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惠 宋晶·陈淑香:基层医师也能有大作为,[560].医师报,2018-8-16(23)
编者按:金子的闪亮,无论在哪里,都不会被埋没。基层医生赋予的使命是相同的,实现的价值也是同等的。独特的意义在于内心的境界,和实现自身价值与成就的能力。 最美眼科医生陈淑香来自于石嘴山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的基层医生,她扎根基层医疗22年,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为地方百姓工作服务,不仅受到了中国百姓的赞赏,也得到非洲人民的赞誉。陈淑香在“最美眼科医生”的评选活动中,动人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所有参评人员,以总数12983的高票数荣获“最美眼科医生”的称号。
2003年起步之年 不平凡之年
2003年,刚升为主治医师的陈淑香,年纪还很轻,心理素质相对比较薄弱。在迈出独立手术的第一步时,还是非常胆怯的。因为科室主任调走了,突然没有老师在旁边的指导,陈淑香心里没有了底气。于是她请来银川的眼科专家,帮助她完成了一次手术。银川的专家鼓励她说,只要闯过心理关,手术完全没有问题。专家走后,她成功的做了第一台白内障手术,患者手术后达到了0.8的视力,使她信心倍增。从此以后,医院的白内障、青光眼、眼外伤(只有眼球破裂伤),大型的眼睑撕裂伤、斜视、上睑下垂、眼球萎缩等眼前节的手术,在她不断地摸索和学习中,基本都能够开展起来了,而且手术的效果非常的好。
2003年对于陈淑香来说是不平凡的,她独立完成了第一台手术。科室主任调走了,半年后又调走了一个医生。科室医生出现了人手少,工作多,任务重的情况。她经常需要完成门诊、手术和住院患者的手术等多项工作,每周上六天班便成了她的常态。
也是在这一年,一件事让她久久不能释怀。一个周末,陈淑香在家里一个人看孩子,爱人因为临时的工作,被单位叫走了。忽然医院科室的电话打来,一例危急的患者需要她去处理。陈淑香看到孩子已熟睡,又想孩子应该不会过早的醒来。于是决定先去救人要紧,她也没有叫任何人来照看孩子。一个多小时以后,她还在手术台上。当下了手术,推开办公室的门,一眼看到自己的孩子只穿了小背心和鞋子,光着屁股坐在科室里。当得知是医院的职工看到她的儿子在外面找妈妈,于是把孩子裹着白大褂送到了科室。那时孩子才刚三岁。如果不是在医院家属院里,如果不是因为医院比较小,如果没有遇见熟悉的同事……后果无法想象。
陈淑香对家人有着无限的愧疚。她的爱人在家里即扮演着父亲,又扮演着母亲,收拾家务、洗衣服、照顾孩子,接送孩子上下幼儿园。家人是她坚强有力的后盾,也正是因为有了家人的支持和理解,她才能心无旁骛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孩子爸爸外出的时候,眼科的同事谁有时间谁就去替陈淑香接送孩子。在陈淑香为患者忙碌的时候,同事们便成了保育员轮流照看孩子,孩子也只能跟着她们一起工作到很晚。
也是从这一年开始,陈淑香开始独立承担科室工作。在她的带领下,科室的业务、技术也逐步从稳定,迈向创新发展。经过她与院领导反复沟通,为科室争取来多项新的治疗设备,使当地的眼科医疗也能够与时俱进的发展。她还培养出可以做白内障、青光眼手术的医生,充实了医院的眼科医疗队伍。陈淑香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做出的工作,也收获到了患者满意的回馈。因为她的服务态度和蔼可亲,诊疗的细致耐心,挂她号的人逐渐增多了。周边银川、贺兰等外地患者都跑来找陈淑香治病。她这样一干就是22年。
中国医生长得漂亮 手术做得更漂亮
初建宁夏“光明行”医疗队时,陈淑香已被选入“光明行”援非的专家医疗队里。但是队伍组建后,被搁置了一段时间。当卫生厅再次派眼科医生援非工作时,其他医院医生不愿意参加,医疗队的领导找到了陈淑香,她二话没说就同意了。她感觉到这次援非工作是一次为自己增加工作经历、生活历练和增长见识的好机会。
结果,到了那里以后,才知道条件艰苦到无法想象的地步。药品都是过期的,手器械杂乱无章。当地医生的无菌意识差已到了令她无法忍受的程度。手术室的桌子、地板、手术台都是陈淑香自己打扫出来的。手术器械基本是在一堆乱七八糟的工具里挑捡出能用的,再放入器械盒里,由她打成手术包,送到供应室消毒。即便如此艰苦,长期的基层医疗工作环境,已经练就了她强大的适应能力。于是,积极乐观的陈淑香很快就投入到了这项国际性的医疗工作中去了。
改善卫生消毒状况是陈淑香在非洲做的第一件工作,她的以身试教,为当地医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在非洲的第一台手术也在相对清洁的条件下做得非常顺利。环境改善了,但是当地的设备短缺,还是很难在短时间里得到解决。在没有超声乳化的情况下,陈淑香凭借十几年的手术经验,用小切口做了白内障手术,手术效果非常不错。第一台手术的成功,很快就在医院的当地百姓中传播开了,患者一下子多了起来,陈淑香的工作也就更多了。每天超时的工作,中午从来都没按时吃过午餐,回到宿舍也都是在分析病例。
2015年12月30日年底陈淑香在日记中写道:我一定要让贝宁人民认识中国医生不仅长得漂亮,而且手术也做的特别漂亮。来到这里我们不干工作还能干什么?我要好好的在这里干,让非洲人见识中国医生的医术。
非洲的青光眼病人特别的多,许多患者视力下降到手动或光感才去医院就诊。当地医生却只给患者开眼药水,陈淑香看到后非常着急,她用只学了两个月的法语与当地医生反复沟通,但是还是无法达到预期目的。最后只得找来翻译告诉他们,这种手术她可以做,并且患者一定要进行手术。当地医生根本不听她的忠告,因为最近做过的一台手术还是在五六年前,而且手术效果非常不好。陈淑香认为更多的是当地医生和患者的认识不够。青光眼患者失明后做手术,复明的希望是很小。但是可以在青光眼前期选一些有视力的人做手术。在经过她多次的努力,和反反复复的沟通以后,当地医生终于为她约了第一台青光眼手术。
手术约好了,但是新的问题来了。那时正直新旧年交替,队里为了活跃新年气氛,增加大家的业余生活,组织乒乓球比赛。手术前一天,陈淑香在练球时把膝盖扭伤了,膝盖原本就做过手术。这次关节韧带又扭伤了,新伤加旧痛,导致她根本无法走路。一想到经过反复沟通得来的青光眼手术,一想到非洲的患者也在盼着中国医生带来的光明。她咬紧牙关,让黑人厨师骑着摩托车把她送到医院。科室的护士帮她借了一副拐杖,最后她是拄着拐杖忍着疼痛做完了那台手术。手术进行的很顺利,术后眼压视力还不错。当地的医生看到手术做得如此顺利,对中国医生又增加了一份信任和赞赏。那次手术以后,青光眼患者就诊率增多了。当地的媒体和国内的媒体也报道了她的在非洲的故事。陈淑香为贝宁人民留下了中国医生的好口碑,也留下了中国医者救治时的执着和奉献精神。
贝宁的患者让她登上中央电视台
陈淑香在贝宁临走的前三天,加班做了一台上睑下垂手术。这台手术很早就约已经好了,只是当地人的效率很慢。患者直到她离开前三天才打电话过来,说当天要过来做手术。患者是个汉语说的很棒的小伙子,是中国的文化参赞介绍他找到陈淑香医生。
当天陈淑香的工作安排的很紧凑,两台白内障,一台青光眼手术。在国内三台手术不算多,但是在当地每做完一台手术都是需要自己消毒手术器械,准备下一台手术。所以三台手术做完已经是下午六点钟。第四台上睑下垂手术也是比较复杂,属于整形美容手术。当地的助手根本没见过这种手术,跟她配合完成手术做到七点半,手术成功的完成了。眼睛治疗好以后,这位小伙子来到了中国留学。意外的是今年5月,陈淑香接到了一档节目导演的电话,说她的患者正在参加“黄金一百秒”节目。原来这位患者就是她在非洲治疗过的那个小伙子。陈淑香手术时将病症熟记于心中。而患者康复后,将她的名字熟记于心中,感恩于心。贝宁小伙子参加《黄金一百秒》节目录制的时候,主持人杨帆现场视频连线陈医生,让她登上了中央电视台。
不管是谁,不管在哪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为他们带来光明,都会有一番作为。
《医师报》8月16日23版
往期回顾
编辑: 毕雪立 校对:甘霖 审核:陈惠 张广有
目前300000+医生已关注加入我们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最美眼科医生|陈淑香:基层医师也能有大作为 https://www.7ca.cn/zsbk/zt/20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