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片人徐四海:用热爱传承梦想,用镜头感悟初心-书法徐四海
在影视业急剧发展的这个时代,制片人这个群体也在快速的壮大。有这么一位年轻的制片人,他痴迷于镜头,用心记录爱与温暖,永远不满足自己的上一部作品,每天都在努力和追赶,他就是徐四海。
成功的作品,是经历和经验的积淀

徐四海,湖南视海影业有限公司创始人。大学时期专业学的是刑事侦查,深受香港电影的吸引,于2010年进入潇湘电影制片厂工作。
初入一个行业的陌生感和力不从心总是让人难受,刚进入潇湘电影制片厂剧组工作的他亦是如此。他说:“那时候由于专业不对口,只能干场务、助理这样的粗活,每天都要高强度的工作16个小时以上,非常的累。”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一年的沉淀给了他开始慢慢开始干现场制片的机会。担任剧组现场制片不久,恰好又出现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为湖南金鹰纪实频道拍摄纪录片。他接受了这个工作,之前所受的苦全都化成了经验和能力,他制作的第一部纪录片作品《台球卡卡》就获得了成功。在评选年度一百部优秀作品数据库时,他的作品被选入其中,取得了录选全国百部纪录片前二十三名的好名次。
在2010年到现在的十年间,他先后制作了多部优秀作品,包括纪录片:《台球卡卡》、《马背上的精灵》;专访类纪录节目:《中国扁带第一人张亮挑战虎跳峡》、《了不起的养虎人》、《谈判专家陈绍丹生死边缘的握手》等;参与新闻类节目拍摄有:《湖南新闻联播》、《午间新闻》、《新闻当事人》、《平民英雄》、《新闻大求真》等;还有在东南卫视播出的真人秀节目《好运旅行团》以及多部公益微电影和公益短片。
作品多,优秀的作品也不少。他凭借着自己这些优秀的作品,斩获了多个国际国内大奖。
在接受专访时,他谈到,作品的真实和品质永远是第一位,自己要坚持和坚守,做真正有意义的事,拍有思想、有灵魂的作品。
以专业素养为前提,匠心精神为保障

一部优秀作品的诞生,是以优秀的专业素养为前提,匠心精神为保障。徐四海,作为一名年轻的制片人,在具有优秀的专业素养之外,还拥有极为宝贵的匠心精神。
制片人是剧组中最重要的人物,他负责统筹、前期筹备、组建摄制组等多项工作,是整个制作团队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一个优秀作品的背后,一定是一个优秀的团队,而一个优秀的团队,一定离不开一个能力超强的制片人领导。而他就很好地担任着这个重要的角色。
当我们在问到他是如何选取、管理好自己的团队时,他说:“制片人最主要的是抓资源,把化妆、道具、设备、资金、美术、摄影、演员、导演等资源整合到一起。每个人在接触一次之后,就能够知道他的长处,适合做什么类型的片子,自己心里有底。”对于团队的管理,他指出:“我们是团队化管理,现在有几个不同等级的团队,每个团队负责一种类型的片子,当有任务时,就可以直接匹配。”
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做好资源整合,是他在谈话中多次强调的,也是他能做到低价做精品的重要原因。在接手每一个项目时,他都会和客户沟通好,问清他们要什么样的作品、要呈现出什么样的效果。秉承的原则就是,在有限的资金内,做最高质量的产品。
对作品的极高要求,也展现出了他所具有的匠心精神。当我们采访他对于自己的作品有怎样的要求和标准时,他坦言:“对于任何一个作品,都是以自己十年的媒体工作经验来认真对待,展示美好和极致。”
在当前这个影视行业高速发展的时代,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定位对一个制片人来说非常重要。他对于自己的优势和定位就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认识。他指出,自己的第一个优势就是拥有丰富的从业经验;第二个优势就是有一个自己擅长的、专攻的领域,“不做商业制片人,主要服务于公共事业为前提,做正能量的片子”。
坚持原创传递正能量,保持初心争做领头人

公益在徐四海的生活中占了很大的一部分时间,也是他一直坚持在做的事。在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后,拍摄了很多的公益宣传片。公益,也是他在制片人行业坚持做下去的力量来源。
在他创业受挫之时,支撑他坚持下去的,就是公益。他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做公益,制作公益片,带动更多的人一起加入公益事业。接触到长沙县红十字会后,他便经常和他们一起去做志愿活动,这让他觉得非常的充实。在这之后,他制作了《中国红》、《平凡之路》等多部公益短片,自己也加入了红十字会做志愿者,并于2018年9月率先成立了以传媒为服务方式的专业志愿服务队——长沙县红十字会文化传播志愿服务队。
许多人都认为,站在制片人的角度,实现商业价值就是最终目标。徐四海认为,对于商业性制片人来说,实现商业价值是他们的本职;但对于自己来说,挣钱不是唯一目的。首先需要做的,是要找到一个正确的方向。比起挣钱,更多的是跟着自己的内心走,做一些平民化、接地气、真实、有意义的作品。
做自己,做“细分领域”的标杆

拥有明确的目标和定位,是做一件事成功的关键。徐四海对待自己和公司的未来,有着非常明确和清晰的定位。做自己,做有灵魂的作品是他的原则,努力成为细化领域的标杆是他的目标。
徐四海立志用自己的技能来带动服务性、平民性事业的发展;综合自己多年的经历、经验及社会资源,做属于自己的内容,用作品传递正能量,紧跟国家政策发展的步伐。
做细分领域的标杆,是他近两年的明确目标。对于细分领域的解释,他说:“只专注于一个方向,只做主旋律、正能量的片子,不去做其它的东西。”对于公司以后的发展,他也有很清晰的计划——做网络大电影。他告诉我们,很早之前,他就想做退役军人题材的网大,也是湖南第一个提出做这类题材电影的制片人,但无奈资金缺乏,第一部作品无疾而终,这个计划也因此耽搁。但是现在,他还是想要坚持创立视海影业的初衷,做出好电影。
对于现在热度很高的短视频,他表示公司也有相关计划。他们会制作三到五分钟的短视频投放到PC端,制作一分钟的视频投放到移动端。视频主要投放在世界最大的短视频平台Youtube上,也会投放在国内的爱奇艺、优酷、腾讯等视频平台上。
最近,他的团队以“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时代背景,以美丽乡村,全域旅游为背景,制作一部《走进新生活》的短视频栏目。该栏目主要记录社会最底层农村人民的生活,拍摄地点选定在乡村。他告诉我们,只有老百姓的生活,才是最真实的,最有意义的。
记者手记:
在对徐四海进行采访时,记者最深的感受就是,他是一个执着于公益事业的人,对于自己想做的事,有着湖南人特有的霸蛮和坚定。认准一个目标,就一定会想尽办法靠近它,实现它。
我想,这也正是他能够如此特别,如此坚毅的原因吧。祝福四海,希望四海在自己喜欢的路上披荆斩棘,执着前行。(胡林琳黄思敏)
以上就是关于《制片人徐四海:用热爱传承梦想,用镜头感悟初心-书法徐四海》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58937.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