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棋,只争朝夕-人生如棋局的经典语录图片
【影评】棋王(梁家辉版)
写在前头:之前在咖啡厅工作过,碰到过几个对电影甚为了解的“知识分子”,欣欣然与他们交流分享自己的电影经历,当谈论到“看一部电影,是否会去发掘故事背后的故事”时,每人各执己见,但他们都有一个一致的看法:去看什么影评,都是一些矫揉造作之人写的矫揉造作的文字,不值一提。我没有反驳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让别人认同自己,真的很难。我自己喜欢看电影,偶尔也会写影评放在豆瓣上。电影作为第七大艺术,,逐渐发展成为21世纪最广泛和最具影响力的艺术。一部电影,一部优秀的电影,除了银幕呈现的影像和与之相适声音之外,其实电影背后的故事也是这部电影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我有个习惯:每看一部电影,都会去搜索组成它的其他血与肉(影评占很大一部分),想知道别人是如何看待这部电影的:哪些是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的、哪些是被我忽略却极为有趣的细节、哪些是电影背后的故事,我却不知道的。。。。。。这些都是极为让人兴奋急切,所想要知道的。矫揉造作的人,是有,其一,你观而察之,其二,你不可成之;矫揉造作的文字,是有,其一,你抽而剥之,其二,你不可为之。一篇努力认真的影评,值得所有人尊敬,写得好的话,不妨去看看这部电影,这是对影评最大的反馈,对作者最大的肯定!
正文:《棋王》有两个版本,我看得是梁家辉版,1991年上映,导演:严浩,监制:徐克,主演梁家辉、岑建勋、王士杰,原著:张系国、钟阿城,编剧:梁家辉、严浩,策划:侯孝贤,这阵容,不可不谓之强大!也让电影质量有了保证。
影片的一开始闪现混乱时期的片段,伴以一曲罗大佑的《爱人同志》,震撼、急促却又让人彷徨的摇滚乐,我迅速被电影吸引,沉浸到那个动乱、不安的时代。影片的内容是根据《棋王》改编的,同一篇名,不同的作者,两个不同的故事,说不清哪个是真,哪个是不真。阿城的《棋王》是以程凌的断断续续的回忆呈现的,讲述文革时期,青年上山下乡,棋王王一生的传奇故事,主线是程凌为了帮助丁玉梅提高神童世界节目的收视率,发现“小棋王”,然后围绕小棋王发生的故事,即张系国的《棋王》是主线故事。
电影情节的推进顺理成章,故事性很强,没有让人感到枯燥或者无厘头的地方,单单以剧情看这部电影的话,我认为它是优秀的,相比其他类型片诚意十足,梁家辉很好演绎了王一生这个棋呆子,此外,有徐老怪监制的电影,必定有江湖有武侠,这部电影会让你感到不一样的武侠风格,爽快感,不因题材而递减。比较可惜的是细节处打磨不够,经不起推敲,尤以最后两大棋王相会的结尾,实在让人难以理解,个人认为是一大败笔。
看《棋王》电影之前,我是没有读过原著的,近几年国内几部大IP改变的电影,饱受原著党诟病,其中也有我看过原著的电影,确实,电影把原著改的面目全非,毁了原著的精气神,具体电影名字我就不指名道姓了,相信大家也心知肚明。
说说原著吧,这几天抽空把两部《棋王》看了,阿城的棋王作为短篇小说,短小精悍,与电影中情节大体一致,细节处不必推敲,电影中很好的呈现了阿城小说中的几个精彩的情节:王一生吃饭时的绝妙、王一生以一敌九下盲棋。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人们精神受到压抑,作为英雄的王一生也不过是一个平凡人,有饭吃有时候就是最大的幸福。
张系国的棋王则是一篇寓言小说,故事虽然离奇荒诞,但是反映的主题却是发人深刻,作为电影的主线,也许也是导演想要表达的主旨:台湾时代变迁,经济发展,人心世道却每况愈下,物质丰富,精神匮乏,人们都病了,没有谁能预测未来,努力才能创造一切。
看这部电影的初衷是被电影的名字吸引到了,“棋王”“King Of Chess”,但凡智慧大能力者总是受人欢迎,被人崇拜。喜欢电影里面的两句话:“楚河汉界,风云叱咤,称霸四方;世事如棋,乾坤莫测,笑尽英雄”
电影这种东西,灯一亮就全醒过来了,图个什么呢?反正我知道。
以上就是关于《人生如棋,只争朝夕-人生如棋局的经典语录图片》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78214.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