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青岛,这座城 –
对于家乡,总是熟悉大于惊喜,沉淀到骨子里的情感,是无法言明的深沉醇厚。
我的家乡就是青岛,这是一座热门的旅行城市,有很多游客必打卡的景点,而这里,最治愈的风景,就是看海,发呆,走街串巷。对于家门口的风景,总是会在一定程度上选择忽略,似乎我已经有很多年没有认真去逛过栈桥和八大关,假装外地游客,来一次家门口度假,好像也不错。
于是,我去逛了被海鸥包围的栈桥。

溜了青岛最老的商业街中山路。

去迷人的八大关,看海发呆。

假装游客,去大学路网红转角打卡拍照。

– 栈桥:青岛最地标 –
青岛最地标的景点,非栈桥莫属,这座历史悠久深入大海的码头,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符号。栈桥距离火车站非常近,步行五分钟就能到,于是这里名副其实成为大部分游客落地青岛的第一站。

与夏天相同的是,这里有无边无际蔚蓝的大海,与夏天不同的是,冬天的栈桥,是无数海鸥的栖息之所。

在岸边栈道上,有许多人带着面包来喂海鸥,这是一项独属于冬季的活动,鸟儿扑棱在头顶,姿态灵活的啄走手中的面包,任谁都会被这些可爱的小家伙逗笑。


岸边的海鸥尤其多,许多直接落在礁石和沙滩上,也方便人们和海鸥近距离接触。


飞在天上的海鸥,姿态优雅,蹲在地上的海鸥,看起来是有点呆头呆脑的可爱。


当一大群海鸥都飞起来的时候,真是一副很特别的画面,有点梦幻有点浪漫,在冬日暖暖的阳光下,显得特别美好安逸。

走在栈桥上,往海中央的回廊方向漫步,成群的海鸥围绕在天空,引得人们纷纷驻足拍照。


远处是停在岸边的船只,还有掩映在树影中的信号山红球球,开阔的视野,风景无限好。


栈桥尽头是一处箭头形的防浪堤,堤内就是栈桥最引人注目的建筑回澜阁,这是一座两层八角造型的传统建筑。

站在这深入大海中央的防浪堤,遥望远处无边无际的大海,眼前是小青岛,回头是中山路的高楼大厦,开阔的视野让人心情特别好。

还有在碧海蓝天下飞舞的海鸥,时不时的它们会集体飞起来,绕着回澜阁一圈一圈盘旋,青天碧海有了它们的身影之后,好像变得更美了。


如果你要在冬天来青岛,千万记得来栈桥,喂喂海鸥,看它们盘旋飞舞。
– 中山路:浓缩历史的商业街 –
从栈桥出来,就到了中山路,这是一条创建于1897年德占时期德商业街,是老青岛著名的商业中心。
从栈桥出来进入的是中山路南端,这边有许多欧式风格的建筑,现在多为餐厅酒店。
在德占时期,中山路南段是欧人区,所以这里的建筑通常都有华丽造型和精美塔楼,遥遥望去,是不是有一种假装在欧洲的感觉。
这座建筑非常有辨识度,有漂亮的颜色和精致的塔楼,现在是中山旅馆,门头还有一些小吃店,不过这座建筑的观赏性比吃饭住宿都要好。
这座建筑是建于1900年的水师饭店,也叫德国海军俱乐部,现在改建成了餐厅,保留了一处很有年代感的大堂舞台,可以去看一看。
除了这些保留下来的老建筑,中山路上新建的一些房子,大多也保持着统一风格,远远看去,仍然是非常有欧洲感觉的。
青岛的教堂建筑不算太多,这座天主教堂绝对是青岛最美的教堂没有之一,在中山路与肥城路路口,这是欣赏天主教堂最美的角度之一。
沿着一个宽阔的小上坡,教堂红色的尖顶进入视野,TA就静静地在这里,守护着这条街。
顺着中山路继续往前,公交站旁的这座建筑是始建于1931年的中国电影院,这里曾经是青岛人文娱生活的风向标。
中山路中段,曾经是青岛的金融中心,这里聚集了许多银行钱庄,现在仍然有几家银行在这里有支行,还有一家新开的钱庄咖啡。
当时,中山路的北段是华人聚居地,建筑普遍比较朴实,这里有许多生活类店铺,盛锡福,亨得利,春和楼等等老字号都集中在这里。
– 康有为先生故居:低调别院 –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是对青岛美景的最佳概括,提起这个句子,就绕不开康有为先生。
康有为在青岛度过了晚年,对青岛情有独钟,康有为先生居住过的故居就在小鱼山山脚下的福山支路上。
这处建筑是一座优雅的洋房,小展馆免费开放,有一些家具复原陈列,康有为先生的作品和生平展示。
从康有为故居出来,是一条蜿蜒向上的小路,这条小路的路面铺着青岛传统的波螺油子。
沿着小路一直向上,路边是许多居民楼,盘旋支走到半山腰,偶尔还能透过路边遥望到大海。
– 小鱼山:红瓦浪漫之城 –
小路的尽头就是小鱼山,我特别钟爱这座不太高的小山包,走起来不费力,但是风景绝美,走进景区,顺着小路一直往前,在开阔处只有这一栋小楼,览潮阁。
这座高18米的三层八角小楼,也是青岛海岸线上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山不高楼不高,但是地势极佳,从楼上可以远眺,游客从海上观光的时候,也能很轻易的找到览潮阁。
登上览潮阁的三楼,四面皆风景,天气好的时候能见度比较高,可以看得更远。向西遥望卧在海上的栈桥和中山路商业街。
向北,与信号山的三个红球球遥遥相望。
向东,是青岛电视塔,和老城区的红房子。
向南,是山脚下的第一海水浴场。
层层海浪随风推向岸边,视野开阔心情好,天气好能见度高的时候,可以看得更远。
从小鱼山出来,顺着福山支路下山,这一片是青岛红房子最密集的区域,是很有小清新感觉的年代感,尤其是蜿蜒的道路,更增加了视觉上的层次。
– 青岛市美术馆:复古红墙,浪漫转角 –
一路向下,就走到了青岛人气超高的大学路网红墙,这段红色的中式传统围墙,属于青岛市美术馆。
大学路周边集中了非常多的小清新咖啡馆,小清新与传统古典结合在一起,特别吸引人。
最受年轻人欢迎的,是这处鱼山路与大学路的转角,两条路构成一个转角,还是传统红墙,极具视觉冲击力,旺季时在这打卡甚至需要排队。
转角旁边就是青岛市美术馆的大门,青岛市美术馆所在的建筑群始建于1934至1940年,原为万字会旧址。
这座建筑历史悠久,造型敦厚,高大的罗马柱精致又沉稳,这里还是2002年陈道明主演的电视剧《黑洞》的取景地。
建筑内部的大厅是玻璃穹顶式,纯白的穹顶,浅绿色墙面,黑白方格地砖,颜色既有冲突对比,又极具韵律美感。
敦厚外表,小清新内心,来逛大学路的时候,抽时间来这座美术馆看看,这座建筑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
– 八大关:步道,建筑,看海 –
八大关是青岛最美的一片街区,不仅是游客喜欢来这里,本地人很喜欢来这里看海遛弯。
八大关是有若干条以中国长城关隘命名的道路构成的一片街区,和天津五大道的构成比较相似。这里集中了200多座建筑,包含了20多个国家的建筑风格,有“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称。
八大关的另一个特色,是每一条路都有属于自己的行道树,各不相同。
比如紫荆关路的雪松,临淮关路的龙柏,居庸关路的银杏,山海关路的法国梧桐等等。
不同的行道树将八大关的每条道路区分开,在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景致,春天赏花,夏天赏绿,秋季赏银杏枫叶,冬天享受一份安宁清净。
八大关里也有许多个绿地和公园,因为游客多的关系,感觉这里的鸟儿也都很胖,看来伙食不错。
除了看建筑看行道树,顺着路走到海边,八大关的海岸线也非常美。
八大关所在的这片海域是青岛第二海水浴场,没有第一海水浴场大,但是环境却特别美。
赶上退潮的时候,大片礁石露出来,海面上满是波光粼粼的细碎阳光。
海边有一段可以走进大海中央的码头式建筑,很适合拍人像,也有不少影视作品在这里取景,远处是东海饭店。
隔着海相望的那片房子,就是太平角,沿着海边的栈道能一路走过去。
八大关海边,除了木栈道,也有许多植物和休息区,作为最受人们欢迎的休闲街区,这些便民设施配备都很齐全。
临海还有一座古堡式建筑花式楼,这是整片八大关街区的第一座建筑,可以顺路参观。
八大关的海是浪漫又不失粗犷的,看树,看花,看建筑,看海,一年四季,这里都有让你爱上的景色。
这就是冬季的青岛,微冷,清澈,没有人群熙攘,却有足够的空间,让你感受这片海,感受这座城市,你是否有被这里的风景治愈呢?只要你想来,青岛,随时欢迎你。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你所在之地有哪些治愈人心的美景? https://www.7ca.cn/zsbk/zt/20962.html