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光谱图怎么看?_红外光谱仪多少钱一台
目录:
1.红外光谱仪的图谱怎么看
2.红外光谱仪介绍
3.红外光谱仪的使用及谱图解析
4.红外光谱仪怎么操作
5.红外光谱仪器怎么使用
6.红外光谱数据怎么看
7.红外光谱图如何看
8.红外光谱仪用法
9.红外光谱使用说明
10.红外光谱仪分析图谱怎么看
1.红外光谱仪的图谱怎么看
声明: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研之成理”(ID:rationalscience),欢迎关注和扩散!先简单介绍下红外的基本知识:1. 什么是光谱技术?有哪些分类,红外属于哪一类?光谱分析是一种根据物质的光谱来鉴别物质及确定它的化学组成,结构或者相对含量的方法。
2.红外光谱仪介绍
按照分析原理,光谱技术主要分为吸收光谱,发射光谱和散射光谱三种;按照被测位置的形态来分类,光谱技术主要有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两种红外光谱属于分子光谱,有红外发射和红外吸收光谱两种,常用的一般为红外吸收光谱。

3.红外光谱仪的使用及谱图解析
2. 红外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分子运动有平动,转动,振动和电子运动四种,其中后三种为量子运动分子从较低的能级E1,吸收一个能量为hv的光子,可以跃迁到较高的能级E2,整个运动过程满足能量守恒定律E2-E1=hv。
4.红外光谱仪怎么操作
能级之间相差越小,分子所吸收的光的频率越低,波长越长红外吸收光谱是由分子振动和转动跃迁所引起的, 组成化学键或官能团的原子处于不断振动(或转动)的状态,其振动频率与红外光的振动频率相当所以,用红外光照射分子时,分子中的化学键或官能团可发生振动吸收,不同的化学键或官能团吸收频率不同,在红外光谱上将处于不同位置,从而可获得分子中含有何种化学键或官能团的信息。
5.红外光谱仪器怎么使用
红外光谱法实质上是一种根据分子内部原子间的相对振动和分子转动等信息来确定物质分子结构和鉴别化合物的分析方法分子的转动能级差比较小,所吸收的光频率低,波长很长,所以分子的纯转动能谱出现在远红外区(25~300 μm。
6.红外光谱数据怎么看
)振动能级差比转动能级差要大很多,分子振动能级跃迁所吸收的光频率要高一些,分子的纯振动能谱一般出现在中红外区(2.5~25 μm)(注:分子的电子能级跃迁所吸收的光在可见以及紫外区,属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范畴。
7.红外光谱图如何看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当振动时,分子的偶极矩发生变化时,该振动才具有红外活性(注:如果振动时,分子的极化率发生变化,则该振动具有拉曼活性)。

8.红外光谱仪用法
3. 分子的主要振动类型在中红外区,分子中的基团主要有两种振动模式,伸缩振动和弯曲振动伸缩振动指基团中的原子沿着价键方向来回运动(有对称和反对称两种),而弯曲振动指垂直于价键方向的运动(摇摆,扭曲,剪式等),如上图所示。

9.红外光谱使用说明
4. 红外光谱和红外谱图的分区通常将红外光谱分为三个区域:近红外区(0.75~2.5 μm)、中红外区(2.5~25 μm)和远红外区(25~300 μm)一般说来,近红外光谱是由分子的倍频、合频产生的;。
10.红外光谱仪分析图谱怎么看
中红外光谱属于分子的基频振动光谱;远红外光谱则属于分子的转动光谱和某些基团的振动光谱(注:由于绝大多数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基频吸收带都出现在中红外区,因此中近红外光谱仪红外区是研究和应用最多的区域,积累的资料也最多,仪器技术最为成熟。
通常所说的红外光谱即指中红外光谱)按吸收峰的来源,可以将中红外光谱图(2.5~25 μm)大体上分为特征频率区(2.5~7.7 μm,即4000-1330 cm-1)以及指纹区(7.7~16.7μm,即1330-400 cm-1)两个区域。
其中特征频率区中的吸收峰基本是由基团的伸缩振动产生,数目不是很多,但具有很强的特征性,因此在基团鉴定工作上很有价值,主要用于鉴定官能团如羰基,不论是在酮、酸、酯或酰胺等类化合物中,其伸缩振动总是在5.9μm左右出现一个强吸收峰,如谱图中5.9μm左右有一个强吸收峰,则大致可以断定分子中有。
羰基指纹区的情况不同,该区峰多而复杂,没有强的特征性,主要是由一些单键C-O、C-N和C-X(卤素原子)等的伸缩振动及C-H、O-H等含氢基团的弯曲振动以及C-C骨架振动产生当分子结构稍有不同时,该区的吸收就有细微的差异。
这种情况就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指纹一样,因而称为指纹区指纹区对于区别结构类似的化合物很有帮助。下表所示为一些特征基团的振动频率,后面几期我们会结合实例进行具体分享。

5. 红外光谱是定性分析手段还是定量分析手段?有何应用?红外吸收光谱主要用于定性分析分子中的官能团,也可以用于定量分析(较少使用,特别是多组分时定量分析存在困难)红外光谱对样品的适用性相当广泛,固态、液态或气态样品都能应用,无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都可检测。
常见的,对于未知产物进行分析时,红外能够给出官能团信息,结合质谱,核磁,单晶衍射等其他手段有助于确认产物的结构(应用最广泛);在催化反应中,红外,特别是原位红外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用于确定反应的中间产物,反应过程中催化剂表面物种的吸附反应情况等;通过特定物质的吸附还可以知道材料的性质,比如吡啶吸附红外可以测试材料的酸种类和酸量等,CO吸附的红外可以根据其出峰的情况判断材料上CO的吸附状态,进而知道催化剂中金属原子是否是以单原子形式存在等。
6. 红外光谱的解析一般通过什么方法?有哪些重要的数据库?光谱的解析一般首先通过特征频率确定主要官能团信息单纯的红外光谱法鉴定物质通常采用比较法,即与标准物质对照和查阅标准谱的方法,但是该方法对于样品的要求较高并且依赖于。
谱图库的大小如果在谱图库中无法检索到一致的谱图,则可以用人工解谱的方法进行分析,这就需要有大量的红外知识及经验积累大多数化合物的红外谱图是复杂的,即便是有经验的专家,也不能保证从一张孤立的红外谱图上得到全部分子结构信息,如果需要确定分子结构信息,就要借助其他的分析测试手段,如核磁、质谱、紫外光谱等。
重要的红外谱图数据库主要有:Sadtler红外光谱数据库:http://www.bio-rad.com/zh-cn/product/ir-spectral-databases日本NIMC有机物谱图库:http://
sdbs.db.aist.go.jp/sdbs/cgi-bin/direct_frame_top.cgi上海有机所红外谱图数据库:http://chemdb.sgst.cn/scdb/main/irs_introduce.asp
ChemExper化学品目录CDD:http://www.chemexper.com/FTIRsearch:http://www.ftirsearch.com/NIST Chemistry WebBook:
http://webbook.nist.gov/chemistry----------------------------------------------------------------------------------------------------------------------------------
1. 影响振动频率的因素 在正式讨论特征基团的振动频率之前,先简单了解下影响振动频率的主要因素,这对于确认特征基团的归属有重要的帮助影响红外振动频率的因素可以分为内部因素和外在条件两种,其中外在条件主要指样品的物态(气,液,固),溶剂种类,测试温度,测试仪器等。
内部因素主要是分子结构方面的影响, 包括诱导效应,共轭效应,空间效应,氢键作用等诱导效应:基团附近有不同电负性的取代基时,由于诱导效应引起分子中电子云分布的变化,从而引起键力常数的变化,使基团吸收频率变化。
吸电子基使邻近基团吸收波数升高,给电子基则使邻近基团吸收波数下降吸电子能力越强,升高的越多,给电子能力越强,下降越明显举例:CH3CHO (1713), CH3COCH3 (1715), CH3COCl (1806).。
Cl的吸电子能力>甲基>H,因此对于C=O的振动频率而言,酰氯>酮>醛注:1). 这种诱导效应的存在对于判别C=O的归属有很重要的意义,后面还会提到2). 诱导效应存在递减率:诱导效应是一种静电诱导作用,其作用随所经距离的增大而迅速减弱 。

共轭效应:在共轭体系中由于原子间的相互影响而使体系内的π电子 (或p电子)分布发生变化的一种电子效应共轭效应使共轭体系的电子云密度以及键长平均化,双键略有伸长,单键略有缩短主要的共轭体系包括π-π共轭和p-π共轭(σ-π超共轭等其他共轭形式影响相对较小)。
基团与吸电子基共轭,振动频率增加;基团与给电子基团共轭,振动频率下降注:共轭效应沿共轭体系传递不受距离的限制,因而可以显著地影响基团的振动频率举例:CH3COCH3 (1715), CH3-CH=CH-COCH3 (1677), Ph-CO-Ph (1665).。
C=O与双键形成π-π共轭,双键为给电子基团,因此C=O的振动频率下降;而当C=O与苯环形成共轭体系时,C=O的振动频率下降得更多氢键:形成氢键(特别是分子内氢键)往往使吸收频率向低波数移动,吸收强度增加并变宽。

2. 常见基团的特征振动频率各种基团在红外谱图的特定区域会出现对应的吸收带,其位置大致固定常见基团的特征振动频率可以大致分为四个区域:A. 4000-2500 cm-1为X-H的伸缩振动区(O-H, N-H, C-H,S-H等)。
B. 2500-2000cm-1为三键和累积双键伸缩振动区(C≡C,C≡N,C=C=C, N=C=S等);C. 2000-1550cm-1为双键的伸缩振动区(主要是C=C和C=O等);D. 1550- 600 cm-1主要由弯曲振动,C-C, C-O,C-N单键的伸缩振动。
具体而言:1. O-H (3650 ~ 3200 cm-1): 确定醇、酚、酸. 其中,自由的醇和酚振动频率为3650-3600 cm-1(伯:3640,仲:3630,叔:3620,酚:3610. why? 考虑诱导和共轭效应), 存在分子间氢键时,振动频率向低波数移动,大致范围为3500-3200 cm-1. 羧酸的吸收频率在3400 ~ 2500 cm-1(缔合)
2. N-H(3500-3100):胺和酰胺.3. C-H (3300-2700 cm-1): C-H的振动频率存在明显的分界线,3000 cm-1以上为不饱和C上的C-H,3000以下为饱和C上的C-H. 醛基C-H较为特殊,在2900-2700 cm-1.

4. 不饱和键的伸缩振动吸收:非常有价值的一个区域三键和累积双键:2500-2000 cm-1.C=O双键(1850-1630 cm-1)在很多化合物中都有出现,而根据诱导效应,可以明显看到差异:酸酐>酰氯>酮,酸>醛,酯>酰胺. (
思考:如果是羧酸盐,C=O应该在哪呢?)C=C双键中苯环由于存在共轭效应(1600-1450,一般为多峰),其振动频率一般比烯烃(1650-1640 cm-1)要低注:红外振动吸收峰的强度和键的极性相关,极性越强,强度越大
。因此C=O的峰一般比C=C双键要大。

5. C-O伸缩振动(醇,酚,酸,酯,酸酐):1300-1000 cm-1这类振动产生的吸收带常常是该区中的最强峰醇的C—O在1260~1000 cm-1;酚的C—O在1350~1200 cm-1;醚的C—O在1250~1100 cm-1(饱和醚常在1125 cm-1出现;芳香醚多靠近1250 cm-1)。
6. C-H弯曲振动: 烷基:-CH3(1460, 1380 cm-1),-CH2-(1465 cm-1), -CH-(1340 cm-1)烯烃:1000-650 cm-1芳烃:960-690 cm-1(不同取代基位置使得C-H弯曲振动峰位置不一样)

备注:1. 实际上,红外谱图解析中有很多小的细节可以用来区分类似结构的化合物,如果一一介绍会显得特别繁琐,这里略去,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在百度文库中寻找相关资料进行学习2. 本文所采用的图片大多来自百度文库,感谢前辈们的分享。
3. 本期主要介绍的基团都是有机基团,无机基团的相关特征峰将放到下一期-----------------------------------------------------------------------------------------------------------------------------。
此前,我们曾对红外光谱的基本原理以及特征官能团的振动频率进行了介绍,但是,主要内容都是围绕有机物展开的接下来主要介绍下一些常见无机官能团的红外振动频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由于本人知识有限,短期内也很难将参考资料搜集得很完整,如有纰漏,恳请方家指正,多谢!。
1. 为什么无机物不经常做红外光谱? 多数情况下,人们主要采用红外光谱来分析有机官能团,而采用红外对无机物进行分析就要少得多了,很多教材上也没有特别地讨论无机物的红外吸收实际上,对于无机材料而言,采用XRD来定性分析要比红外光谱更加直接,而一些细节的分析采用拉曼光谱要更方便一些,因为拉曼光谱可以测量的范围更广(4000-40 cm-1),而很多无机物,特别是氧化物的谱峰信息都是在800 cm-1以下的这个范围。
此外,拉曼制样简单,不受水等干扰,分辨率也高一些

备注:这里只是相对目前的研究而言哈,实际上早期人们对于无机物的红外谱图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里推荐感兴趣的朋友看看《无机和配位化合物的红外和拉曼光谱》一书,作者:中本一雄(黄德如 汪仁庆译)书中从群论出发,对不同结构特征的无机化学物进行了非常全面的讨论(从双原子分子到四原子分子,八面体分子,X2Y10分子等)。
2. 一般用红外光谱来分析无机物中的什么信息? 红外光谱是分子振动光谱,所以万变不离其宗,红外光谱测试无机物和有机物是一样的,都是研究在振动中伴随有偶极矩变化的基团常见的所研究的无机物主要包括H2O, CO, 氧化物,无机盐中的阴离子,配位化合物等。
对于无机盐而言,阳离子类型不同会影响到其阴离子的振动频率例如,对于无水碱性氢氧化物而言,OH-的伸缩振动频率都在3550—3720 cm-1范围内其中,KOH为3678 cm-1,NaOH在3637 cm-1, Mg(OH)2为3698 cm-1,Ca(OH)2为3644 cm-1。
在实际应用中,无机物的红外光谱可以用来干什么呢?举个简单的离子,对于氧化物而言,其表面的结构羟基和许多应用都有密切关系(比如催化,生物医用等)而这些表面羟基采用XRD肯定是定不出来的,这个时候采用红外进行表征就具有优势了,特别是原位红外,可以研究在不同温度下表面羟基的变化情况,进而跟其性能联系起来。
另外,红外光谱和XRD相结合对于样品的定性分析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因为XRD并不是万能的,有很多物质实际上是没有标准谱图的,而红外谱图能够提供一些结构上的佐证,对于确定物质组成是很有帮助的。

3. 常见无机物中阴离子在红外区的吸收频率如下表所示:


有图表的地方可以少说废话,如果大家对于常见阴离子的峰位置有什么不确定的话,可以看看上面这个表如果想了解得更加全面,或者想从群论等理论的角度进行了解,还是推荐大家看《无机和配位化合物的红外和拉曼光谱》。
4. 磷,硫相关的红外特征频率范围
以上就是关于《红外光谱图怎么看?_红外光谱仪多少钱一台》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9718.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