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本为将军定-太平本有将军定,怎有将军享太平

2023-09-25 09:36:45

 

那是个和平的年代,百姓们安居乐业,纷纷称道这盛世。

少年郎无名无姓,无父无母,流浪到了一个村子里。这是个富足的年代,家家有余粮,于是村民们收养了他,让他在土地庙住,吃百家饭长大。

少年郎十岁那年,村里来了两个道士,一个老道士,一个小道士。老道士面容清癯,看起来仙风道骨的。小道士头戴着逍遥巾,长带飘飘,玉树临风。

土地庙里,老道士盯着少年郎看,少年郎被看的浑身不自在,转身准备开溜。

老道士终于说话了:“少年,我观你骨骼惊奇,和我学兵法吧。”

“???”少年郎就觉得很迷,“你不是个道士吗?为啥会兵法。还有,这太平盛世的,兵法学来干毛啊?”

老道士身后的小道士不乐意了,眼睛一瞪,踏前一步道:“不许对师父无理。”

老道士拦住小道士,高深莫测的笑了,“兵法会有用的。”他说。

少年郎被老道士的唬的一愣一愣的,挠了挠头,想着整天受村民的接济也不太好意思,于是答应了老道士。

“你还没名字吧,你师兄叫李大,你便叫李二吧。”老道士捏着胡子笑眯眯到。

“???”少年郎无语了,这名字要不要这么随意的。小道士倒高兴了起来,“嘿,总算不只我一个人有这破名字了。”他的眉眼弯了起来,俊郎的脸的线条便随之柔和了起来也生动了起来。少年郎细细打量眼前的小道士,“和自己差不多大。”他心想,“笑起来倒是挺好看的。”

老道士转身迈步道:“二啊,我们走!”小道士也跟着叫:“二啊,我们走!”

少年郎脸黑了,“别叫我二。”他跑上去跟上他们,恶狠狠的伸手扯小道士头上逍遥巾垂下来的两带子。

“唉哟,你居然对师兄无礼!”小道士生气的转身要和少年郎扭打在一起。

“看把你骚气的,还戴个有辫子的帽子。”少年郎嗤笑。

“什么辫子!这是逍遥巾,我们道士的帽子,你个不学无术的蠢货。”小道士的脸不知为何红了起来,气急败坏道。

“早跟你说了男人不要臭美,逍遥巾这东西骚气,不该带,你看,被刚进门的师弟取笑了吧。”老道士斜睨着看小道士。

“唉哟老头子我和你亲还是他和你亲,他刚拜师你就向着他说话,我刚还给你撑面子呢!”小道士又转身要去拔老道士的胡子。

……

八年后,皇帝驾崩,太子继位。然而曾经以贤明仁爱著称的太子登基后性情大变,大兴土木,征收徭役。搞得人们怨声载道,次年,多地旱涝蝗灾。人们说,这是老天爷看不下去了,降下灾劫以惩皇帝,要换皇帝。一时间谣言四起,各地都有人揭竿而起。

一座小山里有个破烂的道观,老道士坐在蒲团上,看着神位上的老君像,小道士和少年郎站在他身后。八年过去了,两人从少年长成了青年,身形挺拔,小道士越发俊郎了,少年郎还是那副普普通通的模样。小道士仍然穿着道袍,少年郎却是一身布衣。

“时间差不多了。”老道士道,他还是那副清癯的模样,八年时间没有让他有丝毫改变。“人们想换个皇帝了,二啊,我教你的该派上用场了。”

“是人们想换还是天想换?”少年郎轻声道。

老道士转过头来看着他,眯眼笑了起来,“其实都不是,是我想换。”

小道士撇撇嘴,“老头子又在说胡话了。”

老道士咳了声,吩咐少年郎赶紧收拾行李下山。少年郎称是,转身离开了。

后来便是很老套的剧情,少年郎下山参加起义,正巧遇上了一支起义军的首领赵四,赵四一听这哥们儿叫李二,估摸着他们的大人都是一样的不负责,顿生好感,便让他跟在了自己身边。

刚开始也只是因为名字有好感罢了,但后来大大小小打了些仗,和正规军的,和别的起义军的。李二每次都有出彩的表现,都提出出色的见解。赵四才明白自己捡到宝了,任他为手下一员大将。

后来赵四的队伍越发壮大,各路起义军或被朝廷诏安或投到他的营下,他们已足以和朝廷分庭抗礼。

时年赵四称帝,国号为周,任李二为大将军,掌虎符。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争,毕竟李二才是我们的主角。赵四迅速的统一了中原,其时又逢匈奴入侵,边境战火四起,民不聊生,周高祖又命李二去镇守边关。

边塞上李二将匈奴杀的丢盔弃甲,朝廷里文官们宣扬起了李大将军威胁论。“不会的,二儿是我兄弟,你们看我们名字里都有数字。”周高祖大咧咧的笑道。

“可是二,比四大呀。”朝堂上不知道是谁低声说了句,皇上脸上的笑容顿时没了,百官噤若寒蝉。

“散了吧。”赵四憋了半天,最终挥了挥手让官员们退下了。

朝堂上也是有武官的 ,许多武官都被李二带过,不乏李二的心腹。因此有人将朝堂上的事传到了边塞。李二坐在中军帐里,发起了愁。是的,他已经没在边关了,他擅自带兵深入草原,想要一劳永逸。他想着,“军情紧急,机会稍纵即逝,若是请示皇上再等回复,机会就没了。”其实他还想着,“皇上是我兄弟,没打报告而已不会怎样的。”但现在事情严重了。他挠了挠头,破老头子没事给我取个二干嘛啊。

很快,大将军私自带兵入草原的事情也传到了朝廷里。文官们像打了鸡血一样在朝堂上赌咒发誓说李二定是反了。赵四安静看着官员们,嘈杂的声音在他耳边嗡嗡的,他听不清他们在说啥。突然他抬头,环顾了一下大殿,看到了身旁美丽的宫女,看到了金币辉煌的大殿。他怀疑起来,兄弟和这些哪个重要?他想,李二这小子一定觉得荣华富贵重要!他在心里肯定自己。所以,杀了他吧,杀了他,就没人能夺走这些了。

他垂下头,低沉道:“诏大将军回来吧。”

朝堂安静了下来,官员们看着赵四,突然一个文官拜了下去,“皇上圣明!”他高声道。于是所有文官都拜了下去,“皇上圣明!”

……

李二带着大军没有找到匈奴的营地,匈奴们早跑了。他回到边关,接到了皇上命他回京的旨意。他手下的将军们纷纷劝他不要回去,有的让他干脆称帝打回去。

李二笑了笑,“皇上是我兄弟,你们担心啥,可能他就是想让我解甲归田回去做个富家翁。”

于是他回去了,可惜他连皇帝都没见到就被下了狱。他没反抗,也没人审他,在监狱里待两天等来了消息,“翌日午时问斩。”太监尖声说。

他愣了愣,带着枷锁的手费力的向上伸,他下意识的想挠挠自己的头发。但他伸不上去,他埋头看了眼枷锁,笑了起来,像在自嘲自己忘了枷锁。

翌日,菜市口人很多,李二被囚车押解着。人们在下面喊着什么,好像有人哭了起来,但他听不清。

“就要死了啊。”他心想,他想起了那个收留自己的小村庄。赵四还没统一时他就顺道去看过得,人都不在了。他问当地县吏,县吏说村子早被屠了,那时候天下大乱,谁也说不清谁干的,或许是起义军,或许是山贼流寇。他想着给自己吃的住的的村民们,不知道该找谁报仇,于是他想等天下太平了就不会发生这种事了,只要他把所有的别的军队都打下来,都收归,就不会再死人了,所以到了边关他慌着去草原里想把匈奴给收复,这样的话,边塞也不会再死人再有人流离失所了。他想。

他又想到了老道士和小道士,这么多年,老道士只教他兵法,所以他一直没穿道袍。“你以后是个将军,不是个道士。”老道士这样告诉他。

他又想到了第一次见小道士时小道士的笑,真好看,他想,哪怕出来了这么久,小道士也是他见过的最好看的人。跟着老道士时他时常扯小道士骚气的帽子戏弄小道士,他嘲笑小道士时小道士会像个大姑娘一样红脸。

想着想着,他被驾到了断头台上。刽子手面容狰狞,却凑向李二,轻轻说了句:“对不住了,大将军。”

李二朝他笑了笑,“没事,不怪你。”

“笑笑笑,这时候也笑的出来,真是个蠢货。”清朗的声音从人群里传来,每一个人都听的清清楚楚,嘈杂的人群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看向一个方向。一个年轻的俊俏道士缓缓走来,脑后两根长带随风而起,很有几分仙风道骨。“太平本为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凭什么?”

“骚气的家伙。”李二嘀咕道。

“诶诶诶,你这人怎么回事,我来救你你还说我?”小道士急了,脸有些红。

“大胆!竟敢来劫法场。”判官听到这话急了,喝叫官兵阻拦小道士。

但没人抓得住他,李二随老道士学的是兵法,所以不穿道袍,而小道士自然学的就是道法。

“你说你这人,怎么傻到自己回来送死。”小道士御风而起 已经来到了李二身旁,嗤笑道。

“我以为我和赵四是兄弟,他不会杀我的。”李二争辩。

“嗤,你们算哪门子兄弟,一个二一个四 八竿子打不着,我才是你兄弟,我是你大哥!”

“呸,你这骚气模样还想当大哥?话说这些年你们又去哪了,我去道观找过你们,没找到。”

“嘿,谁骚气了。你给我说清楚。”小道士顿了顿,“你走后老头子也走了,所以我也走了。”他声音有些飘忽。

“……老头子走了吗,带我去拜拜。”

人们看到李二和道士的身影越来越淡,消失在了原地。


以上就是关于《太平本为将军定-太平本有将军定,怎有将军享太平》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79593.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
标签:
声明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