千克的有效载重,并在自主模式下达到800公里的航程。

2022年2月之后,在莫斯科周边地区便开始发现这种无人机的残骸。不过因为远距离飞行并实施攻击,并不轻松,因此该机成功作战的机会并不多。

就在4月23日,乌克兰再次使用UJ-22无人机装载17千克炸药飞往莫斯科,因燃料耗尽坠毁于莫斯科周边并被发现。

民间机构“乌克兰未来研究所”的联合创始人尤里罗曼年科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乌克兰情报部门判断普京要视察鲁德尼沃工业园区,于是派出无人机前去。这架无人机穿越了俄罗斯的防空网络,在离目标不远的地方坠毁。罗曼年科认为,这次行动虽然失败,但证明了乌克兰方面可以穿透俄罗斯的防御力量。

德国媒体认为罗曼年科跟乌克兰情报部门联系颇深,其所言有一定可信性,因此报道了乌克兰特勤单位试用无人机袭击普京的事件。

而俄方对此回应称:我们完全没有收到此类事件的汇报,如今有太多这样蓄意编造的新闻,没有必要花时间回应。

不过短短几天之后,就再次发生了无人机袭击克里姆林宫的事件,而这次事件则被俄方定性为是针对普京的恐怖主义袭击。

由此可见,在4月下旬的无人机攻击,恐怕罗曼年科及德国媒体所言,也并非虚妄。

即便就本次的无人机袭击事件来说,也有乌克兰消息源援引总统办公室人士的消息称,其实是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局长布达诺夫亲自策划的,这被认为是一次象征性的行动,旨在展示乌克兰情报部门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对克里米亚大桥的袭击事件,也被认为是布达诺夫策划的。

当然就这一次的无人机袭击来说,无人机的体型及爆炸威力均不算大,其未必是用乌克兰本土起飞的改装型号,很有可能是莫斯科周边的亲乌人员具体实施的。正如乌克兰内政部长顾问所言是“俄罗斯游击队”所为,但联系后面的信息,这些人员大概率跟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也有密切关系。

当然,这也只是现在的一种猜测,后续俄方应当会公布具体的调查结果,无人机到底是从何方起飞、何人具体组织实施应当会有个结果。

另外在网上也有俄罗斯自导自演之说,不过在克里姆林宫玩儿这套无异于在自己头上拉屎,似乎演戏也没必要到这一步。

总的来说,就我们现在可以肯定的一些信息是:

A:克里姆林宫被无人机袭击,俄方认定是乌克兰所为;B:乌克兰官方并不承认,但有小道消息认为是自己干的;C:美方表示不知情,且不鼓励和支持此类行为;D:其他国家也并不支持此类攻击行为,委内瑞拉等国还表态谴责。

就明面上的信息所能得到的结论是:

A:乌克兰对俄罗斯纵深目标攻击的能力在加强;B:俄罗斯的防空仍有漏洞,有待加强;C:乌克兰对俄发动对等攻击的后果有所忌讳;D:俄乌两国局势会被进一步激化,战争升级可能性增加。

现在是一个很微妙的时间窗口:俄胜利日阅兵即将举行;乌克兰大反攻即将发动;阿特木斯克即将易手。在复杂形势下发生克宫遇袭事件,也让俄乌局势变得更加风云诡谲,我们可以持续关注接下来还会发生些什么。


以上就是关于《无人机袭击克里姆林宫,为啥威力不大,影响却不小?》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53338.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
标签:
声明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