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龙袍干尸”的由来-龙袍介绍
“龙袍干尸”被发现时就是干尸吗?不是。最初,那只是一具尚未腐烂、名字叫黄拙吾的清代男尸。后来,经过风干处理后才成为干尸。让我们先回首至发掘现场,慢慢道来。
2006年5月,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高能物理研究所的一处工地,工人正在繁忙施工。挖掘机在三四米深的地下刨开一些白黑相间的泥土之后,挖出了一具完整的棺材。因为棺材封闭完好,所以工人使用了挖掘机铲臂才将其破坏性地打开。棺中赫然躺着一具男性尸体。尸体尚未腐烂,穿着清代的官服官帽。工人们不仅没有恐惧,反而哄抢了随葬财物。随后,他们又把尸体和剩余随葬品用木片重新装殓并再次埋入土中。

(非发掘现场,图片源于网络)
第二天,高能物理研究所的有关人员在工地发现了破碎的棺盖。棺盖上写着:“皇清诰授中宪大夫拙吾黄公之灵柩”这十五个字表明文物已遭损坏。他马上联系了石景山考古研究所的贾卫平。贾卫平闻讯立即赶到现场,并将清代男尸再次挖出。
贾卫平在清理剩余随葬物品时发现:这具男尸内身穿着绣有金龙的衣物,很像是龙袍。他感到此墓非同一般,需要向上级汇报。他联系了北京博物馆的王馆长,说明了墓葬的情况。
不久,纺织品考古专家王亚蓉奉命赶到现场。王亚蓉则由此主导了尸体保护以及随葬纺织品修复的工作。尸体的衣物被剥离后,被风干为干尸,存放于石景山区宦官博物馆一间恒温恒湿的房间里。

(陈列于田义墓---太监博物馆的龙袍和干尸)
2009年8月20日,保存完好、风干后的尸体和修复后的龙袍首次对外展出。北京、干尸、龙袍,这三个关键词引发了媒体的轰动性报道,并形象的称干尸为“龙袍干尸”。
这就是“龙袍干尸”称谓的由来。随后,围绕龙袍干尸的相关谜团也就此展开。
下一篇 2、线索和谜团
以上就是关于《1、 “龙袍干尸”的由来-龙袍介绍》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56589.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