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拜“观世音菩萨”,心中默念这2个字,消业增福!-身上有佛光的女人
许多人都喜欢拜观音菩萨,许多家庭也供奉的有观音菩萨宝像。“家家弥勒佛,户户观世音”,观音信仰由来已久,已经深深地扎根在信众的心中。为什么大家都喜欢供奉观音菩萨?因为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悲悯众生,解救众生脱离苦海。“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若有众生诚心祈念,菩萨随即观其音声,予以救助。
在民间信仰中,观音菩萨是慈悲的化身,是与大众缘分最深的菩萨。其实在过去世中,观音菩萨已证得佛果,但菩萨慈悲,不忍众生受苦,于是倒驾慈航,自请降格为菩萨,更好救渡苦海众生。观音菩萨不只是手持净瓶柳枝甘露的形象,菩萨有三十二应身像,应缘示现。许多信众到寺院都会到寺院的观音殿去礼拜供养观音菩萨,也会在菩萨像前许愿等等。拜“观世音菩萨”,心中默念“慈悲”二字,消业增福!

拜观音、念观音,不如自己做自己的“观世音”。菩萨不需要你拜他,也不需要你的供养,菩萨需要你有一颗慈悲善良的心。世人皆苦,苦在放不下,放不过自己,不放过他人,嗔恨、计较、抱怨,不曾停歇,所以“苦”啊!你的心里不解脱,磕多少头也无济于事。我们常说:心里不放过自己,是没有智慧;心里不放过别人,是没有慈悲。你的心量太小,自私悭贪,怎能容纳福气?你的心地不好,“口念观音心不善,喊破喉咙也枉然”,只会让自己离佛菩萨越来越远。
其实人生一切业障、问题的根源都在于自己的心,佛门里讲“一切唯心造”,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世人皆想与菩萨求得感应,却不知这感应不是求来的,而是你心中有真善美,内心有慈悲,言行有德,践行菩萨道,自然能感受到菩萨慈悲力的加持,这加持力源于自己心中的爱。“慈悲”者,慈为拔苦,悲为予乐,能够力所能及地救济众生脱离苦海,能够尽己所能地给予众生方便、力量与安乐,这就是最大的功德。

我们对佛菩萨最好的恭敬和供养,是学习菩萨的智慧和精神,“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成为一个像他们那样仁义慈爱的“菩萨”,慈爱一切有缘无缘众生,悲悯一切受苦大众。菩萨不是神明,菩萨是慈悲的象征,不只是佛门里受人敬仰的菩萨,我们身边的一切善良的人,都可以是渡人离苦的“活菩萨”。所以,愿你成为别人的一道光,成为他人心中的“菩萨”,希望你保持善良与慈悲,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光走出黑暗。
“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世人有苦求菩萨,求菩萨改变自己的命运,却不知当下所遭遇的一切其实都是自己的内心出了问题。因为你的内心有分别、有执念,心境不好,所以感受到了苦。除了身体上的毛病,其实人的大多数痛苦都是自己的价值观带来的,也就是自己的念头,你有什么样的心念,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你自己若不转心,谁也救不了你,“若不回头,谁为你救苦救难;如能转念,何须我大慈大悲”。

菩萨再慈悲,也不能顶替大家去修行,“万般皆苦,只可自渡”,自己的人生自己走,命自我立、福自己修。不要指望菩萨慈悲怜悯你,你应该成为自己的救渡者,成为自己的“菩萨”,亦成为别人的“菩萨”,点亮自己、照亮别人。当你的心中有慈悲,就不会再抱怨、喜怒无常,你会明白身边发生的一切事都是自己的因果,也都是最好的安排,“佛眼看众生,众生都是佛”,你心里有慈悲,看任何人都是慈悲的,这就达到了菩萨境界。
“观音菩萨妙难酬,清净庄严累劫修;三十二应周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瓶中甘露常遍洒,手内杨枝不计秋;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希望大家慈悲喜舍、利益大众,也是在为自己修福积德。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感恩您的阅读与分享,祝吉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以上就是关于《佛教:拜“观世音菩萨”,心中默念这2个字,消业增福!-身上有佛光的女人》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76842.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