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鼠年,别样话!缙云老学究带你了解千奇百怪的鼠“话”-缙云旧名

2023-09-23 07:01:34

 

本文作者:陈喜和

每到新的一年,人们总是对当年的生肖大唱赞歌,寄托着美好的愿望,这当然无可厚非,尽管其中也不乏“叶公”之辈,并充斥着虚无的褒奖之词。今年是农历的鼠年(庚子年),下面就来谈谈我所知道的有关老鼠的话题。老鼠虽位居十二生肖之首,但名声狼藉,它们偷吃粮食,破坏器具,传播病菌,因而落得“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狼狈处境。

人们对老鼠必欲除之而后快,剿灭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最绝的就是抓住老鼠后,在它们的肛门里塞进一些黄豆,然后把肛口用线逢死,黄豆膨胀后,因难受变得暴怒残忍,到处找同伴撕咬打斗,使其消灭同类或两败俱伤。尽管通过各种努力,包括全民动员掀起声势浩大的灭鼠运动,但收效甚微,老鼠们依然瓜瓞绵延,兴旺发达,活得有滋有味,甚至与你共处一室。

我在60多年的生涯中,曾多次与老鼠过招。我在十几岁时,有次老鼠成群结队,竟然在我家一个摆放杂物的木架上嬉戏打闹,我本能地随手一抓,居然抓住了一只大老鼠,然后迅速地把它掼在地上,顷刻毙命。在某年一个冬天的半夜,有两只老鼠竟在我的被子上打架,我睡眼朦胧,伸手一摸,一只老鼠咬住了我的指头,我顺手一抓,并掐住不放,僵持了几分钟,老鼠慢慢地断了气。

还有一次,我在章村初中宿舍下楼梯的时候,有只老鼠傻乎乎地窜到我刚要落脚的楼梯踏板上,只听“吱——”的一声,顷刻成了我脚下的冤魂。十几年前,一次我推门进房,突然传来老鼠的惨叫声,原来有只老鼠刚好被夹在门轴上呜呼;前几年,学校宿舍的老鼠猖獗,我用强力粘鼠胶捕杀,下半夜,听到老鼠“吱——吱——”地发出声声哀叫,伴着悉悉索索的挣扎声,我一阵窃喜,知道有老鼠中招了。心想,反正你是“瓮中之鼠”,先让你吃够苦头,等天亮了再收拾也不迟。谁知早上我起来一看,粘鼠板上已没有了老鼠的踪影。

后来发现,它正伏在一个角落喘着粗气,没有逃窜。我感到奇怪,就拿了根竹竿把它压住,原来当初它的尾巴被粘住,后来被它挣脱了,而粘在尾巴上的粘胶又反粘在其他的物件上了,真是命该当绝!如果是蜥蜴,一定会选择断尾逃命的,但老鼠没有这个功能,况且它的尾巴除了常见的作用外,作案时还有其重要的用途。我村有人亲眼看到,有只老鼠把尾巴伸进谷仓的缝隙里,把谷子拨弄出来享用;还有人看到过两只老鼠偷鸡蛋的情形:一只怀抱鸡蛋,仰天躺着,另一只就是咬住它的尾巴拖走的。

老鼠虽然讨人嫌,但它的肉却香嫩鲜美,我小的时候,爷爷总是把抓到的老鼠去掉头尾、外皮和内脏,再在鼠肉上撒上少量的食盐,然后用箬叶层层包裹,放在火里慢慢煨熟,等到青箬变得焦黄,飘出缕缕香味时,就可以大饱口福了。上世纪80年代,我在章村初中任教时,一次,与几位同事用电猫捉了五六只大老鼠,烧了一锅老鼠肉,大快朵颐。

据说广东有些饭店有一道叫做“三叫”的名菜,也就是活吃刚出生的粉红色的小老鼠。何谓“三叫”?就是筷子一夹,幼鼠“吱——”地叫一声;夹着蘸调料又叫一声;放到嘴里一嚼,再叫一声。这种吃法,在大多数人看来,不仅恶心并且残忍。从大自然的角度和现在武汉爆发的疫情来看,应该少接触野生动物,接触也要做好防范工作,更应禁止吃老鼠。

我相信许多人都喝过各种各样的酒,但可以肯定,几乎没有人喝过“老鼠酒”。有次我们全体教师会餐,饮用当时兰溪马涧酒厂生产的橘子汽酒。当我们吃喝得兴致正浓的时候,有几位同事打开一瓶倒出喝了几口后,感觉有点不对劲,好像有一种怪怪的味道,仔细看了剩下的小半瓶酒,这一看不要紧,大家都倒吸了一口凉气,浑身起了鸡皮疙瘩,原来瓶里泛着一只黑乎乎泡胀了的小老鼠(估计是灌装前钻进去)。喝过的人感到恶心甚至呕吐,没喝过的人也没有了胃口。

我们把那瓶酒命名为“老鼠酒”。那时还没有消费者权益的概念,更不懂得维权,出于义愤,我以试试看的心理,当即给酒厂写了一封信(那时学校还没有电话),其中一句是:“酒缸有鼠,不足为奇;酒瓶有鼠,实乃珍闻;贵厂的卫生工作创造到如此水平,真是惊人之举!”最后也不忘威胁他们一下:“如果这件事不处理好,我们将“老鼠酒”拍成照片,附上文字,向卫生部门反映,并到处散发,让你们的酒卖不出去”。信居然起了作用,厂里接到后,马上派了副厂长和供销科长前来学校协商处理。最后他们以25瓶同品牌的酒作为筹码,索回那小半瓶“老鼠酒”,要求我们不再追究,了结此案。

老鼠也并不都是以反面的形象出现,虽然鼠目寸光,但它们的嗅觉灵敏,狡黠灵活,现在有些部门用经过训练的老鼠做“侦查员”等。又因它们的繁殖能力强,旧时被当作多子多孙的象征。家里有没有老鼠或多不多,也是衡量你家富足与否的一个标准;它们虽然不懂得什么叫“欺贫爱富”,但总是喜欢到相对富足的人家转悠;如果你家断了粮,它们是不会光顾的。

传说老鼠还是五大仙之一的“灰仙”,具有预测能力。以前缙云南乡人外出烧木炭、做木头等,他们以山棚里有老鼠为豪,敬它们如若神灵,认为老鼠会给他们带来安全和财富。我母亲经常说,如果家里突然没有了老鼠,可能就会有灾难来临。1967年冬天,我家外楼好几天看不到老鼠了,母亲心里就不踏实了,总在念叨:到底会发生什么事呢?不知是巧合呢还是真的应验,反正没过几天,母亲的担心变成了现实,邻家起火了,连带把我家里的一切都化成了灰烬。

据说,老鼠还是治疗烫伤的良药:把刚出生的幼鼠,最好是在母鼠腹里剖出来的鼠胎,放进用乌桕籽榨的清油里浸泡,浸泡的时间越长越好,用鸡毛蘸着敷在烫伤处,清凉退热。缙云人用老鼠命名一种病症:把长在手脚上的疣(千日疮)叫做“老鼠㾋”;用老鼠命名一种草药:一种叫“天葵子”的草,因根块极像老鼠粪,故叫“老鼠屙”;用老鼠命名一种树:这种树的树身青一块白一块,且没有规则,极像疤痕,南乡人叫这种树为“老鼠啃”;缙云人称地冰花为“老鼠牙”,称老鼠吃剩下的东西为“老鼠残”,谁的耳朵小,就被称为“老鼠耳朵”。

老鼠皮是以前烟民们做烟袋的首选材料。抓到老鼠(以大为佳)后,用绳子系住颈部,把颈部的皮360度割开,然后把割开的皮稍稍翻转,紧紧抓住后用力向下拉,整张皮就翻卷着剥落下来,再翻转,让有毛的一面朝外,用麸糠填塞晾干后,稍加整合缝制,穿上绳子,便成了烟袋了;缺点是没有经过化学药物的制作,有点硬邦邦,使用时嘞啦嘞啦地作响。

千百年来,缙云人积淀了深厚的老鼠文化。特别著名的就是“老鼠娶亲”。旧俗认为,每年大年初一的晚上,是老鼠嫁娶的吉日良辰,长辈们总是要求孩子们早早地睡觉,免得打搅它们办喜事,如果看到了就很晦气。我们南乡有一则《街狗喊》的童谣,其中有几句是讲老鼠接新妇的事,“……花对花,蕊对蕊,雄鸡啄老鼠;老鼠娘,跳过墙;墙底(里面)接新妇,墙外打铜鼓;揣摸新妇几时来,媳妇大年初一来。”我曾写过一首《老鼠接新娘》的童谣:老鼠囡,住隔墙,上下山村最漂亮;年初一,忙梳妆,该夜乌日做新娘;红灯挂,锣鼓响,摇呀摇呀大轿扛;谢天地,拜高堂,热热闹闹入洞房;我偷棉,你窃粮,丰衣足食享安康;善打洞,多儿郎,兴旺发达世代昌。我们在六七岁换牙的时候,长辈们都要求把上腭脱落的乳牙丢在床底下,把下腭脱落的乳牙丢在床帐背上,一边丢,一边祈祷:“老鼠牙,老鼠牙,金牙与你换银牙!”以期自己能有像老鼠门牙那样精美、洁白、细长的牙齿。当时,我们虽然都按照大人们的话照本宣科,但有一事想不明白:金子比银子贵重,这样对换,我们不是亏了吗?孩子们脱落了门牙还没有长出恒牙的时候,大人们总是喜欢与孩子们开玩笑:“你晚上肯定是开着口睡觉的,你看,老鼠把你的牙齿偷偷地叼走了”,吓得孩子们半信半疑。

因为老鼠惯于偷盗,就连孩子们牙齿自然脱落的这笔账,也记到它们的头上去。缙云仙都景区,有著名“老鼠偷油”的景点,还有一段精彩优美的故事传说。溶江乡岩坑村口,有三块呈三角形分布的巨石,极像老鼠、家猫、馒头三者相互对峙,惟妙惟肖,成一道景观,我曾写了《千年对峙》一文。

在风水学上,老鼠也作为一种意象。比如有些山势或岩石像猫或老鼠的,在它们威慑的范围内,就不宜住人或造坟。我外公住在山里,他房屋对面的山极像一只老鼠,而他家就像一个燕窠,形成“老鼠掏鸟”的态势,大为不利。于是就专门打制了一尊石猫,让它雄赳赳地蹲在屋栋上,以老鼠的天敌身份反克。

缙云还有大量的有关把老鼠当作喻体的俚言俗语。人们普遍认为老鼠目光短浅,缺乏远见,只看眼前的利益:“老鼠做窠麦秆上”“老鼠囥(音‘kàng’,‘藏’的意思)弗牢隔夜粮”“老鼠归牛角”等等;其实,老鼠还是聪明且懂得未雨绸缪的:“老鼠糠箩跳米箩”“老鼠办雪粮”,可以印证;而老鼠屎自然是人人讨厌,唯恐避之不及的:“一粒老鼠屙,糟了一镬糯米饭”;老鼠的天敌是猫:“老鼠怕猫猫(样)”“猫猫出永康,老鼠翻金刚”;打地洞是老鼠的天性:“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老鼠与六畜或人相比,个头较小,因而往往戏称那些瘦小而灵活的人为“老鼠倪”,也经常把瘦小的猪喻为老鼠:“别人杀大猪,坐自门槛嬉(休息或玩耍),自家杀老鼠,食来油腻腻”。当然,这些俗语目的并不是写老鼠,而是借老鼠的特性或形象来比喻做人的道理、人的心态或事物的一般情理。


以上就是关于《别样鼠年,别样话!缙云老学究带你了解千奇百怪的鼠“话”-缙云旧名》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78415.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
标签:
声明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