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六小龄童老师前几年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情,但他毕竟曾经凭借扎实的基本功、精湛的演技和认真的职业态度留下了经典的作品,而且他做的那些事情也不算多大的错误,何况经过了2018年那次六学潮之后,他也学乖了,得饶人处且饶人吧。
毕竟《西游记》(续)之后,他演了十几部影视作品,在这些影视作品中演了各种角色,有神,有人,有好人,有坏人,有大人物,有小人物,由此可见六小龄童先生不是只会演孙悟空,而且长期以来他也没拿自己跟孙悟空划等号,相反,他对大家拿他跟孙悟空划等号感到苦恼,比如他在《青春的忏悔》中努力演医生,对其他演员总感觉那个医生是孙悟空变得感到苦恼,比如一直坚持在《吴承恩与西游记》中演吴承恩,对投资人总问能不能他演孙悟空,让某某某演吴承恩感到苦恼。
估计是随着大家把他捧上天,尤其是在2016年,大家在六小龄童上春晚的问题上一边倒地支持他,让支持他成了政治正确之后,他开始膨胀了,觉得自己说什么、做什么都是对的;然而一方面,他做的事情不都对,另一方面,说他不好的声音只是被压住了;所以随着他做的不好的事情多了,说的不好的话多了,得罪的人也多了,反对他的声浪犹如被堤坝阻挡住的洪水一样,在2018年下半年堤坝崩溃之后迅速奔涌,迅速压住了支持他的声音,迅速让批判他、嘲笑他、拿他找乐的成了政治正确。
现在洪水大概逐渐退去了,我们也应该理智看待六学现象。像六小龄童先生一样的艺术家很多,他们有贡献,也难免有缺陷,甚至做过不好的事情;大家千万不要因为某位艺术家有才能有贡献就一味地捧他(她),如果你们像捧杀六小龄童先生一样捧杀了他(她),那么在新的六学潮之中,你们尴尬不尴尬呀?
《三国演义》的成书年代,唯心史观是占统治地位的,所以《三国演义》的模式是,天数已经注定汉朝要亡,有一个曹魏要建立,之后又变成天命在晋——这种模式别说凡人,就是神仙也无法改变;而且不光《三国演义》是这种模式,中国很多古典长篇小说都是一个朝代有定数,人力、神力无法改变的模式。
既然如此,那么《三国演义》里,天象、谶语、占卜等都是管用的,很多人(管辂、左慈、关羽、诸葛亮、张角等)都是有神力的神人,还有不少正印神仙(火德星君、南斗、北斗等)出场;《三国演义》里,神仙对剧情的推动是有作用的,甚至是决定剧情走势的,比如汉数未尽时,刘协不能提前死,所以神仙派萤火虫救刘协;再比如为了让晋朝建立,司马懿不能提前死,所以上方谷神仙给了一场雨救司马懿。
而电视剧的设定不一样,电视剧尽量避免这些唯心主义内容(比如原著中诸葛亮是做法借来的东风,电视剧加了一段对话,让人感觉诸葛亮其实只是天气预报,比如原著中的占卜在电视剧中少了,再比如原著中天上的神仙在电视剧中没有出场)。
这里重点说一下诸葛亮,受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影响,有很多人说《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是妖道,还有人觉得《三国演义》写他有这么大的法术却没有兴复汉室,这是反向黑他;其实不然,因为《三国演义》的成书年代,民间已经广为流传关于诸葛亮的神话故事了,元话本《三国志平话》里诸葛亮的法术更强,然而《三国志平话》里明确说诸葛亮是神仙(不是妖道),而且《三国演义》的模式是天数无法改变,汉朝的覆灭无可避免,但同时蜀汉又是正义的一方,所以诸葛亮其实是像刑天、后羿、鲧、普罗米修斯那样为了正义的事业发挥有限的神力对抗上天、对抗主神,甚至明知会失败,明知自己会因为自己的行为而遭遇厄运(《三国演义》里诸葛亮说过他火烧藤甲兵有功于社稷,但会损寿)也要努力一试,最后因为遭遇更强的神力而失败。详见http://tieba.baidu.com/p/6080561844
第29集刘备在路上不肯听手下劝,抛下百姓快跑,在夜里听到曹军追到的消息时还回过头去跟曹军打,之后画面出现了百姓死伤惨重的悲惨景象,我猜此时弹幕里会有不少人说刘备要是早点抛下百姓快跑,等曹军追到时百姓就能散开,就能少死不少人了,刘备不忍抛下百姓,在曹军追到时还去跟曹军打反而会让百姓在曹军追到时没处躲,即使事后痛哭、想自杀也没用,由此对刘备的做法提出质疑,认为刘备是圣母婊。
其实历史上的刘备不是这样:《三国演义》里简雍在曹军还没追到时占卜得知曹军快到了,所以劝刘备抛下百姓快跑,而历史上刘备的手下没有这样的上帝视角,只是猜测有曹军追到这种可能性(【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历史上的刘备以听到曹军追到的消息就跑了(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没犯傻回去跟曹军打(至少正史没这么写),刘备的那些圣母婊做法只是《三国演义》的设定,跟历史不一样。
不过我们也不能因此说《三国演义》作者是黑刘备,因为中国古典小说中,刘备、宋江、唐僧等主角团队带头人的性格、行为高度相似,大概那个时候的艺术审美观认为主角团队的带头人就该是这样的。
看《水浒》时大家大概都觉得林冲性格隐忍,粘液质,有些人甚至觉得他太过软弱了;然而第十回,李小二却说“林教头是个性急的人,摸不着便要杀人放火”。
这是因为林冲的形象其实是源于张飞(梁山泊头领以外排名最高的人物是关胜、林冲,对应关羽、张飞)——第七回林冲出场时的描写是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这是张飞翻版。
然而林冲身上发生的故事是被陷害还一忍再忍,被逼上绝路才反抗,这显然与张飞脾气火爆的性格矛盾,所以作者时不时想把张飞的性格找回来,比如杀陆谦时挖他内脏(武松杀蒋门神时已经杀红眼了,但也只是割头),比如一言不合就对老庄客大打出手,比如李小二说他性急。
这些在今天看来是造成人物性格矛盾,堪称败笔(所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和各版电视剧中风雪山神庙那段去掉了挖陆谦内脏的情节,对林冲对老庄客大打出手的情节也删除或做了美化),不过对古人来说,恐怕保留张飞的形象更重要,所以这其实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审美观的问题。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如何看待2020年6月B站购买四大名著电视剧《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 https://www.7ca.cn/zsbk/zt/19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