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头电子烟”在社交圈传播:系新型毒品,吸食成瘾性强曝都美竹被迪拜富豪包养,和闺蜜住上亿别墅,拍大尺寸照片
随着越来越多种类多、更新快、伪装性比较强的新型D*P出现,为切实加大打击新型D*P犯罪、禁毒宣传教育等工作力度,6月22日,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区院合成大麻素类物质新型D*P犯罪案件办理情况,并介绍相关案例。
据悉,2021年7月,被告人王某某、周某某、蒋某某层层转包,多次以人民币2000余元的价格将内含合成大麻素的“上头电子烟油”贩卖给吸毒人员。案发后,公安机关在蒋某某处扣押部分“上头电子烟”,经称重为3克,经鉴定含有合成大麻素类物质ADB-BUTINACA成分。2021年10月28日,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检察院以贩卖D*P罪对被告人王某某、周某某、蒋某某依法提起公诉。
2021年8月16日,被告人陈某某经人介绍得知吸毒人员小黄需要购买“上头电子烟”,故从网上向上家以人民币400元的价格购买“上头电子烟”烟杆一根和烟油一瓶,后以人民币588元的价格通过同城闪送方式贩卖给吸毒人员小黄。2021年8月24日,公安机关抓获被告人陈某某,并扣押烟油2.74克,经鉴定含有合成大麻素类物质ADB-BUTINACA成分。2021年11月10日,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检察院以贩卖D*P罪对被告人陈某某依法提起公诉。

2021年7月起,我国决定正式整类列管合成大麻素类精神活性物质,这意味着所有品种的合成大麻素类物质,都属于我国法律意义上的D*P,实施走私、贩卖、运输、制造合成大麻素类物质等行为,涉及D*P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据统计,自去年7月列管以来,嘉定区检察院共受理合成大麻素类物质新型D*P案件10件12人,占全部D*P案件的40%左右。“合成大麻素种类众多且该类物质常常被包装成各类形态,以‘小树枝’‘电子烟油’‘娜塔莎’等名称贩卖。一般来说一瓶普通的电子烟油成本只有几十元,然而将合成大麻素类物质添加入普通烟油后,售价往往会翻十余倍。”嘉定区检察院第二检察部检察官介绍。
新型D*P瞄上年轻人群
电子烟作为新生事物受到年轻人追捧,而“上头电子烟”顺势披上伪装在年轻人社交圈中传播。据了解,在嘉定区检察院办理的10起合成大麻类物质新型D*P犯罪案件中,30岁以下人群占比九成以上,呈现出显著的年轻化趋势。值得一提的是,酒吧、夜店、KTV等年轻人聚集的娱乐场所易成犯罪集散地。一些年轻人第一次吸食“上头电子烟”多集中于该类娱乐场所,年轻人也会向在酒吧工作的朋友打听“上头电子烟”的购货渠道。在嘉定区检察院办理的陈某某贩卖D*P案中,陈某某及其两名上家均在酒吧工作,陈某某第一次吸食“上头电子烟”就是在酒吧,后更是成为了贩卖“上头电子烟”的中间商。此外,嘉定区检察院在办案过程中发现在校大学生网络贩卖“上头电子烟”,遂向湖南某学院制发检察建议,就加强在校学生日常管理、增强学生法治意识、积极开展禁毒宣传等方面提出建议。
新型D*P呈现“三强”
为了融入年轻人群的生活圈和交友圈,新型D*P充分了利用三个强项技能,即外观迷惑性强、交易隐蔽性强、吸食成瘾性强。“上头电子烟”外观与普通电子烟基本一致,甚至有一些不法分子宣称此类电子烟不含任何违规成分,系“合法上头”,进而蛊惑年轻人吸食和成瘾。与此同时,“上头电子烟”多以网络世界为主阵地,卖家与买家之间一般通过网络联系,后通过“快递”“闪送”“跑腿”等方式送达买家手中。据了解,吸毒人员吸食含有合成大麻素类物质的电子烟后,会出现头晕、呕吐、精神恍惚、致幻等反应,过量吸食会出现休克、窒息甚至猝死等情况。
提高新型D*P辨识度
通过司法实践,针对该类案件暴露出的快递邮寄行业存在的隐患,嘉定区检察院积极贯彻落实“七号检察建议”,多次走访快递邮寄单位,结合普法宣传、联合执法、全链条管控、细化监管以及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方面沟通交流,并形成《关于建立邮政监管与检察监督联动机制的意见》,共同促进区域快递物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与此同时,嘉定区检察院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教育,依托主流媒体、报刊网络、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多种渠道以案释法,让广大人民群众提高对新型D*P的辨识能力,摒弃侥幸心理,远离“上头电子烟”。
(上海法治报)
以上就是关于《“上头电子烟”在社交圈传播:系新型毒品,吸食成瘾性强曝都美竹被迪拜富豪包养,和闺蜜住上亿别墅,拍大尺寸照片》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53562.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