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就总结一下好了,本来如果是以攻对攻的比赛,那么比赛仍然会有悬念,但是比赛没有进行到那种程度,半场结束,波士顿凯尔特人领先了足足26分。
第三节,克利夫兰骑士一度按照合理的战术去打,趁着波士顿凯尔特人的防守强度下滑,所以打了一波小高潮,把分差缩小到了14分,但是这种进攻没有贯彻到底,而对方的进攻强度又提高了,所以比赛失去了悬念。
1. 波士顿凯尔特人的防守策略取得了高成效
2. 波士顿凯尔特人的防守强度达到了现象级
3. 波士顿凯尔特人的进攻战术贯彻到回合了
4. 波士顿凯尔特人的队员发挥的确非常出色。
5. 克利夫兰骑士的进攻迫于防守过于单一化
6. 克利夫兰骑士的防守基本算是形同虚设吧
7. 勒布朗·詹姆斯本场基本没什么进攻欲望。
8. 克利夫兰骑士的投篮不够准,但投不进不只是因为防守问题,他们自己的进攻贯彻不到位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既没有坚决让勒布朗·詹姆斯和凯文·乐福打挡拆后的错位,射手之间的无球跑动与掩护也很有限。
给一组数据
内线得分:60(波士顿凯尔特人):38(克利夫兰骑士)
快攻得分:11(波士顿凯尔特人):7(克利夫兰骑士)
篮板:48(波士顿凯尔特人):40(克利夫兰骑士)
助攻:27(波士顿凯尔特人):18(克利夫兰骑士)
然后是,细节分析。
这场比赛,首发我猜的错的不能再错了,我认怂,我猜错了。
赛前一个网友给我的预测相当正确,波士顿凯尔特人按照常规赛对阵克利夫兰骑士的策略,在首发中填充了马库斯·莫里斯,而弃用了移动缓慢的重型中锋阿隆·贝恩斯。
对位情况,克利夫兰骑士
凯文·乐福 – 艾尔·霍福德
勒布朗·詹姆斯 – 马库斯·莫里斯
JR·史密斯 – 杰森·塔图姆
凯尔·科沃尔 – 杰伦·布朗
乔治·希尔 – 特里·罗奇尔
轮换:乔丹·克拉克森、特里斯坦·汤普森、杰夫·格林、罗德尼·胡德,是9人轮换。克利夫兰骑士本场反而用人相当大开大合,泰伦·卢给了勒布朗·詹姆斯足够的休息时间。但以我个人的感觉来看,几次换人不是好,而换人后也没有提供很好的战术,好像一直在强调控制篮板以及回防问题来着。拉里·南斯被弃用是意料之中,基本没有作用,他的所谓的防守积极性,就和罗德尼·胡德的常规赛命中率一样,只是在口头说一说了。
对位情况波士顿凯尔特人
艾尔·霍福德 – 凯文·乐福
马库斯·莫里斯 -勒布朗·詹姆斯
杰森·塔图姆 – JR·史密斯
杰伦·布朗 – 凯尔·科沃尔
特里·罗奇尔 -乔治·希尔
轮换:谢米·奥杰莱、马库斯·斯玛特、阿隆·贝恩斯替换艾尔·霍福德、马库斯·莫里斯以及特里·罗奇尔。算是一个,7人轮换,谢米·奥杰莱打了一会儿。
没错,你没看错,就是直接反过来就对了,因为没有明显的防守强点,所以就是正常对位。
那么开局两队都是怎么打的?
波士顿凯尔特人的进攻贯彻了如下几点。
1. 开局没有利用艾尔·霍福德的投篮优势做挡拆后的外弹投篮,而在进攻端坚决向里打,弧顶手递手,挡拆,持球人向里突,掩护人向内跟进,始终是双人向内走,没有外弹。
2. 保持对防守篮板的保护,拿到防守篮板后坚决推转换。
3. 如果没有轻松打进去的机会,挡拆,找错位,单打。
防守端
高位延阻逼抢,遇挡拆换防,分球后扑防赌克利夫兰骑士的外线命中率。(哇,这个我猜中了,我超级开心的)
这里有个小插曲,首节开场,马库斯·莫里斯2犯,布拉德·史蒂文斯依然大胆,没有换人。我该说他智勇,还是该说他冒险呢?结果是倾向于这位帅气教练的,马库斯·莫里斯带着两次犯规,在内线靠错位打进。
我看到这里其实内心相当微妙。
因为波士顿凯尔特人的防守策略原因,高位延阻逼抢,勒布朗·詹姆斯自己就不是很舒服。挡拆后,波士顿凯尔特人换防上夹击很快,所以他果断出球给到了射手,没有更多余次数的传递球了,我也懂的,克利夫兰骑士的射手基本就是我接到我就投呗,还有啥好传的。
但问题来了,波士顿凯尔特人那个负责扑防的人,真的补的很快,勒布朗·詹姆斯传递出的皮球,并没有转换成可以直接得分传球。
当然如果射手手感好一点也可以投进。如果他们可以再中转一次,传递出去的话,那么波士顿凯尔特人一定就必须更改防守策略不敢轻易夹击了。
但是克利夫兰骑士的射手就是这么神奇,他们在东部决赛第一场比赛,既没有手感,也没有多一次传球,而不幸的是,接到传球的人也不是凯尔·科沃尔。
所以很遗憾,克利夫兰骑士迫于开局投篮手感不好,内线方面也打不进去。于是他们做了个决定,拿掉没投进三分的凯文·乐福,换上内线的特里斯坦·汤普森。其实这时候我是想不通的,波士顿凯尔特人刚刚把阿隆·贝恩斯拿上来,为什么克利夫兰骑士就把能拉开空间的凯文·乐福换下去了?
于是果不其然,空间纵深更差了,球只能在弧顶做简单的横向传递,完全到不了内线。阿隆·贝恩斯和特里斯坦·汤普森的上场时间重叠后,骑士特里斯坦·汤普森最重要的篮板价值以及挡拆的战术价值,完全没有作用。
于是克利夫兰骑士面对单防能力很好,协防也跟的上的波士顿凯尔特人,克利夫兰骑士不推转换,不打挡拆错位,不用空间内线。用起了护框中锋,然后玩单打。
于是理所当然,进攻没开,防守端却爆炸了,毕竟克利夫兰骑士的回防很差,阵地战防守也开始送了,波士顿凯尔特人终于能够顺利的转移球,找到外线的空位。
波士顿凯尔特人的回防到节末依然有比较好的质量,在篮下始终有人。即使是波士顿凯尔特人的两个防守人去夹击持球的勒布朗·詹姆斯了,球也被传递到内切的特里斯坦·汤普森手里的时候,如同我所猜想的,波士顿凯尔特人的第三人,仍然在特里斯坦·汤普森到达篮下之前,抢先一步到了防守位置。所以首节到余2分10秒,29比9,以进攻差闻名的波士顿凯尔特人领先进攻效率联盟前5的克利夫兰骑士20分。
按理说波士顿凯尔特人是一支只有7人轮换的球队,他们才更应该发生体力不足的问题,但反而是他们跑的更积极,更要命,真的是要了命了。但的确他们考虑不了那么多了,如果现在不拼,不跑起来,那么要在什么时候跑起来呢?我在之前的东部半决赛里评价波士顿凯尔特人的比赛时讲的很明白了,当两个队伍实力相近时,更想赢的球队会赢下比赛。
这场比赛里,波士顿凯尔特人是更想赢的一方。
这段时间里,最让我觉得有趣的是:尽管阿隆·贝恩斯在场上的时候,克利夫兰骑士的进攻,还是没办法得到轻松投篮的机会。阿隆·贝恩斯提到高位,而换防后扑防真的是见效了,射手群的手感的不是说不好,他们是真的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特别好的机会,如果这些球是送到凯尔·科沃尔手里,可能球是会进的。但是球是送到凯文·乐福手里的时候,波士顿凯尔特人球员的扑防,的确对他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而如果防守人是艾尔·霍福德,甚至是被,封盖。
于是克利夫兰骑士心不甘情不愿的又把凯文·乐福拿上来。
再之后,波士顿凯尔特人的中距离,也算开了。
再之后,波士顿凯尔特人才开始他们真正最强大的武器,艾尔·霍福德挡拆外弹,也用上了。事实上这一段时间,基本算是艾尔·霍福德的个人秀了。
进攻端三分远射,内线单打,高位持球突破,高位持球组织,艾尔·霍福德算是完美演绎了攻防兼备的空间型组织内线的角色。相比之下,凯文·乐福在这个阶段真的像是完全第一档次的球员一样,完全迷失了。
不得不说,艾尔·霍福德在我心目中的级别又提升了一个档次。
再之后,克利夫兰骑士篮下也失守了,波士顿凯尔特人的无球跑动,向内的突分传切打起来了。这个阶段,克利夫兰骑士一个三分都没进,包括杰夫·格林的一个空位三分。而且克利夫兰骑士这个阶段防守已经炸了,不但防突破防不住了,防守已经没了,完全防不了无球,传切和传球后的内切,对方打的得心应手。
而且,无论是谁获得一对一的机会,波士顿凯尔特人总是能打成,这实在是不可思议。
当然,克利夫兰骑士的单打不可能总是不进。挡拆不可能一直没有,错位还会找到,只是时间问题。问题在于,在克利夫兰骑士找回投篮手感和侵略性之前,波士顿凯尔特人能提前得到多少分,并且能够把防守状态保持到什么时候。
你说波士顿凯尔特人的三分很准吗?其实并不准,如果36%的三分命中率都算准,那休斯顿火箭和金州勇士该怎么评价?
问题出在克利夫兰骑士自己身上,他们打的太简单了。
而波士顿凯尔特人防的有太好了,防接球防的好,防低位防的质量也很高,马库斯·斯玛特还从低位的勒布朗·詹姆斯手里绕前偷掉一个球呢。
半场结束,克利夫兰骑士落后26分,勒布朗·詹姆斯7分7助攻。
解说员下半场说了一句话很有趣,他说勒布朗·詹姆斯面对的防守压力太大了,其他人需要站出来给勒布朗·詹姆斯帮助,这句话说得不错,但也不全对。
我说他说得不错是因为,首先勒布朗·詹姆斯所面临的防守压力的确很大。但其实,对他的个人防守压力,并不就比首轮对阵印第安纳步行者时更大,同样是单防,遇挡拆换防,夹击。而策略上还有更进一步就是,高位的延阻和逼抢,快攻时的迅速落位防守以及错位时波士顿凯尔特人的防守要更有强度一些。而克利夫兰骑士每一场比赛也都是需要别人站出来,毕竟篮球是五个人的运动。
而我说不对是因为勒布朗·詹姆斯即使面对这种防守,也应该打出更为亮眼的表现,他在球队进攻不畅时,在弧顶站定,继续做组织工作,让乔丹·克拉克森单打,让JR·史密斯单打,让凯文·乐福单打,而在那个时候,本应该是他自己站出来得分的时候,这才是克利夫兰骑士上半场落后那么多的原因。7分7助攻,对于本·西蒙斯可能已经是合格的数据了,但对勒布朗·詹姆斯,在战术不畅的的时候,既没有把球队的战术打出流畅性,也没有挑起关键时刻得分的重任。应当说,勒布朗·詹姆斯又和当初首轮第一场比赛犯了一样的问题,他不在状态,他没有很强的得分欲望。
下半场克利夫兰骑士依然攻不进,防守比上半场稍有进步,稍有。
8分46秒,凯尔·科沃尔无球跑位,凯文·乐福做的无球掩护后,进的三分。从这个球开始,凯文·乐福在低位错位对上特里·罗奇尔后,遭到夹击后分球给外线空位的乔治·希尔,命中三分。
随即是JR·史密斯的一次突破上篮得分,这是克利夫兰骑士的一波小高潮。
这并不是说波士顿凯尔特人的防守有了本质性的变化,他们本来就是给了一定的三分投篮的,首先是克利夫兰骑士开局没有投进后,就一直在没有耐心的传导球,找错位的机会,其次是上半场波士顿凯尔特人的那种扑防未免太及时了,想要一直保持这样的水平,是不可能的。但问题回过来了,克利夫兰骑士没办法保障篮板的同时,他们也还是没有办法应对波士顿凯尔特人的传切突分。
这里我想提一点杰森·塔图姆的传球表现很好。
剩下的就不用说了,克利夫兰骑士依然防不住,波士顿凯尔特人用一套突分传切的打法,甚至扩大了分差。面对巨大的劣势,军心涣散的克利夫兰骑士放弃了比赛。
东部决赛首场比赛,波士顿凯尔特人108比81,以27分优势在主场大胜克利夫兰骑士。原因,我在开头都说了。
所以大家都明白吧。
波士顿凯尔特人不可能每一场都打出这样的进攻效率。
波士顿凯尔特人不可能每一场都打出这样级别的防守。
克利夫兰骑士不可能每一场都打出这样差劲儿的进攻。
勒布朗·詹姆斯不可能每一场都这么没有进攻欲望的呀。
但是,波士顿凯尔特人所体现出的,攻防两端的战术执行力,面对突发情况的应对能力,以及对赢球的欲望,都是在一个极高的水准上。
所以,我继续保持我之前的看法,我认为波士顿凯尔特人会以4比2的大比分战胜克利夫兰骑士,挺进总决赛。
我这里想说,我只信实力与发挥,实力决定整轮系列赛走向,发挥决定个别场次。我看问题很客观,不想理会那些玄学的东西,说什么毒奶。输球无非是实力不足或是发挥不佳,战术失误,说到底赢球还是要靠实力。天赋,努力,运气会决定全部。评论里如果有人说我不要奶的这种话,我直接删掉,就不解释了,毕竟我都分析了那么多了。
最后,打个广告,我有很认真写,虽然没图,文笔也不好。如果觉得我写的还行,希望能够给我点赞或者是关注我,即使都没有,如果有意愿也可以私我聊篮球,我会很开心,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如何评价 NBA 17-18 赛季东部决赛 G1 骑士 83:108 凯尔特人? https://www.7ca.cn/zsbk/zt/18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