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Ziya Joymaker
编辑 | 子牙童趣 张怀民
他原本只是一个中职毕业的学生,数学英语更是只考了二三十分,严重偏科的他被迫上了职业高中。
原以为他将以一个专科生的身份,在一家普通的小学教书,没想到他的翻盘人生就此展开,一路从大专考到本科,最后经历了两次考研,成功进入延安大学,成为一名在读硕士。
他为何突然下定决心要去考研,期间又经历了什么困难?本期恰同学少年录带你走进襄阳学子高天赐的翻盘故事。
现实很骨感
高天赐是来自湖北荆州的一个小伙子,与大部分排在班级末尾的学生一样,在初中时也被文理两个专业的沟壑给分开。
高天赐初一的时候还能听得懂一点数学和英语,勉强跟得上其他同学的进度,到了初二,学习任务骤然上了一个档次,成绩没那么优异的学生也是从这里开始逐渐掉队的。
他突然有些慌乱,几次考试下来都徘徊在中下游,老师讲课的时候,往往上一个知识点还没听懂,下一个知识点接踵而至。
高天赐知道自己不能再如此下去了,好在他的语文成绩还不错,向来和语文老师的关系搞得比较好,这就让他分出了一些时间钻研理科。
然而,不管他再怎么努力,请教同学、课下询问老师、放学了复习,似乎什么招数都用过了,就是没有任何回报,甚至落下了原本擅长的语文。
这让他感觉到心灰意冷,看着班里的其他同学,他觉得这些人都是自己的竞争对手,并且还远远的把自己甩在身后,明明想把两头抓好,没想到不仅丢了芝麻还丢了西瓜。
果不其然,初二老师还能帮帮他,初三老师的重心都在尖子生上,这下高天赐彻底跟不上队伍了,他索性自暴自弃,既然学不好,那就都不学了。
2015年,中考成绩下来了,高天赐总共只考了300分,数学英语两个最容易掉队的课程更是只考了二三十分,无奈成为一名职高学生。
家人对这个分数并不感到意外,都认为高天赐不是学习的料子,老老实实读个专科,再去某个小地方本本分分过完一生算了。
见到家人都已经放弃了自己,高天赐痛定思痛,打算在职高这个新环境中沉淀下来,重新学习,用技能高考来证明自己。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进入职业高中,他就被这里的学习氛围惊讶到了,老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底下干各种事情,玩手机的,聊天的,睡觉的,偶尔有几个抬着头看着老师,好像在听课,结果根本没听懂。
一个教室五十号人,找不出十个在学习的,老师即使有心教书也无力拉回学生学习的欲望,随即也放弃了这群学生。
在这种环境下学习,高天赐稍微用了点心就成为班上的“尖子生”,不是成绩特别好,而是纯粹在矮子里面挑将军,不代表就能考上本科。
3年后,他进入了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习语文教育专业,他认为自己的人生不应该止步于此,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擅长的语文一定要排在年级前列。
每天拥有充足的精气神
大学的生活相当自由,拥有充足的课余时间,家人也对他没啥要求,只叫他一个人在外地不要惹事。
这一次,高天赐吸取了在职高的教训,不管周围的人再怎么堕落,自己绝不能被他们影响。
室友在寝室里对着电脑大吵大闹,一打游戏就是往凌晨一两点奔着去的,生活习惯就是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
高天赐没有入大流,他给自己制定了一个生活作息表,到点了就睡觉,闹钟响了就一定爬起来乐跑,每天两公里,一天不落下,久而久之,再吵闹的环境他都能安然入睡,每天拥有充足的精气神。
课余时间还加入了师范学院的义工协会,没事去图书馆里帮忙整理书籍,也能拿到点素拓分。
他这才发现图书馆里原来还有这么多学生同样在备战专升本,每天进出图书馆的人络绎不绝,还有人为了不影响其他学生,跑到楼梯间里背书。
他与几个同样怀有专升本理想的学生组成搭子,排了个班,每天轮流去空的教室里抢位子学习,比起图书馆,他更喜欢在教室学习。
渐渐地,高天赐的学习成绩从班级前20名,一步一步成为前5名,并且顺利通过普通话考试。
班主任评价他“目标感很强、态度也很踏实。”
高天赐刷新了所有人对他的认知,他成功在家人面前证明了自己。
2021年,高天赐顺利通过了专升本的考试,被湖北文理学院录取,成为了一名本科生,要知道,在如此松懈的环境里做到这一切,足够令人们刮目相看了。
踏入本科的校门,周围的环境一切都让他感到新奇,经历了不知道多少个日日夜夜,为的就是这一刻。
这里的学习氛围非常独特,所有人都在努力考研,不知道他来历的室友反问他,难道你不考研吗?
于是,他也萌生了继续深造的想法,首先就要面对的是亲戚的不信任。
亲戚们纷纷告诉他,已经上了本科就知足吧,即使现在专升本上岸了,但是英语成绩仍然拿不到分,不如趁早工作算了,少花点家里钱。
高天赐因为这些不信任突然眼前一亮,英语不好,那就找一个英语成绩线低一点的专业。
一念既出万山无阻
他开始跨专业学习哲学,这等于从头再来一遍,经历的打击必然少不了,几次考试下来都属于差生的队列,不免变得自卑和怀疑自己起来。
他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成功,从小到大,高天赐从来不是人们眼中的学霸,如果考研失败了,肯定会遭到人们的耻笑,想要成为一名研究生,在其他人眼中就是天方夜谭。
那时的高天赐连“Birthday”这个单词都不认识,试卷里的400多个单词,他只能认出几个来。
果然,第一次研究生考试失败了,他与心仪的学校失之交臂,放弃的想法油然而生。
第二天,他在岘山脚下,从来到襄阳的第一天起,就特别想去山上的电视塔看看,然而,每一次想要爬山的念头,都被“太高了”这个理由打消。
这一次,他一步一个脚印的往上爬,整个爬山的过程中,他都在想着自己317分的成绩,他把悲痛化作勇气,越往上爬,再战考研的想法就越来越坚定。
站在岘山的最高处,他的眼神通透了,自己明明只差六分就可以上岸,为何在这个时候放弃。
一念既出万山无阻,有了第一次备考的经验,他重新学习起来格外得心应手,甚至还有了走捷径的感觉。
他决定直面强敌,从始至终被自己冷落的英语,定下了每天背100个单词的目标,从只认识几个单词到十几个单词,再后来每天能背500个单词。
高天赐开始不断刷题,以前只能靠猜的阅读理解题目,如今也能靠自己的实力做到全对,一篇文章也能将大部分词汇看懂。
第二次考研初试时,他考了392分,甚至有些不相信这个分数,这意味着他拿到了延安大学的复试资格,高天赐这才知道,原来人在最激动的时候是没有反应和表情的。
于是他开始沉心准备复试,然而就在这个时候,父亲突然被查出了糖尿病和肺癌。
高天赐决定优先照顾自己的父亲,一边在病床前复习,一边照顾即将手术的父亲,一连持续了半个多月,直到父亲的病情稳定下来。
此时复试考试仅剩一个星期,高天赐开始了全力以赴,用这最后一个星期的时间,将复习资料过了整整三遍,最后踏上了复试的考场。
在回家的火车上,高天赐收到了延安大学的通知,他是哲学专业的第一名。
窗外的风景此刻一幕一幕的掠过,谁还记得十年前的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职学生呢?
他在朋友圈里留下一段话:回首望,轻舟已过万重山。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中职生十年翻盘,一路从专科冲至研究生,偏科“差生”的逆袭之旅 https://www.7ca.cn/zsbk/zt/16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