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读后感

2023-08-08 20:31:49

 

积极主动

时下盛行的社会观点认为,环境与条件对我们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们不否认条件作用的影响巨大,但并不等于承认它凌驾于一切之上,甚至可以决定我们的命运。

当下被普遍接受的用来解释人性的三种“决定论”:基因决定论、心理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都以“刺激-回应”理论为基础,其基本观点就是认为我们会受条件左右,以某一特定方式回应某一特定刺激。这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模式。

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在于我们在刺激和回应之间可以带入自己独立的思想、自由的意志,人有选择的自由,选择对于此刺激有不同的回应。选择的自由包括人类特有的四种天赋:自我意识、想象力、良知、独立意志。人可以在消极被动的模式中加入自己的选择,从而转变为积极主动的模式,加入自己的选择之后,对刺激的回应不再是基于外在环境,而是基于自身的抉择。积极主动不仅是指行事的态度,还意味着人一定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对一件事情不能听之任之,随波逐流,而应该主动介入,主动争取。

判断一个人是否积极主动可以观察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些事物,这些事物的范围可以称为一个关注圈,关注圈内一些可以被掌控的东西,可以圈成一个影响圈。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自己的影响圈,关注与自己能改变的,并为之做出努力,消极被动的人则专注于关注圈,关于自己无能为力的东西,并为此浪费时间。积极主动的人虽然看中影响圈,但其关注圈却不小于影响圈。人们应该尽可能扩大自己的影响圈和关注圈。

影响圈的核心就是做出承诺和信守诺言的能力,积极主动的本质和最清晰的表现就是对自己或者别人有所承诺,然后从不食言。

虽然我们可以在刺激和回应之间加入自己的选择和判断,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事情做都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对于错误的选择,需要及时承认错误,并加以改正,而不是自怨自艾,不肯直面错误。对于能控制的问题,尽自己所能解决问题,对于不能控制的问题,泰然处之,处变不惊。

以终为始

以终为始说明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先认清方向。这样不但可以对目前的处境了如指掌,而且不至于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误入歧途,白费功夫。

“以终为始”的一个原则基础是“任何事都是两次创造而成”。我们做任何事都是先在头脑中构思,即智力上的或第一次创造,然后付诸实践,即体力上的或第二次创造。即相当于理论和实践、目标和具体措施的关系。但有些人的“第一次创造”未必都经过有意识的设计,即没有理论的支撑就直接实践。想象力、良知、自我意识的结合可以让我们编写自己的人生剧本,进行第一次创造,先找到自己的目标。

以终为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撰写一份个人使命宣言,即人生哲学或基本信念(就是确定自己人生的目标)。个人宣言需要基于正确的原则,制定个人宣言必须从影响圈的核心开始,当我们专注于这个核心并取得丰硕的成果开始,影响圈就会被扩大,会有力的提高我们生活各项领域的效能。

以原则为生活中心的人总是见解不凡,思想与行为也独具一格,而坚实、稳定的内在核心赐予他们的高度安全感、人生方向、智慧和力量,会让他们度过积极而充实的一生。

唯有参与,才有认同。只有参与个人、集体的使命宣言的拟定,才能真正的认同。

要事第一

独立意志,有效管理的先决条件。独立意志指的是做出决定和主动选择,并根据这些决定和选择采取具体行动的能力。有效的管理指的就是要事第一,先做最重要的事。

表1 时间管理矩阵

紧迫不紧迫重要1

危机

迫切问题

在限定时间内必须完成的任务2

预防性措施

建立关系

明确新的发展机会

指定计划和休闲不重要3

接待访客、某些电话

某些信件、某些报告

某些会议

。。。4

琐碎忙碌的工作

某些信件

消磨时间的活动

令人愉快的活动

紧迫之事通常都显而易见,推脱不得,但不见得一定很重要。重要性与目标有关,凡有价值、有利于实现个人目标的就是要事。

第一象限事务既紧迫又重要,需要立即处理,但如果过分注重第一象限事务,那么他们的范围会越来越大,最终占据你的全部时间和精力。

第二象限事务人人都是知道这些事很重要,却因尚未迫在眉睫,反而避重就轻,忽略这些事情。

高效能人士总是避免陷入第三和第四象限事务,他们通过花费更多时间在第二象限事务上,以期减少第一象限事务。

只要能确定自己的第二象限事务,而且即知即行,一样可以事半功倍。

让第二象限事务成为生活中心的有效工具必须满足以下六个重要标准:和谐一致、平衡功能、围绕中心、以人为本、灵活变通、便于携带。第二象限事务的活动是有效自我管理的核心内容,因此你需要一个有效的工具叫生活中心转移到第二象限事务。以第二象限事务为中心的日程安排需要以下四项关键步骤:确认角色、选择目标、安排进度、每日调整。

授权,高效能的秘诀。授权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指令型授权和责任型授权。指令型授权是就工作的每一步进行详细的指导;责任型授权的关注的终点是最终的结果,它给人自由,允许自行选择做事的具体方法,并为最终的结果负责,这种授权给人以信任,信任是促使人进步的最大动力,但这种方式需要对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让他们拥有符合这种信任水平的能力。

人际关系的本质

——没有信任也就谈不上友谊,没有诚实也就谈不上信任

个人独立不代表真正的成功,圆满的人生还须追求公众领域的成功。不过,群体的互赖(互相信任)须以个人真的的独立为先决条件。良好的互赖关系可以使人享有深厚丰富的情感交流,不断跃进的成长以及为社会服务奉献的机会。

情感账户,情感账户存款的是礼貌、诚实、仁慈与信用。这使别人对我更加依赖,必要时能发挥相当的作用。信赖可以带来轻松、坦诚且有效的沟通。建立和维护关系都需要时间。保持耐心很难,不但需要积极的态度,还要对影响圈有所关注,要循序渐进,切忌不切实际。建立并维持人际关系是一种长期投资行为,情感账户的投资方式主要有如下七种:理解他人、注意小节、信守承诺、明确期望、正直诚信、勇于致歉、无条件的爱。

双赢思维

——金科玉律已深植我们脑海,现在则是奉行不渝的时刻

人际交往的六种模式分别是:利人利己(双赢)、两败俱伤(双输)、损人利己(赢/输)、独善其身(赢)、舍己为人(输/赢)、好聚好散(无交易)。在这几种模式中,选择哪一种必须视情况而定,关键是认清形势,不要教条的把某一种模式应用于每一种情况。实际上,多事情况都只是相互依赖的大环境中的一部分,所以只有双赢模式才是唯一可行的。

双赢可使双方互相学习、互相影响及共谋其利。双赢的原则是所有人际交往的基础,包括五个独立的方面:“双赢品德”是基础,接着建立起“双赢关系”,由此衍生出“双赢协议”,需要“双赢体系(结构)”作为培育,通过“双赢过程”来完成。

双赢品德有三个基本特征:诚信、成熟和知足;双赢关系是以双赢品德为基础的,双拥的精髓就是信用,即情感账户;双赢协议用来说明双赢的定义和方向,它让纵向交往转为水平交往,从属关系转为合作关系,上级监督转为自我监督;双赢体系,双赢只能存在于体系健全的组织机构中,一般来说,你鼓励什么就会得到什么,双赢体系要为双赢协议创造有利环境;双赢过程,不同的任何机构采用以下四个步骤完成双赢过程:首先,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真正理解对方的想法和顾虑,有时甚至比对方理解得更透彻。其次,认清主要问题和顾虑(而非立场)。再次,确定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最后,寻找实现这种结果的各种可能路径。

双赢并非性格魅力的技巧,而是人类交往的一种模式。双赢来自诚信、成熟和知足的人格,是高度互信的结果

知彼解己

——心灵世界自有其理,非理智所能企及

移情聆听,作为聆听的最高层次,移情聆听知识以理解为目的的聆听,要求听着站在说话者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和感受。移情聆听是有风险的,只有当你做好了被对方影响的准备,才能深入到移情聆听的阶段,而这是需要足够的安全感的因为这时候你会变得脆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很矛盾,因为在影响对方之前,你必须被影响。移情倾听需要先让自己敞开心扉,才能打开对方的心门。先开放自己确实需要勇气,因为会更容易受伤。

我们在听别人讲话时,总会联想自己的经历,因此自以为是的人往往会有四种“自传式回应”的倾向:价值判断,对旁人的意见只有接收和不接受;追根究底,依自己的价值观探查别人的隐私;好为人师,以自己的经验提供忠告;自以为是,根据自己的行为与动机衡量别人的行为与动机。正确的沟通应该是移情聆听,至少包括四个阶段:第一,复述语句,这至少能使人专心聆听;第二,加入解释,完全用自己的语句表达;第三,掺入个人的感觉,此时听者所注意的已不止于言语,也开始体会对方的心情;第四,既加以解释,又带有情感。

表达自己也是谋求双赢之道必不可缺少的,了解别人固然重要,但我们也有义务让自己被人了解,这通长需要相当的勇气。表达自己并非自吹自擂,而是根据对他人的了解来述说自己的意见,有时候甚至会改变初衷,因为在了解别人的过程中,你也会产生新的见解。

统合综效

——我以圣者的期望自勉:对关键事务——团结,

对重大事务——求变,对所有事务——宽大

统合综效就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也就是说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也是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又不仅仅是一个组成部分,而是最具激发、分配、整合和激励作用的部分。统合综效的精髓就是判断和尊重差异,取长补短。所谓统合综效的沟通,是指敞开胸怀,接纳一切奇怪的想法,同时也贡献自己的见地。

与人合作最重要的是,重视不同合体的不同心理、情绪与智能,以及个人眼中所见到的不同世界。自以为是的人总以为自己最客观,别人都有失偏颇,其实这才是画地为牢。反之,虚淮若谷的人承认自己有不足之处,而乐于在与人交往中汲取丰富的知识见解,重视不变通的意见,因而增广见闻。

不断更新

——微不足道的小事也会引发惊人的结果,每念及此,我就认为世上无小事

不断更新就是个人产能,它保护并优化你所拥有的最重要的资产——你自己。它从四个层面更新你的天性,那就是:身体、精神、智力、社会/情感。

身体层面,指有效呵护我们的身体——健康饮食,充足休息以及定期锻炼。锻炼属于第二想想的事物,重要但不紧迫,是需要我们着重关注的事务;精神层面,精神层面的更新为你指引人生的方向,是人的本职、核心和对价值体系的坚持,是生活中非常四人而又至关重要的领域,精神层面的更新也是第二象限的事务,也是需要着重关注的事务;智力层面,智力层面的更新主要靠教育,借此不断学习知识,磨砺心智,开阔视野。养成定期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的习惯是拓展思维的最佳方式,人们可以借此接触到当前或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这也是第二象限的事务;社会/情感层面,生活中社会层面和情感层面之所以紧密连接,是因为我们情感生活首先源自并体现于他人的关系,但并不限于此。

自我提升和完善的过程必须包括天性中的所有四个层面:身体、精神、智力、社会/情感。每个层面都很重要,只有平衡号四个层面的更新进度,才能取得最理想的效果。自我提升和万神是一种原则,也是一个过程,一个在成长和转变之间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一个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


以上就是关于《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读后感》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61145.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
标签:
声明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