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下降了,原因是什么?_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
目录:
1.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2.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
3.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与应对
4.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多在给药后多长时间
5.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临床最常见的是什么
6.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什么损害最多
7.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8.中药注射剂应该从哪些方面改善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9.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
10.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有什么
1.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3月24日组织发布《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22年)》报告显示,2022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情况未出现显著变化具体来看,2022年我国每百万人口平均报告数为1435份,全国97.8%的县级地区报告了药品不良反应事件。
2.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
其中,收到新的和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64.2万份,占同期报告总数的31.7%,比2021年提高1.3个百分点;收到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26.4万份,占同期报告总数的13.0%,较2021年提高2个百分点。
3.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与应对
在舆论争议较大的中成药方面,总体情况看,2022年中药占总体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比例呈下降趋势与2021年相比,2022年中药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数增长率为2.1%,严重报告占比为5.8%,低于总体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严重报告占比。
4.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多在给药后多长时间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药注射给药不良反应占比持续下降界面新闻整理2017年以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发现,注射剂不良反应占比连年下降2022年中药不良反应中,注射给药占24.8%,创五年来新低这一数字从2017年以来分别是54.6%、49.3%、45.5%、33.3%、27.5%。
5.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临床最常见的是什么
不过,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并非是中药注射液安全性得到提升,而是监管在近几年里对其使用的严格限制。

6.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什么损害最多
中药注射剂曾因为“能治百病”被滥用,产业一度腾飞,但由于其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诸多不规范,多次因安全性问题被舆论关注,为人熟知的如2006年鱼腥草事件,2009年再次发生双黄连注射液致死事件2017年,国家医保目录修订后,列出了对26种“在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使用”予以报销的中药注射剂限制。
7.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其中中药注射剂的种类增值44个,并在备注一栏中增加了重症、病种等方面的限制新版医保支付标准还下调了中药注射剂部分产品的医保支付比例2018年12月12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做好辅助用药临床应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严格遴选辅助用药纳入药品处方集合基本用药供应目录。
8.中药注射剂应该从哪些方面改善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而很多中成药注射剂均作为辅助用药,曾经在临床上被大量使用2019年7月1日国家卫健委也曾发布的《关于印发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化药及生物制品)的通知》,对20种相关药品进行重点监控限制此外,各省基本上也发布了自己的重点监控目录,中药注射液则是重灾区。
9.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
在中成药“限方”、医保控费、辅助用药目录政策、修订说明书多管齐下之下,中药注射剂的市场被洗牌不少知名中成药注射剂被踢出地方医保目录如济川药业的蒲地蓝口服液、步长制药的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和谷红注射液据中研网2022-2027年中药注射行业市场报告,2015-2019年,重点城市公立医院终端中药注射剂市场销售收入从110.83亿元降至98.15亿元,增速从30.50%降至-4.59%。
10.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有什么
此外,报告还指出,化学药依然是全国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的主力2022年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化学药品占82.3%从化学药品类别上看,抗感染的报告数量仍居首位,占比继续保持下降趋势例次数排名前5位的类别依次为抗感染药、肿瘤用药、心血管系统用药、镇痛药、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营养药。
在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中,肿瘤用药比例最高,为46.0%,其次是免疫系统用药,为19.1%。报告指出,肿瘤用药占比持续升高,其严重报告构成比居于首位,报告特别提示临床应始终关注其用药风险。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以上就是关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下降了,原因是什么?_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9042.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