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暮年周游列国-李鸿章游记

2023-09-24 04:24:47

 

原标题:李鸿章暮年周游列国

以下为广播节目《天下档案》文字实录

《天下档案》片花

解密历史,还原真相,这里是《天下档案》,我是XX,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节目当中,天下档案,倾听世界的另一面,1896年,已经年逾古稀的李鸿章开始了他的欧美诸国之旅,本期天下档案我们将为您讲述晚清重臣李鸿章暮年的这次周游列国,相关内容摘自2014年05月15日人民网。

【节目导语】在纽约哈德逊河的入海口,挺拔矗立着一尊雕像,她就是一手拿着独立宣言、一手高擎着火炬的自由女神。她一直这样站立着,迎接着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人们。这群人中,曾有一个来自中国的老人,他的名字就叫李鸿章。

李鸿章当然不知道,他眼前这座巨大的雕像,后来被中国人称为"自由女神"。"女神"一词,是中文里特别加上的,令这座雕像的意义,远远超越了其英文原文自由雕像,而被赋予了更多的感情色彩--这或许是中国人对这座雕像的独特贡献。

李鸿章只知道,这座雕像叫"自主女神"。在他抵达纽约前的10年前,也就是1886年,出使美国的张荫桓,在日记中记载道:"西人谋事至深远矣。此为法国赠美国自主之像,当华盛顿叛英时,法 实为之助。"

很长时间里,"自由"一词在大清国虽然算不上敏感词,却也很少被提及。黄遵宪对这个词的解释是:"人各有身,身各自由,为上者不能压抑之、束缚之也。"而严复则更是一针见血的说:"夫自由一言,真中国历古圣贤之所深畏,而 从未尝 立以为教者也。"

在见到纽约的自由女神之前,李鸿章已经访问了自由女神的娘家法兰西,并在那里第一次切身经历了"自由"。

1896年7月14日,法兰西共和国的国庆。在这个法国人砍下自己君主头颅的纪念日,李鸿章这位来自世界上最古老、庞大、腐朽的君主国最有势力的官僚,却受到了法兰西公民们的热烈欢迎,需要特别提出的是,这里说到的是公民,而非李大人故国当时更常用的臣民。

李鸿章在这一天觐【jin四声】见了法国总统富尔,并参加了阅兵式和塞纳河上的焰火晚会。

从7月13日到8月2日,李鸿章在法国整整停留了21天,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成为法国报刊追踪的焦点,甚至连发行量超过百万的法国第一大报、也是欧洲第一家日报在7月20日用头版整版的篇幅,刊登了李鸿章身着黄马褂的大幅彩色画像。纵览这家报纸直到1944年停刊为止的全部历史,除了欧洲的君主们以外,以个人肖像、尤其是一个东方人的个人肖像作为封面人物,这还是唯一一次。

实地考察这样一个没有君主的共和国,对于李鸿章、乃至他的使团中的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是相当新鲜和震撼的。在李鸿章子侄辈编撰、并由其亲自审阅的《李傅相游历各国日记》中,记录了7月16日法国总统在爱丽舍宫为李鸿章举行的欢迎晚会。大清代表团惊诧地发现总统与其本国臣民也行宾主礼,而不是臣礼,看上去自贬身价,然而这样的官民关系远比大清来得"鱼水情深"。

在李鸿章到访之前的7月8日,法国国会专门讨论了大清代表团的接待规格问题,最后确认采用高规格,并拨出公款为大清代表团租赁豪华寓所。法国有媒体在事后对此表示质疑,认为接待李鸿章耗费了上百万法郎的民脂民膏,是对纳税人的亵渎。法国政府无奈,只好在报章上公布了所有细账,总价不超过8万法郎,只相当于白银2万两,这才令舆论平息。相信大清代表团应该注意到了这些争议,但历史资料没能记录下李鸿章对法国政府在民意面前如此战战兢兢的观感。

对于这种"目无君父"的共和国,中国人甚至还没有准备好足够的词汇去描写。但当年,有一个词却已经破天荒地开始运用:那就是"民主",这里说到的民主和后来的民主并不是一回事,此处的民主是"民选之主"的意思,指的是那些在共和制下取代了"以君为主"的"君主"的总统们。这一词汇,运用并不长久,而终被"总统"所替代,或许因为"总统"一词更能反映强人们"为民作主""总而统之"、而非 "民选之主"的愿望?

李鸿章在这与"共和"亲密接触的21天时间内,除了官民关系外,他似乎并没有感到法兰西与俄、德那样的君主国家有什么区别:在大清的巨大购买力前,共和国和君主国都同样对李鸿章敞开了大门,

与访问俄、访德不同的是,在这21天中,李鸿章足足安排了6天时间,参观银行、报社、织绸厂、提花厂、煤矿铁矿等,是本次出访中对民生相关产业最为密集的考察。在出访其他国家时多为重点考察对象的军火企业,在法国之行中成为配角。有研究者认为,在李鸿章眼中,法国的军事能力实在是稀松得很,十多年前的中法战争,法国在军事上丝毫也没有占有优势。到了"民主"统治下的共和国,多看看民生产业,倒也符合共和国的定位。

尽管没有任何记录显示李鸿章对法兰西那样的共和国的直接评价,但在出访前一年,李鸿章在为《泰西新史揽要》一书作序时,却极为大胆地写道:

"我邦自炎农唐虞以前,以天下为公;赢秦而降,以天下为私。以天下为公则民主之,以天下为私则君主之",他甚至认为,"至我大清,海禁大开,而中外之气始畅行而无隔阂,此剖判未有之奇,圣贤莫测之理,郁泻勃然而大发,非常于今日,殆将复中国为天下大公之局。"

这样的观点,显然并不符合大清帝国政治正确的主旋律,却是李鸿章一生中难得表露出来的思想闪电和理论锋芒。

再看看李鸿章随后在另一个共和国美国,面对新闻界所发表的大量言论,尺度相当开放,完全是一个世界大势了然于胸的通达之人。梁启超日后评价李鸿章"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若不是借题发挥,便是纯粹抹黑了,或者是被李鸿章的"劲气内敛"所蒙蔽。

李鸿章曾经离最高权力、包括成为中国第一任"民主",只有一步之遥。中俄伊犁之战时,他的好朋友戈登就鼓动他"黄袍加身"。而在1900年春夏之交的义和团运动中,远在南国的李鸿章再度被国内外多种势力看好,纷纷鼓动他搞独立,乃至建立共和国。梁启超分析说:"当此时,为李鸿章计者曰,拥两广自立为亚细亚洲开一新政体,上也;督兵北上,勤王剿拳,以谢万国,中也;受命入京,投身虎口,行将为顽固党所甘心,下也。"但他认为,李鸿章并不具备"非常之学识、非常之气魄"敢于自立,并为此对李鸿章冷嘲热讽。

甲午战争后,在左派、右派争论着中国走帝制还是共和时,最有发言分量的李鸿章,却对这个无聊问题不争论,成为一个左右逢源或者说左右为难的实干派,真正成了孤临秋风、独舞宝剑的孤臣。

实干是艰难的。在法国期间,李鸿章参观了巴黎大银行,并与银行的总办就贷款与国家信用的问题,有一段看似闲扯实则意味深长的对话。

李鸿章问:"中国借洋款,一般都被要求有抵押,如今俄国从贵银行借款,有抵押吗?"

总办说:"没有。"

李鸿章就说:"那不是对中国不信任吗?"

总办解释说:"不是我们对中国不信任,而是这样的贷款都要发行债券去筹集,法国人如不能信任,则债券无人购买,款就难以筹齐了。"这等于说:不是银行、而是法国的投资人对大清不信任。

文献的记载是李鸿章一笑而过,这一笑,该是会心的苦笑。其实,大清所借的洋债,大部分的利息并不很高,但因为清政府的行政效率十分低下,公务运作多是黑箱进行,鸡毛蒜皮的事情都被当做国家机密,老外们实在没有信心,只好多索取抵押物。而其中,管理最为透明、且掌握在洋干部们手中的海关关税,是最受欢迎的抵押品。李鸿章自然是深解其中酸苦,但他除了一笑置之外,还能做什么呢?

【节目导语】法国外交部宴请李鸿章的地方,选在了著名的艾菲尔铁塔。主人向李鸿章介绍,这是1889年为了纪念共和胜利一百周年而建,并邀请李鸿章可以更上一层楼。当时,该塔内已经安装电梯,上下十分便利,但李鸿章还是谢绝了,其原因已成历史之谜。或许,李鸿章这样的明白人,早已洞悉在更上一层楼之后,从这个共和国的高处,也难以看到自己蒙昧落后的大清国的将来。

插入联系方式片花

【节目导语】离开在欧洲考察访问的最后一站英国后,大清帝国前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乘"圣-路易斯"号邮轮于当地时间1896年8月28日抵达美国纽约,开始对美国进行访问。李鸿章在美国受到了美国总统克利夫兰的接见,并和美国一些要员及群众见面,受到了"史无前例的礼遇", 9月2日上午9时许,李鸿章在纽约华尔道夫饭店接受了《纽约时报》记者的采访--天下档案接下来将为您呈现刊发在纽约时报上的采访实录,相关内容摘自2008年7月9日中国网。

美国记者问:尊敬的阁下,您已经谈了我们很多事情,您能否告诉我们,什么是您认为我们做得不好的事的呢?

李鸿章说:我不想批评美国,我对美国政府给予我的接待毫无怨言,这些都是我所期待的。只是一件事让我吃惊或失望,那就是你们国家有形形色色的政党存在,而我只对其中一部分有所了解。其他政党会不会使国家出现混乱呢?你们的报纸能不能靠国家利益将各个政党联合起来呢?

记者反问:那么阁下,您在这个国家的所见所闻中什么最使您最感兴趣呢?

李鸿章说:我对我在美国见到的一切都很喜欢,所有事情都让我高兴。最使我感到惊讶的是20层或更高一些的摩天大楼,我在中国和欧洲从没见过这种高楼。这些楼看起来建得很牢固,能抗任何狂风吧?但中国不能建这么高的楼房,因为台风会很快把它吹倒,而且高层建筑若没有你们这样好的电梯配套也很不方便。

记者问:阁下,您赞成贵国的普通百姓都接受教育吗?

李鸿章:我们的习惯是送所有男孩上学。此时翻译插话说:在清国,男孩,才是真正的孩子。机轰炸继续说道:我们有很好的学校,但只有付得起学费的富家子弟才能上学,穷人家的孩子没有机会上学。我们现在还没有你们这么多的学校和学堂,我们计划将来在国内建立更多的学校。

美国记者:阁下,您赞成妇女接受教育吗?

李鸿章停顿一会儿说道:在我们清国,女孩在家中请女教师提供教育,所有有经济能力的家庭都会雇请女家庭教师。我们现在还没有女子就读的公立学校,也没有更高一级的教育机构。这是由于我们的风俗习惯与你们欧美各国不同,也许我们应该学习你们的教育制度,并将最适合我们国情的那种方式引入国内,这的确是我们所需要做的。

记者又问:总督阁下,您期待对现存的排华法案进行任何修改吗?

李鸿章:我知道,你们又将进行选举了,新政府必然会在施政上有些变化。因此,我不敢在修改法案前发表任何要求废除《格利法》的言论,我只是期望美国新闻界能助清国移民一臂之力。我知道报纸在这个国家有很大的影响力,希望整个报界都能帮助清国侨民,呼吁废除排华法案,或至少对《格利法》进行较大修改。

记者接着问道:阁下,您能说明选择经加拿大而非美国西部回国路线的理由吗?是不是您的同胞在我国西部一些地区没有受到善待?

李鸿章:我有两个原因不愿经过美国西部各州。

第一,当我在清国北方港口城市担任高官时,听到了很多加州清国侨民的抱怨。这些抱怨表明,清国人在那里未能获得美国宪法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请求我帮助他们,使他们的美国移民身份得到完全承认,并享受作为美国移民所应享有的权利。而你们的《格利法》不但不给予他们与其他国家移民同等的权利,还拒绝保障他们合法的权益,因此我不希望经过以这种方式对待我同胞的地方,也不打算接受当地华人代表递交的要求保证他们在西部各州权益的请愿信。

第二,当我还是一名优秀的水手时,就知道必须学会自己照顾自己。我比别人年纪要大好多岁,从温哥华回国的航程要比从旧金山出发更短些。我现在才知道,清国"皇后号"船体宽阔舒适,在太平洋的所有港口都难以找到如此之好的远洋客船。

排华法案是世界上最不公平的法案。所有的政治经济学家都承认,竞争促使全世界的市场迸发活力,而竞争既适用于商品也适用于劳动力。我们知道,《格利法》是由于受到爱尔兰裔移民欲独霸加州劳工市场的影响,因为清国人是他们很强的竞争对手,所以他们想排除华人。如果我们清国也抵制你们的产品,拒绝购买美国商品,取消你们的产品销往清国的特许权,试问你们将作何感想呢?不要把我当成清国什么高官,而要当成一名国际主义者,不要把我当成达官贵人,而要当作清国或世界其他国家一名普通公民。请让我问问,你们把廉价的华人劳工逐出美国究竟能获得什么呢?廉价劳工意味着更便宜的商品,顾客以低廉价格就能买到高质量的商品。

我相信美国报界能帮助华人一臂之力,取消排华法案。

记者问道:美国资本在清国投资有什么出路吗?

李鸿章:只有将货币、劳动力和土地都有机地结合起来,才会产生财富。清国政府非常高兴地欢迎任何资本到我国投资。我的好朋友格兰特将军曾对我说,你们必须要求欧美资本进入清国以建立现代化的工业企业,帮助清国人民开发利用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但这些企业的管理权应掌握在清国政府手中。我们欢迎你们来华投资,资金和技工由你们提供。但是,对于铁路、电讯等事物,要由我们自己控制。我们必须保护国家主权,不允许任何人危及我们的神圣权力。我将牢记格兰特将军的遗训,所有资本,无论是美国的还是欧洲的,都可以自由来华投资。

【节目导语】记者问道:阁下,您赞成将美国的或欧洲的报纸介绍到贵国吗?李鸿章说:中国办有报纸,但遗憾的是中国的编辑们不愿将真相告诉读者,他们不像你们的报纸讲真话,只讲真话。中国的编辑们在讲真话的时候十分吝啬,他们只讲部分的真实,而且他们的报纸也没有你们报纸这么大的发行量。由于不能诚实地说明真相,我们的报纸就失去了新闻本身的高贵价值,也就未能成为广泛传播文明的方式。

这里是《天下档案》,我是xx,希望大家继续锁定频率,关注收听接下来更为精彩的节目内容,大千世界,尽在耳边,天下档案,下期再见。

插入联系方式片花

音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就是关于《李鸿章暮年周游列国-李鸿章游记》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79032.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
标签:
声明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