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诗词知多少?一起来挑战~-端午诗句经典古诗文秀
端午节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作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起源于中国古代。关于端午节古代的诗人有许多佳作,从这些诗词作品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许多古人关于端午节的习俗。那么你又了解多少呢?
端午诗词知多少,等你来挑战。
端午诗词知多少
轻汗微微透碧纨, 。
《浣溪沙·端午》 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词中提到了关于端午节的习俗:缠彩线,挂小符。
绿杨带雨垂垂重。。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小贴士:端午节为什么要饮雄黄酒?
饮雄黄酒,是中国民间节日端午节的习俗之一。雄黄酒,用以驱虫解五毒,小儿涂于头额、耳鼻、手足心,并洒墙壁间,以法诸毒。流传中国民间之《白蛇传》故事,即是以雄黄酒解蛇虺诸毒,而现白蛇原形。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艾束著危冠。
《乙卯重五诗》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诗中提到的关于端午的习俗有:包粽子;在帽子上插艾草;蘸浓雄黄酒,写“王”字于门扇;用朱砂酒点涂额头。
谁家儿共女,。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小重山·端午》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诗中提到的关于端午的习俗有:采撷艾蒿、蒲草;用五色丝带缠绕着手臂。
,新样钗符艾虎。
《贺新郎·端午》刘克庄
深院榴花吐。画帘开、綀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致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醑。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
小贴士:艾虎,即用艾叶剪成老虎形,成对缀在钗头。艾草,菊科,多年生草本。茎、叶皆可以作中药,性温味苦,有祛寒除湿、止血、活血及养血的功效。叶片晒干制成艾绒,可用于灸疗。
明朝端午,。
《殢人娇·或云赠朝云》苏轼
白发苍颜,正是维摩境界。空方丈、散花何碍。朱唇箸点,更髻鬟生彩。这些个,千生万生只在。
好事心肠,著人情态。闲窗下、敛云凝黛。明朝端午,待学纫兰为佩。寻一首好诗,要书裙带。
创作背景: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年)五月四日。是时,东坡在惠州贬所已是第二个年头了,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想到自己的侍妾朝云,于是作此词表示崇敬,祝她健康。
,笑指榕枝艾叶鲜。
《台湾竹枝词·竞渡》钱琦
竞渡齐登杉板船,
布标悬处捷争先。
归来落日斜檐下,
笑指榕枝艾叶鲜。
龙舟赛:龙舟赛是一种古老的中国民俗活动。据传东周末期战国时楚国大夫屈原含恨投江自杀,楚国人民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岳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彩缕碧筠粽,。
《表夏十首(其十)》元稹
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哀哉徇名士,没命求所难。
小贴士:“碧筠”和“白玉”在这句诗中最为传神,凸显了箬叶的绿,也彰显了粳米的白。
怎么样,这些诗词你都回答对了多少?
快来后台留言吧!
祝大家端午安康,假期愉快~
以上就是关于《端午诗词知多少?一起来挑战~-端午诗句经典古诗文秀》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65173.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