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脘穴的位置和养生作用-中脘的准确位置图和按摩手法

2023-07-24 05:56:35

 

原标题:中脘穴的位置和养生作用

中脘穴在《脉经》称为中管,在《针灸甲乙经》中正式命名为中脘穴。中脘穴,属任脉,中脘是胃的募穴。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任脉的交会穴。

中脘穴具有疏肝理气,和胃健脾、消食导滞、降逆利水、美容养颜、延缓衰老的作用。

中脘穴主要用于腹痛腹胀,胃脘痛,急慢性胃炎,胃痉挛,胃下垂,消化性溃疡,消化不良,肠鸣泄泻,痢疾,便秘,精神病,高血压,胃痛,呕吐,纳呆,反胃,便血,肠痈,脏躁,惊悸,怔忡,癫痫,产后血晕,哮喘,痰多,中风,急惊风,鼓胀,虚劳痿证,荨麻疹,胁下坚痛,喘息不止,子宫脱垂,食物中毒,营养不良等。

脾胃为后天之本,得胃气则生,失胃气则死。脾胃负责受纳水谷,运化精微,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而胃又通过经络与脾,小肠,肺,肝密切相关,所以说若脾胃功能失常,气血生化不足,全身组织器官失养就会引起很多疾病。中脘穴是胃气输注于腹部的募穴,对脾胃及其相关的疾病有很好的调理治疗作用。

1,中脘穴能够健脾和胃,降逆消食。中脘穴是胃气结聚的募穴,是治疗胃病的首要穴位,具有调理胃气的作用,胃主受纳运化水谷;以降为顺,若功能失常,就会出现胃痛、反酸,呕吐、胃下垂、胃痉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利用中脘穴就能增强脾胃功能,健胃消食,升清降浊。

2,中脘具有补养气血,调整全身机能的作用。中脘穴为胃之募穴,脾胃经络相通,互为表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好则气血充足,全身得养,身体健康。若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气血不足以滋养五脏六腑,就会使身体衰弱,脏腑功能失调,抗病能力低下。可表现为消化系统症状兼面色萎黄,倦怠乏力,体弱消瘦,易感冒等。中脘穴就能增强脾胃功能,改善体质,对先天不足,病后体虚或慢性病等脾胃虚弱,气血亏虚者,都有很好的调治作用。

3,中脘穴具有健脾祛湿的作用,脾胃主运化水湿,可以使体内水液正常运行,不会停滞在一些部位。如果脾胃虚弱不能温煦运化水湿,积而生痰,痰阻于胃,浊气上扰则见头痛眩晕,心悸,失眠,癫痫,中风等。痰饮注于肺,可见咳喘痰多,针刺按摩中脘就可以健脾祛湿,温中化痰,促进体内水湿的正常运化。

4,中脘穴具有消除眼袋和美容的作用,脾主运化水湿,脾阳虚则运化无力,停于肺则咳喘,停于肠胃则腹满腹泻,水湿上扰头面则脸肿或眼袋发生,按摩中脘穴能健脾祛湿,消除眼袋。还能使气血充足,皮肤得到充分的滋养,面色红润光泽,更具青春活力。

5,中脘穴能增加肝、脾、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强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也就是说经常按揉中脘穴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中脘穴的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处。取穴时,它在肚脐和胸剑连线的中点处。

中脘穴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点按法:将手指併拢,放到中脘穴上,用力向下点按,力度以自己能够承受为准,坚持10秒钟,松开开,然后再点,再松开,如反复20次。

2,掌揉法:将双手掌重叠放在中脘穴上,顺时针方向按揉5分钟左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就是关于《原创 中脘穴的位置和养生作用-中脘的准确位置图和按摩手法》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54820.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
标签: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