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PK ▏浙江理工大学“赏茶中百戏,扬文化古香”!美美与共,感悟径山茶韵-浙江理工大学晚会
浙江理工大学“赏茶中百戏,扬文化古香”暑期社会实践队
辅导员:岑俊静 通讯员:易婧

茶文化在中国已有千年历史,从唐代开始发展起来,在宋时达到了“盛造其极”的境界。“茶百戏”由宋代点茶技艺延伸而来,又称分茶、水丹青、汤戏、茶戏等,是我国珍稀的文化资源,是再现古代点茶、斗茶文化的重要历史见证。2017年茶百戏正式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近日,热播的《梦华录》还原了宋代“点茶”技艺,其“碾茶、热盏、击拂、水痕”的工艺流程,让广大观众大开眼界,沉浸式地感受了宋代的文雅风物和精致审美。为了对径山点茶技艺和茶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在初步考察之后,实践团按照计划,实践队和留学生Shawn一同,前往杭州余杭区径山村体验点茶。
6月23日上午11时许,团队出发前往径山“舍与得”茶馆。在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中,我们与Shawn谈论各种话题,从电影到书籍,从武术到音乐,从专业学习到人生感悟,一同碰撞出友谊的火花。

到了茶馆后,茶馆负责人先带领实践团参观了茶馆内的各色陈列器物,讲述了径山茶文化的发展,径山点茶的历史以及径山点茶技艺的传承发扬现状。团队了解到,自宋徽宗以后,多位帝王曾到径山寺祈福祭拜并到径山品茶。作为一种高雅的文化活动,点茶最初兴盛在宫廷,随着文化和经济的不断繁荣,后来在民间普及开来。因此,径山享有着“茶禅文化第一村”的美誉。现在,在村党总支书记俞荣华的带领下,村里通过举办民间版径山茶宴,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体验,让茶禅文化走入寻常百姓家,打造径山的文化金名片。
参观完茶馆之后,茶艺师便带领团队来到了一个古色古香的茶厅,案桌上已经摆好了点茶需要的相关器具。茶艺师开始介绍各项器物和它们的雅称,如用于盛装茶汤的碗叫“陶宝文”,盛水的茶器叫“汤提点”,有点茶击拂之用的茶筅叫“竺副帅”等。在茶艺师的指导下,Shawn和团队一位成员共同体验了径山的民间点茶技艺:首先是“温盏”,将准备好的热水倒上一圈到茶碗中,温碗和茶筅。然后将茶碗内的热水倒掉,打开茶盒用茶匙舀取大约一勺半的茶粉放入碗内,倒上一圈热水用茶筅进行调膏,胳膊不动晃动手腕沿一个方向打圈。第二次注水沿碗壁一圈半左右,左手护住茶碗,右手吊肘悬臂、保持胳膊不动晃动手腕在碗中画“W”或“N”型,用茶筅持续快速地击拂茶汤,点出汤花,之后是第三次,第四次……七汤后,已经点出比较丰富、浓稠细腻的汤花,有点像喝咖啡里面的奶盖。茶艺师告诉我们,汤花的成色越白越好。点完之后,便用茶粉调膏在茶汤上作画。最后,茶艺师向团队成员和Shaun展示了当地最高的待客礼节--分茶并吃茶。

在击拂茶汤点出汤花的时候,Shawn刚开始很不适应这样全靠手腕发力的快速动作,觉得很“difficult”,不过后面逐渐掌握要领,最后他画了一个很可爱的笑脸,开心地给自己的作品拍照记录。作画完成之后,实践团共同分享品尝了这三碗茶。汤花泡沫绵密,用红茶做的茶汤入口微微有点涩感,但回甘很久,茶香在口中与味蕾共舞。

与茶艺师合影留念之后,实践团便离开茶馆在附近的亭子里转了转,在和Shawn的交流中他表示这次点茶体验令他非常难忘,同时也很高兴能够参加本次活动。随后实践团乘上了回学校的车,路上大家都很疲惫,但也很开心:此次径山点茶体验实践圆满结束,团队和留学生一起体验了点茶这一珍贵且历史悠久的非遗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传承非遗文化基因是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走进径山,我们在实践中真真切切地感受了宋代茶韵之美。面向未来,我们将传播茶百戏文化,展现宋代独特的点茶技艺,讲好中国茶文化故事,最终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提出我们的思考和总结。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以上就是关于《暑期社会实践PK ▏浙江理工大学“赏茶中百戏,扬文化古香”!美美与共,感悟径山茶韵-浙江理工大学晚会》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70663.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